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的背後是自我孤獨的人生修行之路

孤獨是人的宿命,它基於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世界上一個旋生旋滅的偶然存在,從無中來,又要回到無中去,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夠改變我們的這個命運。

----周國平

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的背後是自我孤獨的人生修行之路

父親又來了,穿一身洗得褪色的白襯衫、灰西褲,腳踏一雙磨得蛻皮的皮涼鞋,肩上斜挎一箇舊書包,左手拿一袋桃子右手提一尾魚,站在門前一臉憨笑,說要來看一看外孫女。我的女兒歡天喜地地衝上前一手搶走那袋鮮紅的桃子自個玩去了。父親把魚養在廚房的水池裡,擦了擦手就奔出來抱著我女兒滿屋子走。

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的背後是自我孤獨的人生修行之路

時已傍晚,父親終於把我女兒放下,說是時候走了。這一次,我把他送到門外,靜靜站在他身後,驀然發現父親的背部早已溼透,後腦勺的頭髮不知從何時起已變得稀疏斑白,背也開始微駝了。我不禁心頭一顫,父親老了。

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的背後是自我孤獨的人生修行之路

此時電梯門緩緩打開,父親走了進去,揮了揮那佈滿顆顆點點淡褐色老人斑的手,呵呵笑著說,不用送了,回屋裡去吧。電梯門緩緩地關上,但父親溫柔可掬又略帶衰老滄桑的笑容卻深深地烙在我的心裡難以忘懷。

我落寞地走回家裡,想起龍應臺在《目送》中觸目驚心的句子:“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的背後是自我孤獨的人生修行之路

青春年少時初讀龍應臺的《目送》,透過溫情憂傷的文字看到作者因父親的逝、母親的老與兒子的離而感到越來越孤獨;人到中年回頭再看《目送》,在幾許感慨、幾番唏噓中卻讀出了自己的內心故事,透過漫漫的光陰歲月終認清了生命的真相與本質。

從前總是討厭父親總給自己定太多的規矩、留太多的牽絆,而當自己也為人母時才深切明白其實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樣,愛孩子如生命。

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的背後是自我孤獨的人生修行之路

此時才多麼渴望可以回到過去與那時還年輕力壯的父親,把心掏出來好好地、愉悅地、輕鬆地聊一回,不再執拗、不再爭吵、不再意氣用事。

終於懂得所謂父母就是不斷對著背影既歡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卻又不敢聲張的人;而父母與子女其實就是一場又一場看著對方背影漸行漸遠的目送。

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的背後是自我孤獨的人生修行之路

米蘭·昆德拉曾說:“遇見是一個開始,離開卻是另一個開始,離開是為了下一個離開。這是一個流行的世界,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在無數次的相遇和離別後,我們會漸漸明白人生中遇而必分的結局。

今天,正直壯年的我目送著日趨年邁的父親離去;明日,青春少艾的女兒就會站在人生的岔口上與我揮手告別。

也許漫過經年,孩子早已紅顏綠鬢、錦瑟年華,作為父母的我們卻霧鬢風鬟、茶靡花開過,我們站在原地,孩子漸行漸遠,只能回眸望他(她),念他(她)千千闕。

在漫漫人生中,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生命中所有悲歡離合、失敗挫折都要一個人獨自經歷品嚐,獨自歷練成長。而父母所能做的就是默默在旁,以溫暖的眼神給予孩子愛的守望,讓孩子滿懷著堅定與希望一步一步走穩腳下的路。

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的背後是自我孤獨的人生修行之路

龍應臺在散文《跌倒》中寫道:“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為智慧必然來自孤獨。”人生就是一場與他人無關的獨自修行,修心、修身、修己,佛說:修行是一條通往我們內心深處最深處的路。在這條孤獨的修行路上不要害怕、不要彷徨,學會放下、隱忍、堅持、包容、淡定、超脫和感恩,坦然接受、淡然化解人生中必經的苦與痛,我們終會在不斷的歷練中收穫到讓自己成長成熟的大歡喜與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