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警告:北极熊要灭绝了么?

地球的警告:北极熊要灭绝了么?


北极熊的处境,让我们想起人类的处境,我们的生存环境。

饥肠辘辘的北极熊在岸边绝望地凝视着久久不结冰的海面,这种世界体型最大的陆生肉食动物如今已经饿成了一条狗,它甚至不顾摔死的风险,爬到悬崖上去吃没有多少能量的鸟蛋,或是闯入人类的生活领地翻找垃圾,一小块吃剩的汉堡肉、一点点冻成冰的酸奶,都是难得的美食。

北极熊在融化的海冰上

北极熊的悲惨生活,随着电视信号传播到千家万户,打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它已经成为了气候变暖的"大使"和"牺牲品"。

伤心之余,我们不禁要关心地问一句:北极熊,真的要灭绝了么?

身怀绝技,只为活下去!


地球的警告:北极熊要灭绝了么?

北极熊在浮冰间跳跃

15万年前,或许是受到冰川消退的影响,生活在爱尔兰地区的一种更为耐寒的熊,从它们的亲戚——棕熊的栖息地离开,一路向北,逐渐演化成为了今天的北极熊,成为了"北极的主宰"。

动辄零下40摄氏度的寒冷,加上时速120千米的狂风,在北极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为了活下去,北极熊把"吃饱穿暖"做到了极致。


北极熊一家在暴风雪期间走过冰原

北极熊因为全身雪白,所以又叫"白熊",但它的皮肤其实是黑色的,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吸收热量。在皮肤下面,有大约10厘米厚的脂肪层,既隔绝热量,又储存能量。皮肤外面,北极熊"穿了"两层"衣服":内层是5厘米厚又细又密的毛衣,外层是12厘米厚的软毛大衣。如果你在热成像镜头下看北极熊,除了面部和耳朵之外,它的其它部位都与环境温度完全一致,几乎做到了热量的零损失。


地球的警告:北极熊要灭绝了么?


风雪间,北极熊用爪子护住双眼

北极熊在吃上,显得十分"土豪"。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是环斑海豹,它一般只吃海豹的脂肪,而对瘦肉不屑一顾。这种习惯并不是浪费,而是一种生存技巧。

一头成年北极熊,每天都要消耗16000卡的热量,这几乎是一个人一周所需的热量,所以,对它们来说,吃饭和储存脂肪是活下去的关键。一只成年环斑海豹的脂肪,含有大约10万卡的热量,脂肪消化得快,能让北极熊快速贴膘,是最高效的选择。为了长胖,北极熊的心血管系统发生了重要的结构重组,让它能够在大量摄入脂肪后,不会引发心脏疾病。相比起脂肪,瘦肉热量低,消化得慢,如果不是食物匮乏或是饿极了,这些瘦肉就留给北极狐等同样生活在北极的"难兄难弟"了。


地球的警告:北极熊要灭绝了么?

北极熊为两只幼崽捕获海豹

北极的雪和水都冰冷无比,如果喝了还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去加热,这可不是个明智的选择!所以,北极熊所需要的水分,主要来自于对脂肪的消化。分解瘦肉中的蛋白质,需要水的参与,这会消耗北极熊体内宝贵的水分,这种事情,北极熊不干。

北极并不富饶,北极熊最常吃的环斑海豹,平均每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只有2.5只,而且,在北极熊和海豹之间,还隔着近1米厚的海冰,没错,吃口饭就是这么难。


地球的警告:北极熊要灭绝了么?

为了吃到海豹活下去,北极熊进化出了世界上最灵敏的嗅觉:它能够闻到32公里外冰面上的、或是1公里外冰层下的海豹气味。除此之外,北极熊还身怀听力绝技,不同于人类只能判断声音的方向,它能够将声源位置精确到1度角之内。


地球的警告:北极熊要灭绝了么?

北极熊需要利用海冰捕杀环斑海豹,因为它在海里根本追不上这些家伙。环斑海豹是哺乳动物,必须要返回水面才能呼吸,所以它会在冰封的海面上挖出若干个洞作为呼吸孔,北极熊的策略就是守在一个洞口上干等。为了不让海豹察觉它的位置,它能够在风雪里一动不动地站上4个小时,这种方法,虽然看上去成功几率很小,但其实最为省力。

地球的警告:北极熊要灭绝了么?

