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故事如此簡單,如何引導孩子深度閱讀?


著名繪本家松居直在《幸福的種子》一書中如此寫道,“唸書給孩子們聽,就好像和孩子們手牽手到故事國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

繪本故事如此簡單,如何引導孩子深度閱讀?

圖片來自網絡

因此,家長和幼兒園老師在孩子童年時期,以繪本閱讀為基點,培養孩子成為終身的學習者是一個重要課題。但在實際閱讀中,我們也聽到了很多家長的困惑:

○ 孩子不識字,又坐不住,應該怎麼引導?

○ 圖和文的閱讀順序如何?都要讀嗎?

○ 怎麼知道孩子到底聽懂了沒有?


這些所有的問題都指向了“面對看似簡單的繪本故事,如何引導孩子深度閱讀?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繪本可以開展深度閱讀嗎?當然可以!松居直先生在《我的繪本論》中有一個形象的表述,他說:“ 繪本是文×圖,而不是文+圖。”這說明繪本中圖文的結合是水乳交融的關係。

培利.諾德曼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中的說法就更清晰了:“一本繪本至少包含三種故事:文字講的故事、圖畫暗示的故事、以及兩者結合後所產生的故事。


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同一本繪本每一次閱讀的重點和目的是什麼?如何真正地做到深度閱讀?


第一次閱讀


第一次繪本閱讀主要是為了引起孩子的興趣,鍛鍊觀察能力,因此無需過多停頓以及執著於孩子有沒有收穫。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儘可能的模擬角色的口吻/表情,表現出不同的情緒。寫文章的時候,我們常常說“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實講故事也是如此。


比如在讀《生氣湯》的時候,如果能夠惟妙惟地和孩子一起模仿霍斯齜牙咧嘴/吐舌頭/噴出一口火龍氣,那麼孩子保準被輕易逗樂。


如果孩子還是興致寥寥,噔噔噔,我們就可以使出大招了——“故事命名法”,將故事角色和生活聯繫起來,讓孩子給故事的角色,或者故事起名字,”寶貝,你看這個小花貓,像不像我們小區池塘邊那隻,它叫什麼好呢?你來給它起個名字吧!“


這樣的方式能夠迅速讓孩子與故事角色產生情感鏈接,模糊的角色也因此變得清晰而立體了。

繪本故事如此簡單,如何引導孩子深度閱讀?

圖片來自網絡


第二次閱讀


第二次繪本閱讀主要是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講述完故事以後,爸爸爸媽媽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問題,比如“寶貝,在這張圖裡面,你看到了什麼?小豬的表情/情緒是怎麼樣的呢?它為什麼會這麼傷心呢?”

一般問題分兩類:封閉式和開放式。

所謂的封閉式,就是答案是固定的,比如”畫面裡有幾個兔子呢?誰帶了帽子?“而開放式,恰恰相反,以《小紅帽》為例,我們可以問孩子“小紅帽要怎麼樣做才不會被大灰狼吃掉呢?”或者“如果大灰狼要吃掉小紅帽,它還可以做些什麼呢?”


兩者的目的不盡相同,前者主要鍛鍊的是觀察能力,後者是想象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繪本故事如此簡單,如何引導孩子深度閱讀?

圖片來自網絡


第三次閱讀


第三次繪本閱讀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爸爸媽媽可以先讓孩子自主閱讀,然後複述故事。有一些繪本的尾頁是附有故事的梗概圖的,其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回憶和複述故事,如德國低幼繪本《小鼠波波系列》。

繪本故事如此簡單,如何引導孩子深度閱讀?

如果繪本沒附有梗概圖怎麼辦呢?我們完全可以自己製作!對於低齡的孩子製作圖畫版的,大齡的孩子製作文字版的。


其實,孩子對於常見事物的學習能力往往是超乎我們想象的,小編女兒6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給讀繪本了,1歲3個月的時候愛上了日本佐佐洋子《小熊寶寶系列繪本》,裡面有一本《大聲回答”哎“》,哎,這個字眼在每一頁都反覆出現,在讀了N多次以後。有一回上街,寶貝看到了”哎“字,直接叫了出來。


所以,不用過於擔心文字版的思維導圖孩子看不懂,在逐漸熟悉以後,這也會成為他認識文字的一個重要工具。

遊戲延伸


經典繪本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兒童文學創作者、插畫師精心創作的智慧結晶,某種程度上,稱之為藝術品也不為過。因此,在熟悉了繪本內容後,爸爸媽媽就可以帶著孩子玩“角色扮演、戲劇表演、故事續編和創編、繪本美術和手工、自制圖畫書”等拓展活動了,幫助孩子進一步感受和汲取世界經典繪本中的精華。

例一:《從頭動到腳》的閱讀活動,在角色模仿中發展認知和扮演技能。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內容:作者用獨特的拼圖貼畫技法,繪製出了大象會跺腳、大猩猩會捶胸、野牛會聳肩等十二種不同動物的“招牌動作”,並以“我會......,你會嗎?”和“這個我會”的重複句型,邀請孩子一起轉頭、彎脖子、擺動胳膊。

繪本故事如此簡單,如何引導孩子深度閱讀?

繪本故事如此簡單,如何引導孩子深度閱讀?

我們根據繪本給孩子設計了“演一演”的遊戲:

Step1:

將全班孩子分為兩組,對立而站,一組孩子扮演繪本中不同的動物,根據畫面內容集體說:“我是......,我會......,你會嗎?”(同時做動作)另一組孩子扮演繪本中的小朋友,集體說:“這個我會!”(同時做動作)


Step2:

在第二輪遊戲中,我們請自願的孩子上臺,自己創新一種動作,並加上表情、叫聲臺下的孩子跟著做。需要使用句式“我是某某(幼兒自己的名字或某種動物的名字),我會......你會嗎?”:


通過這本繪本和對應的遊戲,孩子們能學到各種身體部位及動作的說法,發展想象、發現與思考的能力。


更為重要的是,在一次次大聲地重複“你會嗎?”“這個我會”的過程中,孩子能慢慢建立起基本的自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