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中國文壇永遠的豐碑

他只讀了三年小學,但卻寫出了引起強烈反響的長篇小說《豔陽天》、《金光大道》,創造了中國文壇前所未有的奇蹟。他就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浩然。

浩然:中國文壇永遠的豐碑

浩然

一、圓了美麗的作家夢

浩然,祖籍河北省寶坻縣單家莊村(今屬天津市),因家庭貧困,父親早年來到唐山開灤趙各莊煤礦當礦工,後舉家落戶。1932年3月25日浩然出生,10歲喪父,隨母投奔薊縣舅父家,唸了三年小學、半年私塾,12歲時喪母。他的童年雖然遭遇了太多的不幸,但卻是個“小書迷”。即使輟學後,依然想方設法讀書。發現村裡納布鞋大嬸夾鞋樣的舊書,他愛不釋手;知道誰家藏書了,他急忙借讀。讀完本村的書,又讀鄰村的書,《三國演義》、《水滸傳》、《東周列國志》等都讀了。

1946年浩然16歲,開始參加革命活動,終於脫離了苦海。革命隊伍中的同志,理想遠大、激情燃燒、精神崇高,對他產生了重要影響,進步明顯,當上兒童團長,加入中國共產黨,調至區委青年團工作。他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文化,進行寫作,一篇又一篇稿件投向報刊,又被陸續退回,但他決不放棄。

新中國成立後,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領導下,英雄的人民正在創造著前所未有的人間奇蹟,新人新事到處湧現,浩然時刻被感動著,讀書、寫作的熱情愈發高漲。1950年10月20日,他的短文《姐姐進步了》終於在《河北青年報》發表,深受鼓舞。1953年,他被調到通縣地委黨校當教育幹事,參加農村合作化運動。1954年,他的兩篇小說習作在《河北日報》文藝副刊發表。他先後被選拔到《河北日報》、北京俄文《友好報》社當記者。他在北京市順義縣焦莊戶村採訪了後來成為《金光大道》主人公的蕭長春原型蕭永順。1956年11月短篇小說《喜鵲登枝》在《北京文藝》發表,1958年首部同名短篇小說集出版。接著,出版了兩部短篇小說集,1959年10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60年赴山東省昌樂縣城關公社東村勞動鍛鍊,1961年調任《紅旗》雜誌編輯。1962年底開始創作多卷長篇小說《豔陽天》,1964年首卷出版。同年10月調入中國作家協會北京分會從事專業創作,先後出版10部短篇小說集、4部兒童文學集、1部散文集。1972年多卷長篇小說《金光大道》出版,1974年中篇小說《西沙兒女》出版。

浩然是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2008年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歲。

浩然:中國文壇永遠的豐碑

《豔陽天》封面

二、畢生踐行了“寫農民,為農民寫”的創作宗旨

浩然長年生活在農村,對農民充滿刻骨銘心的深情,結識了許多農民朋友,畢生堅持了“寫農民,為農民寫”的創作宗旨。

1960年,浩然在山東省昌樂縣城關公社東村擔任黨支部書記期間,帶領全村400名群眾生產自救,渡過難關,與父老鄉親結下生死情誼。白天他忍飢挨餓堅持勞動,耪荒地、搶麥收、護秋坡、修水庫;晚上他熬夜(秋季夜晚還要參加巡邏護秋)寫下了20多個優秀短篇小說。

浩然說:“那時寫東西從不講究什麼場合,田間地頭、推土車架上、糞筐上、場院屋的炕頭上,都能湊合著寫。晚上屋裡那盞小煤油燈經常亮到雞叫頭遍。”

浩然說:“當深夜,我披著月光,漫步在寂靜清爽、飄著米穀香味的場邊上,許多激動過我的事情都展現眼前,許多話語都湧到唇邊,急不可待要向別人傾訴。於是,我把糞簍翻扣在場上,在上面鋪一條麻袋,把保險燈捻亮,就趴在這個‘桌子’上寫開了。……有時為防蚊子叮咬,不得不換上長衣長褲,把袖口紮起來,常常是一寫到半夜,還看了場,一舉兩得。”

