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魏延跟黃忠同一時期歸降劉備,為什麼是黃忠不是魏延位列五虎上將?

反恐金鷹


魏延、黃忠同時歸降劉備,為啥五虎將是黃忠而不是魏延? (流譽原創 抄襲必究)



“同時”只是一個條件,提拔任用幹部涉及很多方面。比如,以前的身份地位,像馬超雖然年輕,人家投降前已是平西將軍;歸降的功勞,比如,黃忠在平定益州過程中,很多時候遠超魏延。在奪取雒城外兩座大寨時,魏延由於貪功冒進,差點被劉璋大將鄧賢一箭射死,多虧黃忠及時趕到,射殺鄧賢,才救魏延一條小命。特別是爭奪漢中之戰,黃忠在定軍山勇斬夏侯淵,對整個漢中曹軍、包括姍姍來遲的曹操,都震撼很大,為劉備最終趕跑曹操,佔領漢中,立下大功。



還有,黃忠武藝強於魏延。在劉備奪取江南四郡的長沙郡時,關羽、黃忠戰過一百多合,不分勝負,說明黃忠具備五虎將的武力。在張飛夜戰馬超前夕,劉備接到霍駿、孟達求救報告,與諸葛亮商議,派誰前往抵抗時,諸葛亮明確說,只有張、趙二將,方可與敵,當時,魏延是在場的,諸葛亮不提魏延,魏延自己也沒有爭、沒有搶,等於承認自己不敵馬超。最明顯的,張飛出徵時,魏延自動要求打前站,這只是一個敲邊鼓的角色,並非主角,說明魏延自己清楚,自己當時的武力,無法對抗馬超。



先看黃忠過去的身份。在投劉備之前,黃忠在劉表時代,已經是中郎將(師級)當時長沙太守韓玄部下。而魏延從前一年在襄陽城,擅自放下吊橋,衝出城門,呼叫劉備快進城時,文聘追殺出來,大罵魏延是“無名小卒”,說明魏延那時候還沒啥地位,而投長沙太守韓玄,是因沒找到劉備,當時曹軍已南下,魏延又不願投曹,慌亂中匆忙決定往南,到了韓玄這裡,魏延的性格,對無能的領導傲慢無禮,而韓玄又最厭惡,魏延好像連個都尉也沒混上。雖然黃忠、魏延同時入夥劉備集團,但投靠過程,迥然不同 : 魏延是自己尋上門,結果,興沖沖去報道,卻被諸葛亮一個下馬威,說是腦後有反骨,這當然是戲說,但相對於黃忠,魏延的輕於去就,顯然不太受歡迎。人家黃忠是劉備、諸葛亮親自上門,以禮相請才很不情願的出來。兩人的身價,孰高孰低,一目瞭然。



再就是年齡,雖然說年輕有優勢,但在某些情況下,領導會想到過這村,就沒這個店,黃忠不僅功勞大,年齡也大,魏延以後還有的是機會,再等等有利於鼓後勁。最後要說的是,五虎將是《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先生的作品,依據是陳壽的《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而這五位將軍,前四位的關羽是前將軍,張飛是右將軍,馬超是左將軍,黃忠是後將軍。魏延在劉備時代,只是鎮北將軍,在軍階上要低一個等級。看《三國志.魏延傳》:【 先主踐尊號,進拜鎮北將軍 】



可能有說法,那趙雲當時無論翊軍將軍,還是虎威將軍,都是雜號將軍,即使最後到劉禪時代,也只是鎮東將軍,雖與魏延的鎮北將軍平級,但晚了好多年,怎麼能進五虎將?這要說的話,已經成為另一個問題,不在此問題範圍,就此打住。以後再說吧!


初心如舊


不管是正史還是演義,魏延與黃忠都是原劉表的部將,劉備佔據荊州之後,二人都歸附了劉備,同時得到了劉備的重用,但二人的境遇還是有所不同。

劉備入川,把關羽、張飛、趙雲等老班底全部留在了荊州,只帶領黃忠、魏延等人入川。

黃忠,劉表任荊州牧時就是中郎將,曹操攻克荊州後任命為代理裨將軍。由於在漢中之戰中斬殺了曹操大將夏侯淵,升遷為徵西將軍。劉備自立漢中王,欲拜黃忠為後將軍。

據《關張馬黃趙傳》記載:

