生活的美好,是那些被“等到”的等待

生活的美好,是那些被“等到”的等待

時光匆匆,將它釀酒,化作春泥,埋在心裡。

你有多久,沒有像年少時,一個人坐在房間裡,打開錄音機或者Walkman或者音響什麼的,像一個孤獨的靈魂,只是蜷縮在房間的某個角落裡,不為別的,只是想安安靜的聽歌。

那個時候,隨身聽只能聽歌,電話只能打電話,相機也只是相機,每一件物品都在專心做一件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直到再也不能使用為止。

還記得某個深夜,窗外下著淅淅瀝瀝能聽到聲音的雨,晚上七點從老姐的書架上抽出一本書,叫《第一次親密接觸》,我滿心以為是一本羞羞的書,可是,不是,凌晨十二點半,輕舞飛揚死的時候,我一個人爬在床墊,哭的像一個淚人,年少懵懂的我,以為那就是愛情。那也是我第一次一口氣將一本書讀完。

那個時候我們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嗯,家裡只有兩個信息收集渠道,一個是電視機,一個是收音機,上學時,電視機和現在電腦一樣,是劇毒家電,絕對不允許觸碰和觀望的,收音機變成了少年對整個世界的瞭解。就為這也被家長修理過好多次,就是因為一邊做作業一遍聽收音機。

相比那個時代能專心致志做一件事(除了寫作業以外),現在的我們好像更加寂寞,寂寞不是在人群中感到孤單,而是,嗯,很少和內心的自己交流。

以前,聽音樂是一種消遣方式,因為可以專心致志的只幹聽歌這一件事情,聽歌時,會聽歌詞,會哼旋律,會想自己的過往,昨天,前天還有和她牽手的某一天,亦或是她髮絲劃過肩頭的那一瞬間,思考的綢帶隨著音樂上揚、下沉,伸出手彷彿能觸碰到旋律。

是滿足吧?當時應該是這個感覺,沒有什麼比自己一個人在家聽歌來度過一下午的事了,如果有的話,就是聽一張輕音樂的光碟再加上一本喜歡的書,時光匆匆走,不再停留,再抬頭,淚眼朦朧,已經華燈初上。

母親在門口,輕輕敲著門,喊了聲,吃飯啦。你擦擦眼淚,打個呵欠,伸個懶腰打開房門,坐在飯桌邊微笑的吃飯,內心裡咀嚼的確實剛才書裡的情節。

年少時,心想,如果我不再上學,我能這麼美好的過一天是有多好。

現在,可能我對不起曾經的自己,總是覺得太慢,時間太無聊,沒有耐心安安靜靜讀一個小時的書,更不要說踏踏實實聽一個小時的歌,甚至,音樂已經成為無所謂工作中用來隔絕噪音的BGM,僅此而已。

等待,變得恐懼,變得惶恐。

我們害怕等待,我們害怕失望,我們總想著拿到手上的才是最真的,所以我們想更高效率,我們拼命追趕那些我們需要的,或者我們認為別人認為我們需要的(這一句可能有點繞口),大概是這個樣子,我們追趕的真的是我們需要的?我不知道哎。

就像你,能安安靜靜把我這篇文章看完嗎?我想你這個時候在地鐵上、在公交車上或者在馬桶上,你打開這個軟件不是想來看字字珠璣的真理,或許你只想看一個花邊新聞,一個鮮肉爆點,或者你關心的不妨礙民生的事。對,你的一切都被大數據系統弄得,嗯,弄得你認為這些都是想看的,甚至你都不願意點開標題,看一個標題就知道這是什麼文章。

闊怕,不是嗎?

沒有時間去等待,不去等待,我們的人生怎麼會有驚喜?

生活的美好,可能就是那些,那些被等到的等待,那些正在被期盼的等待終於實現的時候。

前一秒猶如病瘟,下一秒你就是叱吒宇宙的神。

這就是等待的力量,我們願意等待的前提是,我們相信等待的結果一定是我們想要的。如果這個結果不是想要的,你還會等待嗎?不會。那為什麼還要等待,因為你覺得可能還會有機會讓那個等待的結果變成你想要的,是嗎?

就像薛定諤的貓,它死了還是活著?

看過一句話,應該是《奮鬥》裡的一句話,是誰說的,我不記得, 反正就是一個父親教一個孩子開車,他問,你知道開車最難得是什麼嗎?孩子說踩油門?父親說,不是,最難得是,你要在適當的時候踩剎車,敢於踩剎車,懂得什麼時候停下來。

大概是這樣吧,現在我才理解。

有時候,生活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是我們的心跑得太快,生活的變化追不上我們奔放的心,所以總會感覺事事不如意。

不妨,停下來,歇一歇,專心致志看一本書,聽一個小時的歌,跟喜歡的人默默地坐在一起發呆,就讓時光肆無忌憚的從我們每一寸肌膚、每一道髮絲上游走經過,或許你能聽見時間爬過沙沙的聲音,或許可能是海螺的聲音,不要緊,一生很長,不是嗎?

就算朝聞道,也是對時間的一種尊重,夕可死矣。

我們對生命最大的尊重,不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幹成了多麼偉大的事兒,而是,我們用心過完了這一生的每一秒鐘。

二雄先生,祝,這時候放下手機,體會片刻時間的你:順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