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比打败不如意更好的选择?

生活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那就打败这些不如意,我想。但是,战或者逃并不是唯二选择,史蒂芬·柯维告诉我们,还有第三选择。什么是第三选择?

第三选择,是在面对问题时,除了战或者逃,所做出的另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其实和孔子的中庸思想十分类似,但相比中庸思想的无作为,它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就是第三选择。

第三选择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创造力。举个例子,假设最近我因为Demo课考核没有通过而面临战或者逃的选择,那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打败”Demo,拼命去练习,或者干脆逃避,不练习。实际上,这两种做法都没有第三选择来得有效果,或者说更能解决问题。如果做出第三选择,那我就必须合理安排时间去练习Demo,而不是过度练习,不顾自己的睡眠状态,亦或是打破正常作息,这样的后果就是可能第二次考核也不会通过。当然啦,更不能逃避。所以,第三选择才是最佳选择。这里的第三选择也不仅仅是合理安排时间去练习,更可以给自己一些空间去思考,为什么Demo考核没有通过,有哪些需要提升的点,比如是因为哪个环节漏了或哪个环节没有讲演好,就重点练习哪个环节,或者在练习的时候加入自己的一些创想,给自己讲的Demo课增添一些色彩,同时可以用一些方法鼓励自己。

当然,我举的这个例子不是典型的,只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例子。其实,第三选择时一种思维,是除了战和逃的惯性思维的另一种思维,这种思维可以慢慢培养。

史蒂芬·柯维在书中指出,第三选择的四种思维模式分别是:我看到我自己;我看见你;我找到你;我和你协同。

第一种思维模式表达的实际上是一种对自己的同理心,我看到我自己,意思是我看到我自己的悲伤、愤怒等一切情绪,并能够看清这些情绪的来源,从而真正做到掌控自己,把自己当做独一无二的个体,赋予自己选择的权利。比如,你看到了自己的愤怒,你可以选择平和,因为你知道愤怒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加重问题。

第二种思维模式是我看见你,这里不仅仅表达我对他人的同理心,更表达出对他人作为人的一种基本认同,换位思考,不难发现,我们眼中的他人,是有局限的。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不给他人贴标签,同时,也不给他人下定义。标签和定义,只会阻挡我们看见他人的路,从而影响我们的判断。

第三种思维模式,站在自己的角度,也许你会发现他人可能并不能理解你。也就是你把对方当人,但对方可能不把你当人。这个时候,就需要我找到你,我仔细的倾听你。倾听你的不同看法,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人并不会倾听对方说了什么,特别是不太认同自己的人所说的话,更难以去倾听理解了。所以,遇到不赞同你的人,不要急着去反驳,而是先停下来,听听他的不同意见。

第四种思维模式,也就是最后的一步,我和你协同,这里指的并不是我放弃自己的观点来屈就于你,而是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考虑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也考虑到对方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一场头脑风暴,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好啦说了,这么多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不要打败不如意,要选择更如意的方法。


还有比打败不如意更好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