▲ "摸头杀"的熊掌,不仅尺寸巨大,它的爪子也无比锋利

当海豹傻乎乎地浮上来呼吸时,北极熊会用它比狮子还强的、超过200千克力道的一咬,送给猎物一记一击毙命的"摸头杀"。它脚掌上的五只利爪,每个都有10厘米长,单手就可以轻松地将海豹拖上冰面,重要的卡路里,终于有保障了!


地球的警告:北极熊要灭绝了么?

▲ 北极熊能够在风雪中一动不动地蹲守4个小时,只为给海豹致命一击


北极熊的一生,就是一次次大餐和禁食间的循环。在夏天漫长的没有海冰的日子里,它依靠浆果、动物尸体、鸟蛋、蘑菇勉强度日。为了熬过食物匮乏的艰难日子,它体内存储的脂肪,能够支持它12个月不吃东西,当然,挨饿的过程毫无快乐可言,只是为了......活下去。

气候变化,让北极熊都饿瘦了?


地球的警告:北极熊要灭绝了么?

▲ 北极海冰变化,1987-2015

谈起北极熊,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是气候变化。几十年来,北极的气温一直呈上升趋势,随之而来的,是逐渐缩小的海冰范围和越来越短的冰封时间。

北极熊的生活和海冰紧密相连,这里是北极熊赖以生存的捕猎场,海冰少了,它们就更有可能挨饿。北极熊瘦骨嶙峋的照片,几乎已经成为了气候变化的铁证和象征。

地球的警告:北极熊要灭绝了么?


▲ 浮冰上的北极熊

2019年年初,50多只饥饿的北极熊闯入俄罗斯新地岛寻找食物的新闻瞬间传遍世界,相信很多人在听到这个消息时的第一感受是:让这群毛茸茸的家伙,吃顿饱饭吧。

生活在俄罗斯北部的北极熊,的确更有可能饱受饥饿之苦。每年夏天,它们都会无助地看着海冰逐渐向北退去,如果留在岸上,就只能挨饿到秋天,等着海冰慢慢返回。如果想跟着冰线,在不断北退的冰层上再吃上几顿,那也一定要把握好时机游回陆地,否则越往北面,北冰洋能够提供的营养越少,等待它们的,很可能是更为恶劣的生存环境。北极变暖,对于这些地方的北极熊影响更大,冰走得更早,回得更晚,被饿瘦了的北极熊们,盼海冰盼得望眼欲穿......

▲ 这些饥饿的动物的数量正在增加

相比起"俄罗斯籍"北极熊,加拿大北部和格陵兰岛的北极熊就幸福很多,受到从楚科奇海开始、流经北极点后又从格陵兰海流出的东格陵兰底层冷水流影响,北极地区的海冰能够不断地涌进当地的海面,为北极熊提供了绝佳的用餐环境。加拿大努瓦武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群岛,是北极熊的温柔乡,这里的海冰,即使在夏天,也会留在海岸边。


气候变暖,对于这些区域的北极熊来说,可能还很陌生。

▲ 在夏季,一部分北极熊会从低纬度地区"迁徙"到高纬度地区,那里天气更冷,还有浮冰,北极熊仍可以继续捕猎

如果你是一只北极熊,你是否更愿意住在加拿大呢?先别急着下结论。当自然为北极熊带来福音的时候,人类却用另一种方式为它们送来了"公平"。在俄罗斯,法律明令禁止猎杀北极熊,这也就是为什么50多只庞然大物能够横行在"战斗民族"的城镇中;但是,在加拿大,每年都会给猎人猎杀北极熊的配额......在饥饿和挨枪子儿面前,北极熊应该何去何从?


▲ 饿死在砾石滩上的北极熊

气温的上升、海冰的减少,对北极熊来说意味着饥饿,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却是"福音"。

更少、更薄的海冰,意味着更多的航线,交通的便利,让北极地区资源得以开发。据统计,北极地区已发现的天然气储量超过47万亿立方米,占到世界已探明总量的1/4,另外,这里还已探明了900亿桶的石油和440亿桶的天然气液。


▲ 美国阿拉斯加的北极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

科学家们担心,开采与航行,将对北极熊的生活产生影响:油气勘探和开发,增加了地震频率,这会干扰猎物的分布,让北极熊的捕猎变得更加困难;而为开采、航行建设的海岸基础设施,也可能会侵占北极熊冬眠、繁殖的栖息地;人类还会带来更多的病菌,让那些因饥饿导致抵抗力下降的北极熊患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