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遠見!戰略格局!漢武帝一個決定讓大漢王朝功蓋華夏!

自2013年中國倡導“一帶一路”以來,始於兩漢的陸海“絲綢之路”,持續火爆全球,特別是中國國內各路學者,紛紛著書立說,暢所欲言,共謀時代強音。眾所周知,古代交通十分不便,大漢王朝為何不惜萬里迢迢開闢“絲綢之路”?其社會背景與河西走廊地緣政治有何關聯?兩漢外交政策與多邊國家友好往來對當代中國又有哪些啟示?

歷史遠見!戰略格局!漢武帝一個決定讓大漢王朝功蓋華夏!

絲綢之路

一、謀求西域聯盟 共抗匈奴襲擾

西域,最早指周朝諸地。先秦《國語》有“西方之書”;《詩經》有“西方之人”。自西漢以來,西域狹義上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則是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地區等。

歷史遠見!戰略格局!漢武帝一個決定讓大漢王朝功蓋華夏!

西漢玉門關遺址

漢朝日趨強盛後,積極與大月氏建立聯盟,但西行必經之路——河西走廊,還處於匈奴控制之下。漢武帝為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玉門關隨之設立。玉門關即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一前105年)修築酒泉至玉門間的長城。

當漢武帝下詔徵募能擔當出使重任的人才時,滿懷抱負的青年才俊張騫挺身應募,“以郎應募,使月氏”,毅然挑起國家和民族的重任,勇敢地走上了征途。

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張騫奉命出使西域,尋找被匈奴驅逐的大月氏人,以便聯合對抗匈奴。不料,途中被匈奴扣留達十年之久。逃脫後,經樓蘭、龜茲,翻越蔥嶺,至大宛、康居,終於找到大月氏,卻遭到大月氏國王的拒絕。

使命未果,張騫在返回途中,又被匈奴俘獲,一年以後趁匈奴內亂才回到西漢長安覆命。儘管這一次未能與大月氏聯盟,但卻打通了一條由長安通往西域的道路,使漢人與西域各國互相瞭解到對方的存在和文化。

歷史遠見!戰略格局!漢武帝一個決定讓大漢王朝功蓋華夏!

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此時,匈奴的渾邪王已經歸漢,河西走廊暢通無阻,張騫所率的三百餘人,帶著大批絲綢和其它物品,出玉門關,抵達烏孫國(在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帶)。

此後,漢廷使節往來不絕。東漢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班超再度出使西域,其副使甘英還遠至波斯灣,其中最遠到達的犁軒位於今天的埃及亞利山大港,這是漢朝使節到達的最遠國家。

與此同時,西域的使臣與商人,也東來中土,帶來了他們的物產,換回了中國的絲綢及其它貨物,一條連接歐亞大陸和橫貫東西的通道,就這樣形成了。

這條通道就是後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它東起大漢帝國的都城長安,向西經河西走廊至敦煌的若羌、和田、莎車,在今馬裡(古木鹿城)匯合,經裡海南延、巴格達,抵達地中海東岸,轉至羅馬各地,全長七千餘公里。

二、開拓河西走廊 激活經濟脈搏

歷史遠見!戰略格局!漢武帝一個決定讓大漢王朝功蓋華夏!

河西走廊示意圖

承載漢武帝理想國的是河西走廊。

從地理上,河西走廊是中國內地通往新疆的要道。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南北介於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間,長約9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百公里,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形如走廊,稱甘肅走廊。因位於黃河以西,又稱河西走廊。

歷史遠見!戰略格局!漢武帝一個決定讓大漢王朝功蓋華夏!

