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發: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是在實踐中產生的,揭示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客觀世界是不斷髮展的,因而關於闡述客觀世界及其發展規律的馬克思主義,也必然是不斷深化的。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沒有終結,其奧秘就在於它始終自覺地在實踐中堅持真理髮展的辯證法,不斷開闢認識真理的道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歷來堅持以發展的觀點對待自己的理論,一步也不與客觀實際相脫離。恩格斯直至臨終前還諄諄告誡人們說:“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毛澤東也告訴我們說:“客觀現實世界的變化運動永遠沒有完結,人們在實踐中對於真理的認識也永遠沒有完結,馬克思列寧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闢認識真理的道路。”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一個核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合乎邏輯的必然結論,是其理論的最終歸宿。這即是說,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也是需要不斷以人類社會新的實踐、新的經驗和新的認識來充實和完善的,否則就有可能“過時”或者成為僵死的教條;要科學地掌握和運用這些原理,就必須把它放在一定的歷史範圍內加以考察。

宋才發: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宋才發教授系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首任院長、二級教授,廣西民族大學特聘“相思湖講席教授”,貴州民族大學特聘教授、民族法學學科團隊領銜人,博士生導師。

既然馬克思主義是發展著的科學,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它同我們所處的歷史時代結合起來,回答時代提出的重大歷史課題。馬克思恩格斯當年所處的時代,是資本主義制度在西歐北美確立其統治地位,並把它的影響擴展到全世界的時代,無產階級革命和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條件還不成熟。因而馬克思主義在當時面臨的歷史課題,主要是教育無產階級認清資本主義的發展趨勢和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組織起來為維護廣大勞動者的利益而鬥爭,為奪取政權創造條件。列寧和毛澤東所處的時代,是資本主義發展到最高階段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他們正確地解決了在20世紀上半葉面臨的歷史課題。但由於各種歷史的原因,他們未能對20世紀下半葉面臨的新課題做出科學的回答。馬克思去世以後一百多年來,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在變化的條件下,如何認識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要對這個新的時代課題做出科學的回答,首先必須擺脫幾十年來在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形成的種種僵化了的錯誤觀念的束縛,跳出一系列認識上的誤區;還必須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科學地總結二戰以後近半個世紀以來社會主義各國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鄧小平說過:“世界形勢日新月異,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很快。現在的一年抵得上過去古老社會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不以新的思想、觀點去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鄧小平緊緊扣住“實事求是”這個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關鍵點,緊密圍繞當代中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時代課題,在新的實踐的基礎上既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見解和新觀點,逐步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鄧小平不是從馬克思主義的本本出發,而是從現時代的迫切需要出發,衝破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的束縛,恢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從而為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化奠定了思想基礎。鄧小平不僅對我國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教訓進行了科學總結,而且對非洲一些國家搞社會主義的嘗試進行了深刻地反思,認識到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不等於深刻地認識了社會主義,也不等於社會主義的本質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到體現,更不等於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到發揮,從而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論,深刻地回答了為什麼要搞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對社會主義漸進發展的歷史進程作了動態的描述。他還在剖析世界各國發展經濟的經驗和各種體制利弊得失的基礎上,發現束縛生產力發展、妨礙社會主義優優越性發揮的最主要原因是過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由此而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為實現中國的第二次革命、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提供了理論依據。在社會主義的基本任務問題上,他從著眼於破壞舊制度變為著眼於建設新制度,重在建設以立為本;在社會主義的發展目標上,從為社會主義建立初步的物質基礎變為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在經濟發展目標上,從注重量的擴張變為注重經濟質量和經濟素質的提高;在政治制度發展上,從著重肯定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優越性變為著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完善社會主義具體政治制度;等等。總之,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突破了傳統觀念和傳統思維模式,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中國化最重大、最系統的新成果,使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達到了新的高度,是當之無愧的“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我們事業的成功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則離不開它的當代化。

宋才發: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造性地開闢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思路。它集中地反映在從“左”傾到正確的轉變,從“固守”到改革的轉變,從“結果”到“過程”的轉變,從“均貧”到“先富——共富”的轉變等諸多方面。他時刻把人民的利益和疾苦放在心頭,總是把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他善於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和契機,極力從中國的現實和當代世界的特點出發去總結新經驗,創造新方法,探索新路子。正是由於他尊重實踐,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我們才在社會主義建設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決策中,制定出了符合國情的路線、方針、政策,適應了當代世界發展的趨勢,使我國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誠如江澤民在闡述鄧小平理論時所指出:“總起來說,這個理論總結近20年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鮮經驗,總結建國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發展成功和失誤的歷史經驗,總結國際經驗,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了新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體系。”這個理論體系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它把毛澤東思想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我們必須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統一全黨的思想和行動。

