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加速淘汰

KOL加速淘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楊不壞(ID:yangbuhuai01),作者:楊不壞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這篇文章去年底就寫好了框架,一直沒來得及寫完,原本的標題叫《KOL進入淘汰賽》,一個春節過完,我們經歷了一個過於灰暗而冗長的春天,決定將標題改為《KOL加速淘汰》。

網紅、KOL、大V、自媒體等等,不管怎麼稱呼,今天聊的是這群人。我之前在甲方做品牌,在乙方做策略,現在勉強算垂直行業KOL,算是對各個角度的立場與需求有所瞭解。所以,我們談談當下KOL面臨的是怎樣的大山,以及如何翻越。

內容營銷,社交廣告這幾年的份額節節攀升,不斷蠶食之前的媒體廣告,而KOL處在內容營銷的中心,需要所有從業者都密切關注。

甲方需要知道如何選擇KOL;乙方需要知道推薦什麼KOL;KOL需要知道接下來怎麼辦。

加速淘汰的三個原因,品牌,用戶,內容。品牌花錢越來越聰明,用戶越來越挑剔,KOL的創作力枯竭以及缺乏品牌意識。

今天不是來吐槽製造焦慮的,我試著提供解決方案,找找出路,讓有實力有價值的KOL能留下來,能賺錢,讓傻逼們被淘汰。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以下,Enjoy:

流量邏輯下的社交垃圾

先說我看到的現狀,一句話總結就是——流量邏輯下的社交垃圾。

最近羅永浩直播帶貨,幾乎所有自媒體KOL們都抓住了機會,從各個角度圍觀解讀老羅,成了敗了萎了慫了,總之99%都是看熱鬧製造焦慮的傻逼,有1%是正經報道,沒有人提供點建設性意見。

那些看熱鬧的自媒體文章有流量嗎?真的有,好多10萬+;有價值嗎?沒有任何正面價值,或許有些負面價值;不管對行業或者對老羅有建設性建議嗎?真的沒有。

這就是流量邏輯下的社交垃圾,哪裡有流量就往哪裡蹭,先不管內容好壞,先取個聳人聽聞的標題,再加上3個歎號,流量就有保障了。

蹭熱點,圈粉絲,做流量,做號三板斧。可以理解成紅利期,所謂紅利期就是,整個內容生態中恰好缺這個領域的內容,你恰好補了空缺,不用原創,就把過往已有的東西整合重新發一下,流量就有了,廣告就來了。

所以就叫“新媒體小編”,小編是什麼,就是啥都不懂,只會全網翻找內容再編輯一下發出來的實習生,幾個實習生就能撐起百萬千萬粉絲的內容,這件事想想都可怕。

所以只能是“新媒體運營”,一般月薪6-8K,運營是什麼?就是沒什麼真知灼見也能捯飭內容漲粉絲的人,甚至這幫人還到處開課。

一位過氣KOL,很可能靠傳授“成功”經驗而翻紅,類似新媒體小白如何3個月運營100萬粉絲。

從去年開始,我注意到一些KOL有流量但不賺錢,流量10萬+,但沒有品牌投放。有些KOL則流量直線下滑,後臺粉絲顯示幾百萬,真實流量三兩千,內容越來越差。

淘汰賽已經開始,經歷此次疫情,淘汰在加速。上週與知名MCN老闆聊,對方說今年至少會淘汰70%以上的MCN,我表示認同。

簡單總結一下,在過去許多年,始終抱著流量邏輯做內容,產生了許多荒唐的內容,還拿著荒唐當勵志。

慶幸的是,荒唐的事情正在結束,垃圾終究是垃圾,創作者不會屈服於令人絕望的垃圾。

接下來正經聊聊,創作者與KOL們如何轉變到內容邏輯,如何可持續創作與可持續商業化。

內容價值與穩居二線

兩句核心觀點:一是從流量邏輯升級為內容邏輯;二是穩居二線,重點在“穩”上,不怕狠,就怕穩。

我要聊的是正經做內容,有長期主義意識的創作者。至於那些忽然爆紅,忽然賺了一堆錢的非創作者,就當中了一次彩票就好。

先講內容價值。我覺得創作者的標準是:你是否在創造之前這個世界從未有過的東西,這些東西是否產生價值?

流量邏輯下,所有內容圍繞流量與眼球產生,重複之前的東西,或者發洩偏激的觀點,流量沖刷而過,不會留下任何東西,大家關注的是事件本身,不是創作者。

內容邏輯是,以內容價值為創作原點,內容是否對用戶產生幫助,內容是否長期有效,短時間內可能沒有大流量,但隨著時間的積累,流量與內容品牌都會有,創作者品牌會塑造起來。

比如我做作為垂直行業KOL,受眾面本身就不大,只是意外地出過2篇10萬+,幾乎沒追過熱點。多少還是會有流量焦慮,但只要我認為內容有價值,能幫到別人,哪怕只幫到一個人,有多少流量就不太重要。

流量邏輯就像做SPA,爽是爽了但不治病。內容邏輯是看醫生治病,給一個人治病比給10萬人做SPA更有價值。SPA行業可以消失,醫生永遠都在,能理解吧?