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

諸葛亮認為,黃忠的名望跟關羽、馬超等人是無法相提並論的。馬超、張飛都參加了漢中之戰,清楚黃忠斬殺夏侯淵立下大功,或許能夠接受;但關羽遠在荊州,不清楚這事,恐怕不太高興。如果把黃忠與關、張、馬並列,是否不太合適哦?“

劉備說:“我自有辦法處理此事。”於是,就把黃忠與關羽等人並列。

前後左右四將軍,雖然有點差距,但差別很小,是同一個等級的官階,比那些雜號將軍要高出很多。

事實上,劉備以關羽為前將軍、馬超為左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黃忠為後將軍。趙雲還是雜號翊軍將軍,根本就沒有他什麼事。在劉備這裡,根本就沒有五虎將之說。

果不其然,關羽得知黃忠被封為後將軍後,大為不滿。

據《蜀書·霍王向費傳》記載:

先主為漢中王,遣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由於關羽遠在荊州,不清楚漢中之戰的具體情況,諸葛亮又做了提醒,劉備也不能等閒視之。於是,派遣州前部司馬費詩專程前往拜關羽為前將軍,以示尊崇,並詳細解釋漢中之戰的情況。但得知黃忠被拜為後將軍,關羽依然大怒道:“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卒同列。”於是,不肯接受任命。

對於這個橋段,史料記載比較簡單,也沒有說明關羽為何就這麼不待見老黃忠,恐怕就是黃忠跟隨劉備時間較短的緣故,是否有其他情緒在內,也不得而知。


但《三國演義》對這個橋段,倒是說得比較詳細。

演義第七十三回“玄德進位漢中王,雲長攻拔襄陽郡”中說道:

至公廨禮畢,雲長問曰:“漢中王封我何爵?”詩曰:“五虎大將之首。”雲長問:“那五虎將?”詩曰:“關、張、趙、馬、黃是也。”雲長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併,可也。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遂不肯受印。

費詩來到公館,施禮已畢,關羽就急撈撈地詢問漢中王封他為何爵。在這裡就冒出來了五虎上將之說,趙雲郝然位列其中,而且還在馬超、黃忠之上。

但這不是問題的重點,關羽惱怒的是黃忠與其並列。

黃忠斬殺夏侯淵這麼大的功績,尚且不能被關羽認可,區區魏延就更沒資格位列其中了。

魏延,是以部曲隨劉備入川的,數有戰功,升遷為牙門將軍。在史料中,並沒有記載魏延究竟有啥功勞。因為蜀漢缺乏史官,這個階段是劉備平定西蜀的戰役期間,在魏、吳等史料中找不到相關的記錄,也就出現了空白。

不管功勞多大,但與黃忠相比,還是差了點。如果魏延能夠跟關羽等人並列,恐怕關羽更難接受,劉備的這個工作更不好做。

但劉備還是力排眾議,出乎意料的任命魏延為漢中太守,升遷鎮遠將軍。這已經是超級提拔使用了,不管劉備多麼欣賞魏延,但也需要考慮弟兄們的情緒。

魏延不能與黃忠一樣,與關羽等人並列,也是合情合理。

但五虎上將之說,只是出自演義,是羅貫中的說法。劉備根本就沒有這個安排,趙雲根本就不在此列。

豹眼認為,陳壽做《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將趙雲與關羽等人並列為傳,在陳壽心中,趙雲可與他們並列。這個事不管關羽是否認同,已經管不了了。但不妨礙關羽對黃忠不啻一鼻。

或許關羽認為趙雲更有資格出任這個後將軍,而為趙雲打抱不平。

或許演義也就以陳壽的《關張馬黃趙傳》為底本,發明了五虎上將吧。

總之,是黃忠而不是魏延在演義中位列五虎上將,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陳壽的《關張馬黃趙傳》,把趙雲與關張馬黃並列,沒有魏延啥事;二是劉備自立漢中王后,封關馬張黃為前、左、右、後四將軍,也沒魏延啥事。

儘管演義是小說,但也不是想咋弄就咋弄,還是有一些歷史依據的。

關張馬黃趙為五虎上將,還是有說服力的,而魏延就勉強了一些,不在此列也符合常理。


豹眼看歷史


魏延不被劉備信任,書中說他咋有反骨,而且年紀教輕,不太會處理同僚之間的關係,受到同僚排擠。而黃忠投靠的時候年紀大了,對同僚無危險,教容易被接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