西漢都護府遺址

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在此設西域都護府。史載:西漢歷任都護18人,其中立傳可考的歷史上著名的有鄭吉、鄭宣、甘延壽、段會宗、廉褒、韓立、郭舜、孫健、李崇、但欽等10人。當時輪臺國是個城郭之國。都護府直接對其統轄,輪臺王曾多次受皇帝親召幸朝。漢朝另設置戍已校尉、戍部候等行政、軍事、機構,對當地的少數民族上層人物封以王、侯、將、相、大夫、都尉等官職,他們均受西域都護府的管轄。

據統計資料顯示,西漢時各城國人口如下:龜茲8.1317萬人,焉耆3.21萬人,姑墨2.45萬人,扜彌2.004萬人,于闐1.93萬人,疏勒1.8647萬人,莎車1.6373萬人,鄯善1.41萬人,尉犁、溫宿、車師前國在5000人以上,危須、皮山、精絕、烏秅、渠勒、戌盧、且末、小宛在1000人以上,單桓194人。20個城國共有3.3756萬戶,27.1554萬人,約佔西漢西域總人口的83.6%。

歷史遠見!戰略格局!漢武帝一個決定讓大漢王朝功蓋華夏!

東漢西域都護府遺址

東漢重新設立西域都護以後,進行了干預,被兼併的小國又紛紛恢復獨立。東漢時,于闐從西漢時的0.33萬戶1.93萬人增至3.2萬戶、8.3萬人,焉耆從0.4萬戶、3.21萬人增至1.5萬戶、5.2萬人,疏勒亦從0.151萬戶增至2.1萬戶。當時于闐、焉耆、疏勒是西域三大強國。

自從派遣張騫開拓陸上“絲綢之路”後,漢武帝劉徹的理想國,就隨著中國絲綢大量向西域傳播而鋪展開來,以“數千萬巨”絲綢,激活了大漢王朝與西域的經濟脈搏。在這條絲路上呈現出“商旅往來不絕,使者相望於道”的繁榮景象和盛況。

三、陸路戰亂不斷 開創海上絲路

歷史遠見!戰略格局!漢武帝一個決定讓大漢王朝功蓋華夏!

海上絲綢之路示意圖

1877年,德國地貌地質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對中國進行多次考察後,在其所著《中國》(三卷)中,最早提出“絲綢之路”的概念。這條傳播絲綢的道路,原指中西陸上通道,因為主要在這條路線上進行的主要貿易是絲綢,故名。

“絲綢之路”這個名字出現後,有些學者認為中國的絲綢不僅從陸道運往西方,而且也經由海道,因而法國漢學家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在其著作《西突厥史料》中提出,“絲路有海陸兩道”。其後,日本學者三杉隆敏與香港學者饒宗頤先生對“海上絲綢之路”進一步加以研究。

《漢書·地理志》所載中西海上交通路線,實際上就是早期的 “海上絲綢之路”。據考證,當時海舶載運的“雜繒”,即各種中國絲綢品。當中國絲綢甫一傳到西方,就使西方人為之傾倒。羅馬的貴族婦女,都以能穿上中國絲織的透明衣裙為榮,中國絲綢遂成為羅馬帝國最大的奢侈品之一,絲價竟與黃金價格相等,於是商人們競相到中國貿易。西方人最初對中國的瞭解,正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認識中國的絲綢開始,譽稱 中國為“賽里斯”(“Serer”希臘文意為“絲國”);來自中國的瓷器,又成為 “中國”的英文名——“China”的起源。

“海上絲綢之路”的誕生,把世界文明古國,如希臘、羅馬、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國,即把世界文明的發源地,如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美洲印加文明和中國文明等都連接在了一起,形成了連接亞、非、歐、美的海上大動脈。這些不朽的文明印跡,給世界各國人民的文化發展帶來巨大影響。

總之,大漢王朝開闢的陸路“絲綢之路”,使西域諸國擺脫了匈奴的殘酷統治,對於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奠定了基礎。同時,它也是先秦時期以後中原地區同西域地區長期經濟文化關係發展的歷史必然,有效保證了西域各地民族關係良性發展。凸顯了大漢王朝的歷史格局和戰略定位、定力,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東漢王朝開闢的“海上絲綢之路”為各國帶來福祉,已經完全取代陸路成為中外貿易主通道。

文/大國海疆

參考文獻

1.翦伯贊、鄭天挺主編《中國通史參考資料》,中華書局,1981年.

2.張曉虎等著《歷史的迴旋:神秘的律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3..程裕禎著《中國文化要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年.

4.張向冰著《大國海疆》,海洋出版社,2008年

5.插圖均來自網絡

原創作品 版權所有 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