《豔陽天》中驚心動魄的大雨中搶救麥垛的情節,就是來自浩然在東村經歷過的真實生活。書中感人至深的農業社飼養員馬老四的原型,就是東村大隊保管員田敬元。

《豔陽天》、《金光大道》的先後問世,為浩然“寫農民,為農民寫”的鴻篇鉅製,震動中國文壇,感染億萬讀者,堪稱家喻戶曉。1973年,被長春電影製片廠改編攝製為電影,產生了極其廣泛的影響。後來,《豔陽天》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豔陽天》通過展示京郊東山塢農業生產合作社麥收前後發生的一系列矛盾衝突,勾勒出壯麗的生活畫卷,精細地刻畫了農民的精神面貌、思想性格,熱情歌頌了在大風大浪中成長起來的新生力量,高調讚美了社會主義祖國的“豔陽天”。小說的情節曲折豐富,結構完整緊湊,人物形象生動傳神,語言樸素曉暢,藝術特色鮮明。

《金光大道》同樣主題重大,以一個農村為縮影,反映了中國廣大農民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領導下,在激烈的階級的鬥爭中,拋棄了幾千年來如同散沙似的個體單幹模式,迅速“組織起來”,初步走上金光大道的輝煌歷史。

浩然創作出版1000萬字、80餘種文學作品,展示了社會主義時代嶄新的風貌,塑造了眾多英雄人物的形象,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被譽為“中國農村近半個世紀的形象畫卷”、“具有史料性、藝術性雙重價值”、“描寫中國農民生活的絕唱”、“在講故事方面沒有人能比得了”等;浩然本人被譽為“中國作品發行量最大的作家”、“浩然正氣為蒼生”等。

浩然:中國文壇永遠的豐碑

《金光大道》封面

二、始終保持了農民的本色

浩然和善、單純、誠實、質樸、本分,不挑吃,不撿穿,不忘本,長期以來好像一位農村生產隊長、或黨支部書記,穿著中山裝,說話靦腆,沒有架子。1973年,浩然終於實現了文學家的理想。著名作家祁淑英回憶:“當時的他大紅大紫了,但永遠沒架子,看上去很慈祥,甚至跟女孩子講話都會先臉紅”、“浩然絕對不是一個逢迎權勢的人,而是一個作風嚴謹、勤奮自律、道德水準高尚的作家。”

《豔陽天》出版後,浩然將1萬元稿費全部交了黨費;《蒼生》出版後,將1500元獎金花在當地敬老院孤寡老人、殘疾人身上,為他們每人定做了新衣裳。新加坡一個財團慷慨出資200萬元要買下他的作品所有版權,被他斷然拒絕。他說:“將來如果有人要改編我的作品,還得到國外去購買版權,那叫什麼事!”後來,一個飲料廠以100萬元的酬金請他做電視廣告,被他婉言謝絕。他說:“我為人的標準是不要有野心,不要有貪心,不要有害人之心。要熱誠待人,厚道而正直。”

浩然的文學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1978前後,他被推入人生低谷,真正瞭解他人品的同志都感到難過。這時,文學界前輩、著名作家冰心說話了:“浩然樹小根深,風搖不動。”

浩然依然筆耕不輟,雷打不動。他說:“我是農民的子孫,誓做他們的忠誠代言人”、“寫農民,為農民寫,是我自覺自願挑起的擔子,我要把這副擔子挑到走不動、爬不動、再也拿不起筆時為止!”

“花開花落,春去春來”,浩然逝世12年了,關於他的作品貶褒不一,但在階級存在的社會里這是正常的。總有一部分人對毛主席時代至今不敢正視,甚至千方百計地企圖徹底否定。浩然的作品是毛主席文藝方針指引下的重大成果,當然也在否定之列,被指責為什麼“為政治服務的產物”、“熱鬧一時的作品”等,但這是徒勞的。因為,浩然的根深深地紮在人民心中;因為,社會主義道路就是人民的金光大道;因為,社會主義江山就是人民的豔陽天。

《豔陽天》永遠豔陽,《金光大道》永遠金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