創造從未有過的內容,儘可能的讓內容幫到別人。

再聊穩居二線,網紅KOL,都想成為現象級,成為李佳琦這樣月入8位數的人。但作為創作者,獲取相對幸福的生活,獲得長期可持續的創作力,穩居二線很重要。

“穩”,是可持續創作,一次好內容不行,需要持續穩定的好內容,才能樹立內容品牌。

我非常喜歡電影導演伍迪艾倫,不僅喜歡他知識分子式的諷刺,也崇拜他旺盛的創作力,老頭今年85歲了,至今堅持每年一部電影,幾十年從未間斷,且質量穩定,這是我心目中優秀的創作者。

或許大家很難理解二線,為什麼不做一線。成為最現象級的之後,意味著會出現透支性關注,期待也會更高,很快就會厭煩,很快就會換一個人關注。這些年現象級網紅換了多少茬,現象級小鮮肉換了多少茬?

所以,做實力派創作者,不要做現象級網紅,所有現象級網紅,都是個詛咒。產出穩定的創作者,一般不會過氣。

擁抱商業,成為廣告人

商業化,是絕大多數KOL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在當下。

幾乎所有網紅KOL,都是依附於商業品牌付費,極個別靠用戶付費。所以,沒有商業品牌介入,KOL就沒有收入來源,就會被淘汰出局。

在流量邏輯下,品牌為流量付費,內容並不是重點。大家一定見過“神轉折”廣告,就是文章末尾忽然出現一個猝不及防的廣告。我的觀察是,這類廣告正在消失,世界在變好。

KOL們的心態是,接廣告是恥辱的,廣告內容隨便寫寫就可以的,這種心態有種“既當又立”的感覺。至今仍有KOL帶著矛盾的心理接廣告,仍有粉絲指責KOL“恰飯”,這都是不對的。

所有的創作者,都應該積極擁抱商業,不是單純的接個廣告,而是與品牌共創商業內容,這一點絕大部分KOL都沒有做到。

據我瞭解,從去年開始,各大MCN以及KOL的商業化競爭力在快速下降,以前躺著就能賺錢,現在得跪著賺了。

其背後的原因,在KOL端,內容對品牌營銷的幫助非常有限。在品牌端,從流量決策轉到內容決策,品牌方花錢越來越聰明。

給到KOL們的建議是:梳理自己的營銷角色,能幫品牌解決什麼營銷問題,品牌採購你的必要理由是什麼?如果只是流量,那意味著你沒有任何競爭力,隨時可以被替換。

之前講PGC時簡單講過,不管你創作的是什麼類型的內容,想要更有競爭力,必須有內容識別度,同時能幫品牌解決營銷問題。

比如買GQ,買的是時尚氣質與時尚人群;買新世相,買的是內容創作力與城市青年;買丁香醫生,買的是權威醫生為品牌背書。這些都是有內容競爭力的,但買papi醬,買的是什麼?

上週與MCN聊策劃方案時我說,內容首先具備營銷價值,同時擁有用戶流量,這樣的IP才有價值。先攢流量再想商業化是危險的,現在我們能看到很多有流量但沒有商業價值的內容IP。

我建議所有MCN與頭部KOL都成立品牌策劃部門,不再只是MCN,而是成為專業的數字營銷機構,且自帶內容IP與流量。

以羅永浩直播為例講一下:

羅永浩做直播,與李佳琦們有本質的區別。老羅身上的知識分子氣質,之前積累的發佈會經驗,以及在科技領域的身份,可以把每一場直播都做成品牌發佈會。

老羅背後完全可以成立一家數百人的數字營銷機構,以老羅直播為核心,做新產品的品牌傳播。前期策劃,產品定調,傳播策略,直播曝光之後的全網傳播,後續的長尾等。

一整套新產品進入大眾輿論的數字營銷解決方案,直播只是撬動更大更多資源的一部分,一週重點推出一個新產品,就能碾壓所有營銷公司。

老羅的營銷價值與角色是:新產品進入大眾輿論的關鍵節點,為新產品在大眾輿論定調,能完成這一點,品牌願意付出更高的溢價,現場賣貨真的只是順帶的。

總結一下

KOL的競爭已經進入下半場,流量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對於KOL來說,現在面臨一次轉型升級,必須從流量邏輯切換到內容邏輯。

這個過程會淘汰一大批KOL,沒有內容競爭力的KOL,即將被品牌拋棄,意味著喪失掉商業化能力。

有內容競爭力的創作者KOL,需要思考另一個核心問題是,內容的營銷角色是什麼?能為品牌解決什麼營銷問題。

做兩個假設,一是KOL生產一條內容,沒有任何流量,品牌願不願意為此內容付費?二是內容+流量,一個完整的內容IP,能為商業品牌提供什麼價值?除了純流量,品牌為什麼要跟你合作?

中小KOL思考清楚營銷角色,然後可持續創作,賺點小錢沒有問題,切記不要膨脹。

對於已經機構化的KOL或者MCN:建議馬上成立品牌策劃部,升級為數字營銷機構,為商業內容帶來更高的溢價。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楊不壞(ID:yangbuhuai01),作者:楊不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