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教授:孩子未来要成功,这种思维必不可少

一次失败,真的重要吗?

昨天跟一个妈妈聊天,她说,最近给儿子葫芦报橄榄球班,突然发现养了5年的乖儿子,有个大毛病,自己超级头疼。最近几次课,前半场的训练,葫芦表现特别好,一到最后半小时,开始两队比赛,状况就来了。

“那叫一个怂啊!教练随机组的队,接力打比赛,葫芦吓得不敢上场,好不容易上去了,一输就哭着跑下场,死都劝不回去。”妈妈直摇头,“你说葫芦平时乖巧又省心,怎么就怂了呢?”

斯坦福教授:孩子未来要成功,这种思维必不可少

“平时你是不是太严了?怕输了你骂他。”我试探着问。

“哪有的事?他就那性格,每次碰到新东西,他就条件反射式的怂!妈妈说,葫芦嘴巴乖巧,有礼貌,人缘很好,但在有些方面特别固执,怕黑不肯关灯,对新环境怕得很,输不起,被批评了会哇哇大哭。

通常来说,5、6岁无论男孩女孩,正是淘气的年龄,跃跃欲试的好奇心会让他们犯下很多“坏事”,挑战很多大人世界的规则。胆小怕事,不像是这个年龄段小皮孩的行为啊!

随着跟妈妈聊天深入,我发现,葫芦的“胆小”不是性格所致。葫芦爸和葫芦妈都在机关里工作,工作和生活状态都相当稳定,平时对葫芦保护的多,鼓励探索的少,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固定型思维。

斯坦福教授:孩子未来要成功,这种思维必不可少

这种思维的好处,是孩子乖巧不惹事,坏处是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成长受限。只有让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才能激发他的各项潜力,勇往无前,直至成功。

成长型思维,是成功的关键

成长型思维,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著名概念。德韦克说,科学研究证明,大脑在不同年龄段都是可以改变的。当一个人不断学习,大脑就会变得更聪明,就好像肌肉在健身后,变得更强壮一样。

在Ted演讲《The Power of Believing that You Can Improve》中,德韦克说,在一次测试中,给一群10岁的孩子出一些超过他们理解能力的难题,结果,孩子们很明显分成了两拨:

一拨是“哇,好棒,我要开始接受一项挑战了!”

另一拨是“天哪,我不会,这就是一场灾难,我不要!”

你看看,是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哪种人更容易成功,显而易见。

就拿我们的日常工作举例,领导交待一项新任务,两个下属都没做过。

A说:“这个我挺感兴趣的,我会尽力做到最好。”
B说:“这个我没做过,就怕到时候做得不好。”

你是领导,你选哪个?说不定B的水平更高,完成度会更好,可惜B自己都退缩了,领导怎么会把机会给他呢?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要让孩子得到机会,就必须让他主动说出“我要”啊!

斯坦福教授:孩子未来要成功,这种思维必不可少

这两种态度的背后,是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对立。

  •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能力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出了错不可怕,积极投入,不断练习,水平就可以提高。
  • 而拥有固定性思维的人,他们对未知和挑战都感到恐惧,学习的过程毫无乐趣,唯有结果很重要,但一失败了,就很容易放弃。

思维模式不同,行动能力不一样,孩子的未来之路也大不一样。。

  • 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好奇心旺盛,很愿意尝试和挑战新事物,他们能够不断走出舒适区,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于是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形成更加强大的连接,他们会变得更聪明,学习速度更快,看上去也是活力四射。
斯坦福教授:孩子未来要成功,这种思维必不可少

  • 固定型思维的孩子,他们在困难面前会变怂,输了就会选择放弃。久而久之,把自己困在舒适区,接受新事物的难度就更大,心理负担更重。如果没人逼一把,就没有动力去挑战新事物。明明还是个孩子,却感觉暮气沉沉。

更可怕的是,这些在失败面前会认怂的孩子,不会想着努力进取,而会采取一些其他手段来作为心理补偿。一个孩子告诉德韦克,他想要在下次考试中作弊,为了通过考试;还有一个说,她会找成绩更差劲的孩子一起玩。这就是通常说的补偿心理,通过发现别人更糟糕来获得自我安慰。

帮助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

哪种思维模式更好,高下立见。要让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父母必须做到以下4点:

1. 表扬孩子要有技巧。

成功时,夸奖他的结果,但更强调他努力的过程。

“你得了第一名妈妈很开心,但妈妈更为你骄傲的是,你为了考试复习了一个晚上。”

不要等孩子取得了成果才表扬,孩子一点一滴的小进步,更值得表扬。

儿子幼儿园老师告诉我,班里跳大绳,有的孩子一个不会跳,有的能跳30、50个。对于那些不会跳的,只要上场,我就鼓励。哪怕只有一个,也值得表扬,这就是进步。这就是成长型思维,相信自己可以逐渐变得更好。

2. 观察孩子的行为,他在什么时候愿意尝试?什么时候容易畏难?

可以主动跟孩子交流,为他提供一些帮助,比如帮他放松等,让他感受到面对的阻力更小一些,尝试就更容易开始。

3. 用游戏去打破孩子的固定型思维。

打个比方,跟孩子玩游戏,告诉他之所以害怕,是因为体内住了一个叫做艾玛的小人,艾玛懒惰又胆小,总是不让他尝试新东西。你是不是可以更勇敢一些,去影响艾玛呢?把艾玛也变成一个胆大、愿意改变的人吧,鼓励孩子跟体内的胆小鬼斗智斗勇,是不是很有趣?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改变,会比说教容易得多!

斯坦福教授:孩子未来要成功,这种思维必不可少

4. 告诉孩子,在他这个年纪,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

不失败才不正常呢!给他讲讲爸爸妈妈小时候遇到困难的糗事,让他觉得,失败并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