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篇-阴阳和气的科学理论解释

阴阳是中国文化里面一个非常伟大的哲学思想,就是既对立统一,又相互转化的关系,太极图表示的就是这个道理,《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里说道: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万事万物都有阴阳,通俗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四季春夏数阳,秋冬数阴,而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中医理论篇-阴阳和气的科学理论解释

阴阳

上面这是传统解释,下面我来说一下我对于现代医学中的科学解释。如果关注我前几篇《中医理论篇》的朋友看了我对五行和六气的解释了。阴阳就在其中。

中医理论篇-阴阳和气的科学理论解释

相态变换和阴阳关系

由图可知,左边的图是六气的科学解释简单版本,就是吸热和气为阳,放热和液为阴,右边是五行的科学解释版本,就是气态、吸热属于阳,固态、液态、放热属于阴。这就是我对阴阳的全部解释。

天是气,所以为阳,地为大地和海洋,是固态和液态,所以为阴;火为吸热反应的源泉,所以为阳,水为液态,所以为阴;春夏是温度开始上升的时候,也是大地和海洋开始吸热的时候所以属阳,夏至太阳到达北回归线,因为我们国家在北半球,所以温度达到最高,随后太阳开始南移,秋冬是温度开始下降的时候,也是大地和海洋开始放热的时候,所以属阴,冬至太阳达到南回归线,温度达到最低,四季周而复始;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中医理论篇-阴阳和气的科学理论解释

自然

阴阳的概念太大了,我等山野小民,穷其一生也未必能研究全面,对我个人而言,一生健康就好,所以人体阴阳平衡最为重要。《黄帝内经》里说: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男多好动,气宇轩昂,昂首挺胸,属阳,女好静,婀娜多姿,低头不语。

中医理论篇-阴阳和气的科学理论解释

道德经

阴阳组成的全部就是气,所以气是包罗万物的,在中医学中,气势指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要素,同时也具有生理机能的含义。所以天地万物都是由气生成而来。这让我想起了道德经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我感觉的解释就是道就是宇宙间的一切运行机理,一就是气,二就是阴阳,三是固态、液态和气态,而不是某些人说的天地人、日月星、红黄青(三原色,可组成任何颜色),还有的说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这些我都觉得有点片面。万物都是这三种固体、液态和气态组成,所以是三生万物,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写过,还有第四种等离子态和第五种超固态这两种属于超级特殊的存在,世间并不常见,所以不算在里面。

下一章开始我将讲五脏对五行的科学解释和病症解释。我一直研究最省事省力的结合现代科学理论的上医养生之道和最实际的中医基础理论,欢迎发表您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