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请不要用"比较"之心,给你的孩子制造"假想敌"

每一个小孩都有善良的心灵,但是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变得不喜欢分享,而且开始对朋友不友好。其实,这就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他对于自我掌控是否直接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造成影响是这样建议的:想要给孩子提供有"抱持性"的教育环境。

所谓"抱持性"的环境,并不是一直抱着孩子。而是要让孩子真切感受到自己做事情是被支持和允许的,对自己的物品也拥有支配权,在这样抱持性的教养环境下,孩子的安全感才可以建立,这样他的内心才会越来越强大。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喜欢将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做比较。


家长们无意识的"比较"之心,其实伤害了孩子


毛毛从小比较调皮,他的邻居豆豆相比稍微乖巧。毛毛经常和他的邻居拿出各自的玩具放在一起玩,两人关系非常要好。

家长们,请不要用

由于毛毛调皮,吃饭、睡觉都要家人哄好久。家里人常常为这些事情感到头痛,所以在他不乖乖吃饭的时候,妈妈就说你看看人家豆豆多么听话,再不好好吃饭,明天把你的玩具送给豆豆;还有一天早上毛毛贪睡不起床,妈妈就说刚做好了他最喜欢吃的早餐,再不起的话早餐要送给豆豆了,类似的事情出现过很多次。

家长们,请不要用

在生活中用这种方式希望孩子听话的言行有太多,他们以为是在激励孩子,其实这种所谓的比较、吓唬对孩子心理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


影响孩子之间的友谊

有一天早餐过后两个小朋友要拿玩具共同玩的时候,毛毛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卡丁车模型藏起来了。

家长们,请不要用

后来妈妈看到了,问起毛毛却回答道:"因为我怕妈妈下次嫌我不听话把这个车送给豆豆"。

妈妈还发现了上午两个小朋友玩的时候不像以前那样友好了。


本来两个小朋友是非常好的朋友,却因为妈妈在生活中频繁的用豆豆刺激自己的孩子,让原本纯洁的友谊悄悄发生了变化,毛毛对好朋友产生了心理戒备。

家长们,请不要用

也是由于担心自己的玩具、用餐被妈妈送给邻居,所以毛毛就很在意自己的物品权。时间越长,两人就会变成"敌对伙伴"。


孩子会产生负面观念

身教重于言传,好的教育就是多示范、少灌输。

毛毛妈妈的这些言行,这会在无意中造成孩子"比较之心""占有""敌意"的负面观念。

而这些负面观念又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以及之后的学习与工作,他们担心别人会占有自己的原属利益,在攀比中得到快乐。

其实一切通过比较感受到的快乐都不会长久,而且不稳定。

再严重点,孩子就会产生嫉妒、不平衡的心理,有时也会做出出格的行为。


孩子的安全感会减少,自我价值感会降低

毛毛妈妈总是用自己孩子东西的减量来让他听话,这其实侵犯了孩子对自己物品的掌控权,从而引起孩子产生不安全感。

家长们,请不要用

在生活中很多家长还会比较很多,比如孩子之间的吃饭速度,学习成绩,身高……

他们被"别人家的孩子"压的没有自信,自我价值也大大减少。

孩子们的自我价值完全是靠幼时的成长环境来决定。

当他被抚养人受尊重式的爱教育时,就会形成自信自尊的自我价值。反之就会影响孩子自信的建立。


家长们,请不要用


请停止给你的孩子制造"假想敌"


在注重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家长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这样他的人生才会越来越好。针对停止制造假想敌,可以给家长们4条教子建议:


尊重孩子

在幼儿时期,家长常常会觉得自己孩子年龄尚小,身体各个感官也都不完善,导致对孩子过于担忧。

即使孩子年龄小,家长们也应该在一些事情上尊重孩子,让他们自主做决定。

这可以从日常的生活中培养,比如出门要穿什么衣服,吃饭的时候想吃多少等等。当给了孩子做决定的权利时,他们才会真实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会有内在的自我反省。

家长们,请不要用

所以家长们要习惯尊重孩子的感觉,不要用其他小朋友来威胁孩子、吓唬孩子。


早上的时间很重要,家长要提前安排好

家长们早上的时间一般会比较紧张,要送孩子上幼儿园,要着急上班。如果孩子早上起床困难,就会磨蹭时间,引起家长们发脾气。

根据儿童心理学研究,孩子在6岁之前都是用右脑感受生活,因为左脑那时候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对时间没有概念,如果家长们时间规划刚好卡点的话,很容易耽误正事。

家长们在这一点上可以注意将时间提前,预留出一点时间应对有可能出现的特殊状况。


善于暗示教育

教育就像催眠,家长要学会给孩子正向的催眠。实质上就是一种暗示教育法则,首先需要家长们在心里认为孩子是积极配合着的,抱着一颗正向的心。这样有利于缓解家长们心中的焦躁,才会耐心与孩子沟通。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独一无二的美,正面引导孩子,当他受到家人的欣赏,会更加愿意配合。

家长们,请不要用

家长的自我反思

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别人家孩子哪里都好,自己孩子不听话不懂事不贴心。

可如果让孩子们自己发言的话,很可能也会觉得别的爸爸妈妈能力很强,脾气很好。家长们可以换位思考感受孩子的心理,为什么总是喜欢将自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作比较?

是感觉自己的状态不尽如人意,还是觉得孩子的某方面不优秀使你不光彩,或者是强加给孩子自己的期望?

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可以影射出家长们自己心里需求没有被满足的失落。

只有家长找到自己真正的心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放下比较之心,陪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生活。

当我们陷入与别人的比较之中,才会迷失自己,丢失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