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边路遇回族一家(上)

青海湖边路遇回族一家(上)

1/3 驻足青海湖边

沿着青海湖一路西行,眼见太阳接近了山尖,还没找到住处,油门便加大了一些,突然发现路边停着车,瞟了一眼看到帐篷,估摸着他们也是在这里歇脚的,就踩了刹车,倒了回来停在了路的另一边。本来还想停进草场土路里,看了一眼牌子,乖乖的打了方向盘。

停好车也顾不上看四周了,车边的铁丝压迫出的空间实在憋得难受,远处一家人传来带着青海话的笑声还是能划破湖水的咆哮声回传过来。我生起了炉子,烧着了仅剩不多的柴火煮了一碗差点就没有煮熟的面条,热气腾腾下肚,驱走了饥饿冷风还有孤寂。

空中飘浮着些许的臭味,我一直搞不明白这个是从哪来的,难倒是我踩到牛屎了么。我认真的从脚底到车底给看了一遍,没有啊。哦,对,我刚刚不是因为怕柴火不够给塞了一坨牛屎进去了么,恍然大悟,然来如此,看来牛屎真的能烧诶。

路上的车越来越少了,偶尔跑过一辆。月亮今晚出奇的大,对面的山脉都依然清晰可见,星星就不用说了,但是因为有月亮在,显得暗淡不少。我关上了灯才发现根本不需要灯,围栏里的牛屎都看得清楚,就不必担心踩着牛屎了。路对面的回族一家人也没有动静了,突然安静到能听到牦牛吃草的声音,不时的牦牛嚎叫提醒着我还生活在地球上,不是另外一个世界。钻进帐篷,躺直了睡上一觉也是很难得的。

青海湖边路遇回族一家(上)

2/3 借搭电线

“旺,旺,旺,”大洪的叫声把我吵醒了,大洪是我买的一个门铃,我特意把它设置成狗的叫声,这样比较亲切。我迅速坐了起来,看是不是有人过来了,我担心是一群牛羊过来了,那我的东西不就被蹭的都是牛屎味了。拉开帐篷,高高的太阳直射眼睛,已经这么高了,看来昨天睡的挺好。一个戴着圆草帽的大叔朝远处走去,刚才估计是他过来了,所以大洪才会叫的,我也没有追问。

整理了一下就刷牙洗脸了,我是不着急的,倒了杯热水先顺顺口,唤醒一下胃。

“你好,刚刚走过来有狗的叫声,你是不是养了一个电子狗?”圆草帽大叔走过来说。

“哦,不是什么电子狗,就是一个门铃,我给它设置成狗的叫声了。”我笑着回到,电子狗好像不是看门的,哈哈哈。

“刚过来你还没醒,就没问,我们车电放过了,你这有没有搭电的线?”大叔问到。

“搭电的线有,我给你拿啊。”我转身到车里在车座底下给拔出了没用过的线,看着备这个东西还是能起到作用的,帮别人也可以啊,没白买。

“我先拿过去用一下,等会给你拿过来啊!”圆草帽大叔回到。

“好的好的。”

我朝湖边望过去,另外一个白色小圆帽的大叔正在捡着牛粪,堆起来已经有一米高了,斜靠在身上,这波操作也是可以,待他走到我边上的时候我迎了上去。

“您好,这个能烧的着么?”我边喝水边问到。

“能,好烧,一点就着了。”他蹩脚普通话里掺杂着青海话回到。

“要怎么样的才能烧着呢?”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我继续追问到,因为我的柴火已经烧没了,得赶快补充一下。

“你看这个,白色的才行。”他拿了一个递到我面前。

我看了一眼眼前的白色牛粪,白色了怎么还。原来是时间长了风化风干后纤维里面已经不带水分了,风干后变成了白色。我脑袋像是被敲了一下一样,对啊,牛粪也能烧啊,我还在一路苦苦寻找柴火呢,这茫茫草原的哪里去找柴火,等会儿我准备也捡一袋子。

“哦,这样才行啊,好的,好的,谢谢您。”我再三回到。

待一小杯热水下肚我拿起了篮球,在傍边的车道上玩了起来。出来这么长时间还是第一次碰篮球呢,忙于赶路,忙于看风景,把它给忘了。海拔些许的高,我就慢一点,在适当的加快了奔跑的速度,大口的喘气也不自然的跟了上来。回族一家人那边升起了炊烟,牛粪的威力正式发挥出来。太阳不适宜的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毒,我停下了脚步,大口的喘气可没停下来,些许的胸闷还是能接受的,毕竟这里是青海,我走到车边,一口气喝干了杯子里剩下的温水,那个舒服。

青海湖边路遇回族一家(上)

3/3 被邀请吃早饭

“这个线还给你。”一位带着盖头的阿姨走过来跟我说。

“好的。”我接过线微笑的回到。

“你到我们那边去吃吧。”阿姨接着说到。

“哦,不用,不用,我自己准备了早餐。”我忙回到。

“去吧,那边有吃的,走走走。”阿姨接着邀请到。

“那好,我先把这个放了。”我见阿姨再三邀请,就答应了,嘻嘻嘻。

“你们好,”刚刚走到他们车边上的时候我就轻声的说到。

“你好,你好。”他们也用带着高原味道的普通话回我到。

“你是从哪里人?”一位年长的阿姨坐在车边上问我到。

“我是江西人,来这边玩。”我回到。

“你几个人?”圆帽子的大叔问。

“一个人。”我回着。

“一个人,一个人没意思啊”

。。。。。。。

就在他们一问一答,我再一问一答中了解到他们是青海本地人,门源县的,到西宁的时候从师兄口中得知门源有一个万亩的油菜花,希望有机会去见识一下,这跟婺源的油菜花应该是不同的感觉。此次他们一家从门源出发,到达祁连县后绕青海湖回到门源,而我刚好相反,反着绕青海湖。他们问我怎么一个人出来了,大家一起出来玩比较有意思。我说一个人自由,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他们都忙,我比较闲,争取下次带两个出来流浪。

“喝,不知道你喝的习惯不。”一个年轻的女士递给我一杯茶。

我接过喝了一口,在内地没喝过,这应该是一种草煮了以后放了一点盐。挺好喝的,说不上来的味道,有点像小时候拿一种草煮出来的,在外公家里外公经常会煮,盛夏的时候来上一杯甚是解渴,比什么可乐,红茶来的爽快多了,许多年都没有喝到了,以后喝到的机会也渺茫了吧。

“给,吃饼。”那位年长的阿姨递给我一块白面饼。

我是不知道怎么称呼这种饼的,不过我已经就着老干妈吃了4块了,也算不陌生了吧。接过饼的时候我就定住了,他们给的比我买的要大啊,而且还大了一圈,回想一下当时应该掰掉一半这量就刚好了,但是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吃上了,慢慢吃吧,总能吃完。

茶水还挺好喝,白面饼本来就干,所以水下去的很快。我自己端坐在一旁,听着他们用青海湖聊着天,虽然我听不懂,但是这不妨碍我都听进去了。从他们的脸上我看到了他们对于生活的享受,对于野外就餐的放松。后来在行走的过程中,我经常能看到路旁停着的小车边围坐着带着白色帽子与盖头的回族人,小孩会肆意的奔跑在毯子周围,没有哪位大人会上前制止叫别跑了,嚷着会摔跤的。天性就是被释放的,现在不释放,等待何时,八十多岁再跑么?

(未完待续)

青海湖边路遇回族一家(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