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戰爭狂人,緣何成了英雄?

一個戰爭狂人,緣何成了英雄?

英雄在當今的字典裡該是什麼樣的?匡扶正義、鏟奸除惡、德高望重、光風霽月?

對不起,今天要說的英雄可能跟這些美好的詞彙連毛都沾不上。

沒錯,他就是《奧德賽》(屬《荷馬史詩》)中的主人公——奧德修斯。

一個戰爭狂人,緣何成了英雄?

01

為什麼說奧德修斯是戰爭狂人,同時又是非正義英雄的典型呢?

這要從特洛伊戰爭開始說起。相傳,特洛伊有一個名叫海倫的女人,相貌傾國傾城,冠絕希臘。為了爭奪海倫,以阿伽門農和阿客琉斯為首的希臘軍開始了對特洛伊城邦為時十年的攻城戰。

但這只是誘因,以阿伽門農為首的希臘軍發動特洛伊戰爭的真正目的其實是為了奪取地中海沿岸中的富饒土地。

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爭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史上著名的“木馬計”就是他一手策劃而出,這直接導致了特洛伊的敗亡。

一個戰爭狂人,緣何成了英雄?

從戰爭性質上來說,奧德修斯就不是正義的一方。

但《奧德賽》對於奧德修斯的戰爭行為尤其是在描述他給特洛伊帶去毀滅和殺戮時卻進行了正面歌頌,將奧德修斯說成是凱旋歸返的“英雄”。而在如今所有對《奧德賽》的評論中,《奧德賽》也一直被人們稱為“英雄史詩”。

寫到這裡,筆者忽然有些同情特洛伊,如果《荷馬史詩》是由特洛伊人所寫,那肯定就沒奧德修斯啥事了。果然,歷史還是被勝利者纂改了。

可不管《奧德賽》是否真的就是關於英雄的史詩,其所描述的真實歷史事件卻是客觀存在的。不論荷馬如何稱呼奧德修斯為英雄,這段歷史的實質卻不容改變,而作為文明社會的讀者的我們更應該客觀看待奧德修斯以及他背後的這段歷史。

一個戰爭狂人,緣何成了英雄?

不過話說回來,《奧德賽》的魅力並不在於它的歷史價值以及它所代表的歷史觀,而是在於它的藝術及文學價值。作為西方文學的源頭和奠基之作,又被亞里士多德稱為“既是源頭,又是巔峰”的《荷馬史詩》的其中一部,可不是鬧著玩的。

02

由於《奧德賽》在文學藝術上取得的光輝成就以及開創性的意義,以至於讓世人忽略了那段真實的歷史來由,心甘情願地選擇跟隨荷馬的筆觸,聆聽荷馬的個人看法及思想,這歸根結底是史詩的藝術魅力所致。

但另一方面,《奧德賽》儘管對奧德修斯的戰爭行為進行了謳歌,可這並不是《奧德賽》敘述的重點。《奧德賽》將重點放在了奧德修斯的返鄉及其返鄉途中所遭遇到的一系列艱難險阻,以突出他的堅韌品質與智慧謀略,這才是奧德修斯被稱為英雄並能被後世所接受的重要原因。

囿於當時古希臘“秘所思”的思想侷限,《奧德賽》還呈現出相當的神話色彩,哦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奧德賽》就是神話本身。

一個戰爭狂人,緣何成了英雄?

將奧德修斯發動對特洛伊的戰爭看成是神明的意志,將奧德修斯的返鄉說成是神明的授意,藉助神明來對奧德修斯的英雄形象加以肯定並贊之頌之,這在觀念上於當時“秘所思”盛行的古希臘中恐怕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吧。

結語

縱然再偉大的作品都超脫不了其所處的時代侷限,《奧德賽》也同樣如此。既然奧德修斯一直以英雄的形象存在於世人心中,我們不妨以更加寬容的態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況且,奧德修斯身上的確有著我輩所應效仿的進取精神與英雄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