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这四种苦!

卢梭曾说:


“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让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是啊,如果我们处处保护孩子,见不得孩子吃一丁点苦头,那么这个世界会让他更苦。


古人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有远见的父母,会舍得让孩子吃一定的苦,而不会让孩子永远做温室里的花朵。孩子们今天吃的苦,总会为他换来日后的甜。


疫情过后,父母更要让孩子们吃这几种苦。


学习之苦


在微博看到一段话:


“我读的医学,一直很后悔,想换专业,因为太苦太累。

直到疫情发生。

看到医护人员逆流而上,拼劲全力,救国家于水火,救人民于疾患,我被深深震撼。

第一次庆幸自己选择了医学专业,决心再苦再累都要学有所成。”


句句感人肺腑。


为什么要用功读书?


龙应台对儿子说:


“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这个道理,高三的学生小通懂。


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这四种苦!


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早读。家里没有WIFI,他就跟邻居借网,顶着寒风在楼顶上网课。


曾经学习有多苦,将来选择才能有多广。


而疫情让这份选择,又多了一个词:救人救国。


就在前几天,西湖大学于世界领先解读了:新冠病毒如何入侵人体正常细胞。不久,浙江第一批疫苗产生抗体。


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这四种苦!


所有人赞:西湖大学太牛了,中国速度太牛了!


这所大学,有334位博士生在进行学科交叉研究。


他们历经了多少年寒窗苦读,才能在现在与病毒赛跑!


钱穆先生说:“没有理想的吃苦,那是自讨苦吃,有理想的吃苦,才是一种精神。”


有远见的父母,不仅要告诉孩子:学习的当下或许枯燥、乏味、苦闷,但收获喜悦而巨大。


更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引导孩子,激发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感,为了更有意义的追求而学习。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会帮助孩子,将学习之苦转换为追求之乐,会因为责任、热爱与激情,持续自律地投入学习,并将学习贯穿终生。


生活之苦


有个大学生毕业后,每份工作都做不到一个月,不是任务重,就是受不了早起、加班,干什么都觉得太累,太苦。


两年来天天在家打游戏。


面对妈妈的抱怨,他反问:“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


令人心寒。但追根溯源,他说的没错。


不能独立的孩子背后,必然有包办一切、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累的父母。


武志红曾说:“即便孩子一次次强调‘我来,我来’,父母仍然会拒绝,一味替孩子做事。这是对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视而不见。”


第一次努力往前爬,伸手想拿远方的玩具,父母看见就递给孩子,剥夺了孩子通过努力实现目标的快乐,更习惯了以后还未开口,任何需要父母都会代劳。


第一次尝试洗碗,父母抢过来:“别把手弄伤了,你就安心学习,开心地玩,家务活爸妈干。”


这剥夺了孩子享受家务的乐趣、对父母的体谅、对家庭的责任感。


一位英国心理学女博士说: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河南焦作一位10岁的男孩,父母都去了一线防疫。独自在家的他,生活有条不紊。


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这四种苦!


他会做家务,会规划学习,按时起床,认真听课,还会戴着护目镜口罩,独自去超市购物。


舍得孩子吃生活的苦,不必刻意为孩子创造艰苦的环境,却必须放手孩子做他能做的事,允许孩子经历属于他的挫折。


如此,孩子才能领略亲自解决问题的快乐,收获独当一面的自信。


才能在生活之苦中,品尝到成长之乐,成为勇敢坚韧、担当有为的少年。


教养之苦


古语说: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武汉第七医院一位轻症病人,用粗暴蛮横的态度,不断指责护士为什么不去打扫厕所。


这名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刚全力在抢救一名病危患者,才从手术室疲惫走出。


视频曝光后,这位基层官员被革职处理。


网友纷纷评论:“大快人心,他真应该学学环卫工人和3岁浙江小孩,教养天壤之别。”


武汉的一群环卫工人,因为在医院做保洁,被安排到酒店隔离14天。


退房后,酒店发现:整整9间房,干净得不像有人住过!


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这四种苦!


酒店经理哽咽道:


“我太感动了,从没见过退房前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她们做着整个城市最脏最累的活,但她们的心灵却那么美好。”


而浙江省3岁男孩,是被治愈的确诊患者,出院时,在隔离病房外,他向护士阿姨鞠躬致敬。


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这四种苦!


多么有教养的行为!

教养的本质,是对人的体谅与尊重。

是必须教会孩子的处世之道。


清华大学社科院院长彭凯平说:“真正的教养不是在温室里栽培植物,而是帮孩子建立完整的人格,同时教会他们独自面对世界。”


不吃教养之苦的孩子,自由发泄情绪,随意对待他人,享受一时嚣张之乐。


可世界不以孩子为中心,没有教养的孩子,终将会栽大跟头。


培养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就是教会孩子能换位思考,知礼节修养,待他人有恩,会体谅沟通。


这样的孩子,必定受人尊敬,遇事通达。


规则之苦


前段时间,一澳籍华人女子返京后拒隔离外出跑步的新闻上了热搜。


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让孩子吃这四种苦!


当时乃至现在,北京都处在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最前沿。


为了健康安全大环境,入境进京人员应主动配合,积极落实防控责任,自觉在家隔离。

该女子当时不仅不听劝告,还大喊“救命骚扰”。

不吃遵守规则的苦,就要承担不守规则的后果。


视频曝光之后,该女子所在公司拜尔发声明称:经核查,系公司员工,已做辞退处理,立即生效。


不仅如此,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第六十七条等规定,依法注销了该女子工作类居留许可、限期离境。


无视规则,对抗规则,终将承受其带来的后果。


反观一名武汉大学生,“硬核”操作令人钦佩。


离校返家时,他没有任何症状显示被感染,但仍坚持全程戴口罩。


甚至为了不取下口罩,他不喝水,不吃饭。


进门前,全身、行李、手机消毒,进屋后,自行隔离在卧室,不与父母一同吃饭。几天后出现症状的他,住院治疗后痊愈。


与他亲密接触的40多人,竟无一人感染。

遵守规则的过程,被束缚如同受苦。

却保护了身边所有人,也保护了自己不受反复交叉感染。


父母要通过制定规则、坚持履行的方式,让孩子习惯吃规则的苦。

要教会孩子:规则绝不是限制,而是保护。

规则之下,才有真正的自由。


越懂得这个道理的孩子,越具备高度的自律,越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拥有更宽广的未来。


写在最后


海蓝博士说过:”做一个为孩子遮风挡雨的父母很容易,但做一个心上插把刀看着孩子受苦的父母非常不容易。“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把爱藏起来,很多时候都是默默支持,而不是大包大揽。


没有一对父母能对孩子负责一生,我们要早早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只有让孩子吃过苦,有过历练,他们才能羽翼丰满,总有一天,他们将在属于自己的蓝天里展翅翱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