在社會主義理論發展史上,有過空談未來理想社會而無視現階段發展條件的“左”傾理論,也有過苟且於眼前暫時利益而取消無產階級鬥爭的最終目的的機會主義理論。從理論的邏輯結構上說,他們最大弱點就是對現實條件和未來目的之間的關聯性上缺乏科學的說明,這也是社會主義理論關於無產階級解放一般目的說明中的理論難點。解決這個難點的根本方法論出路,就在於準確地把握科學社會主義創始人的方法論中堅持現實具體性和革命批判性相統一的原則。鄧小平正是基於這一點,根據中國的具體國情特點,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點,提出了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的現階段社會主義本質性的目的,從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發展。概括地說,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對科學社會主義有十大創新和發展:即完整地揭示了經濟文化落後國家實現社會主義的規律;準確地界定了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科學地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深刻地分析了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明確的規範了社會主義社會的所有制結構;重新確立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體制;合理地調整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分配形式;正確地規定了先富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高度評價了科學技術對社會主義發展的強大推動作用;系統地提出了判斷社會主義各項工作是非得失的標準。所有這些,都將為經濟文化不發達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和豐富的實踐借鑑。

宋才發: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跨世紀中國的基本理論。它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其偉大的指導作用和生命活力具有超時空性,不僅對現在而且對未來,都會產生巨大的歷史影響。江澤民指出:“旗幟問題至關緊要。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我們說堅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不動搖,就是高舉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旗幟不動搖。在鄧小平同志逝世後,我們全黨,特別是高級幹部,在這個問題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什麼風險,都不動搖。”“在當代中國,只有這個理論而沒有別的理論能夠解決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如果說19世紀是中華民族衰落的世紀,20世紀是中華民族奮鬥的世紀,那末,21世紀將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振興的世紀。到21世紀中葉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週年的時候,中國將達到第三步戰略目標,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並向更高的目標邁進。要實現這個宏傳目標,就更需要以這個理論為指導,並在新世紀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把它繼續推向前進。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挽救和支撐了社會主義。20世紀下半葉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出現倒退(跌入低谷),美國預言家的“倒骨牌理論”認為:東歐倒蘇聯便倒,蘇聯倒中國也倒。”中國會不會是一張等待倒下去的多米諾骨牌呢?回答是否定的。就在這個千鈞一髮的關鍵時刻,社會主義中國繼續高舉社會主義的旗幟,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的領導下,開創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局面,不僅繼承了20世紀社會主義事業的科學真諦,而且以面向人類文明的廣闊胸懷,在中國大地上為整個社會主義事業的復興進行了一場深刻的社會主義革命。實事求是地說,如果沒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20世紀社會主義的結局恐怕比現在更糟糕。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中國的社會主義挽救了世界社會主義的命運。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不只是20世紀社會主義的重大收穫,不只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它是屬於全人類的、更是社會主義走向21世紀的光輝起點。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指引我們實現新的歷史任務的強大思想武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重要的是要學好鄧小平理論。江澤民明確指出:“在當代中國,堅持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高舉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旗幟,就是真正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旗幟。”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當代化。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在蘇聯模式失敗或垮臺後,社會主義亟待自我完善和創新的歷史關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用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經驗給社會主義注入了新的活力,是世界社會主義發展新階段的最重要標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曾經歷了兩次質的飛躍,當前正面臨著一次更具深遠意義的新飛躍,這就是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創新和當代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其突出代表。目前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正處於低潮時期,儘管時代的性質並沒有根本改變,但時代的內涵卻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種變化雖然沒有排除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種制度的鬥爭,但卻改變著這種“鬥爭”的表現形式。經濟發展能力,解決人類面臨的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質量,成了兩種制度競爭的主要內容和社會主義發展面臨的嚴重挑戰。這是新一輪的龜(社會主義)兔(資本主義)賽跑,“新”就新在兔子始終沒有中途停頓下來睡大覺。因此,社會主義發展模式創新和當代化,勢必以適應這種時代主題變換為出發點,並根據時代發展的新要求來調整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與實踐,這也恰恰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時代意義和歷史價值,並不在於它取代了原蘇聯模式重新樹立了一種供別國模仿或借鑑的樣板,而在於它改變了這種不良風尚,開創了一個使馬克思主義與本國實踐和時代發展要求相結合,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當代化和多樣化的新時期,孕育著社會主義不可戰勝的力量和無窮的發展潛力。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拓寬了新的空間。“社會主義還有沒有希望和前途?”這是蘇聯東歐劇變解體,世界社會主義處於低潮,尤其是在今天資本主義國家出乎意料發展的情況下,歷史和現實向人們提出的一個尖銳問題。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黨中央領導集體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回答是肯定的。江澤民在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報告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只要中國的旗幟不倒,世界上就有1/5的人口在堅持社會主義。我們對社會主義充滿信心。”我們之所以有這樣堅定的信心,就因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以其一系列新理論、新思想開創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把人們對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必須從世界歷史的高度上來思考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不是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能找到一條符合自己國情的振興之路,但是,我們在鄧小平的帶領下找到了,這是國家民族之大幸。如果沒有鄧小平,我們也許還要在迷惘中摸索,付出更多的代價。鄧小平早在1985年高瞻遠矚地說過:“我們的改革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國際範圍內也是一種試驗,我們相信會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對世界上的社會主義事業和不發達國家的發展提供某些經驗。”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成功,必將為廣大不發達國家走向社會主義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為原社會主義國家人民重新選擇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發揮示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