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三級預防”措施,減少患癌風險!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在2018年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發病率前三的癌症分別是肺癌、胃癌及結直腸癌,而肝癌緊隨其後,位居第4位;我國惡性腫瘤死亡前三的癌症是肺癌、肝癌及胃癌,肝癌位居第2位。而在中國,約85%的肝癌與乙肝病毒感染相關,因此,防治乙肝和肝癌是同樣刻不容緩。

那如何才能有效的預防肝癌呢?醫學上有“三級預防”,即針對腫瘤的發生、發展和惡化的三個階段,有三種預防措施。下面,我們就重點講講我國預防肝癌的三級預防體系。

肝癌“三級預防”措施,減少患癌風險!

一級預防:病因預防

所謂的病因預防,就是從源頭上阻斷,不讓疾病有發生的機會。我國肝癌的病因比較明確,主要包括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黃麴黴毒素( AFs)、藍藻毒素、吸菸、飲酒、肥胖、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徵等,預防措施也是從這幾個方面著手的。

1、乙肝

慢乙肝感染是我國肝癌(HCC)的最主要病因,約85%的肝癌患者與乙肝病毒感染相關。因此,預防乙肝的發生,是預防肝癌的重要途徑,而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我國衛生部在1992年就提出了對所有新生兒進行乙肝免疫接種的要求,且對於攜帶乙肝病毒的母親來說,在新生兒出生後24h內接種乙肝免疫球蛋白聯合乙肝疫苗,可阻斷絕大部分的乙肝母嬰傳播。此外,修足、紋身、打耳洞、共用剃鬚刀和牙刷、靜脈注射毒品、有多個性伴侶等行為,均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生活中需要注意。

2、丙肝

急性丙肝病毒感染後,約有75%-80%的概率轉化為慢性丙肝病毒感染,慢性丙肝得不到控制與治療,到感染後的20-30年,約有20%-30%的概率會發展成為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丙肝只有治癒的藥物,沒有相應的疫苗,因此,要預防丙肝,只能自己在生活中多留心,避免被感染了。丙肝最主要的傳播形式是血液傳播,特別是經破損的皮膚和粘膜傳播,因此,需要遠離靜脈注射毒品,日常生活中注意不共用牙刷、剃鬚刀,不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針頭等,紋身、打耳洞、紋眉等最好去正規的醫療機構。

3、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素是肝癌明確的致癌因素,平時不要吃發黴的花生、玉米及陳米,發苦的堅果等,另外,木質筷子和砧板也較為容易受潮發黴,因此要注意乾燥儲藏、定期清潔及消毒。

4、水質安全

微囊藻毒素是水體富營養化後藍藻水華產生的次生汙染物,已有研究顯示,其不僅具有強烈的急性肝腎毒性,長期的慢性暴露還會增加肝癌的發生率。因此,我們要注意飲水的衛生及安全,高樓層水箱要定期進行清潔,以免遭到汙染。

5、吸菸飲酒

酗酒、大量油煙接觸史10年以上,都是肝癌的危險因素,尤其酗酒後引起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可以進一步發展為肝癌,所以最好戒菸戒酒,健康生活。

6、其他

肥胖、糖尿病或代謝綜合徵的人容易合併脂肪肝,脂肪肝進展到肝硬化後也會增加肝癌的發生率,因此要積極控制飲食和體重,適合熱量飲食並規律運動。

二級預防:“三早”預防

所謂的“三早”,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肝癌的高危人群進行定期檢查(主要是檢查肝臟B超、甲胎蛋白,必要時行肝臟CT或MRI檢查),以儘早發現早期肝癌。那麼哪些人屬於肝癌的高危人群呢?主要分為三類:

1、一類高危人群

肝癌高發區30-59歲人群。建議:每年篩查1次。

2、二類高危人群

(1)HBsAg陽性;(2)抗HBe陽性;(3)有肝炎史;(4)肝硬化;(5)有肝癌家族史。建議:每半年篩查1次。

3、三類高危人群

二類高危人群中檢出的甲胎蛋白(AFP)陽性、但B超未發現肝佔位,或AFP陰性而B超發現肝實質性佔位又暫時不能確診者,以及肝癌術後的病人。建議:每2~3個月篩查1次。

總之,對於上述患有肝炎或肝硬化的高危人群,要積極的進行篩查和治療。如慢乙肝患者根據病情和適應症,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抗病毒治療,最大限度的抑制乙肝病毒,控制病情的發展及惡化。


肝癌“三級預防”措施,減少患癌風險!

三級預防:積極治療

對於已經查出患有肝癌的患者,一定要根據個人的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手段,積極的進行個體化治療,最大限度的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指導醫師: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消化內科鍾碧慧教授、廖獻花醫生

通訊員:何旭鵬、譚建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