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天一印染廠的盛衰(文

武漢:天一印染廠的盛衰(文/餘新建)

武漢長江之濱,在武昌前進路臨江大道原55號,矗立著幾幢超高層豪華建築一一武漢萬達威斯汀酒店。這裡曾經是武漢市著名的印紡企業舊址一一武漢印染廠。

“武漢印染廠”原名叫“天一印染廠”,建於1957年,這個廠是為發展武漢的紡織印染業專門從上海遷移過來的。從上海轉到武漢的職工有2批共500人。當時負責籌備工作的是國棉一廠抽調出來的“南下"幹部張佩英,後成為“天一”的第一任廠長。

“天一"這個名字取於《周易》,《周易》雲:“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一"即借其名,以壯廠威。

1957年,公私合營時更名為“公私合營天武漢天一印染廠”。“文革"初期又更名為"武漢印染廠"。天一印染廠的建立,改變了武漢沒有印染布匹的歷史。

原武漢天一印染廠廠區面積220畝,改革開放時在三層樓又徵了110畝地。武漢天一印染廠的誕生和發展,帶動了武漢紡織行業的發展,使武漢市的紡織業在清代湖廣總督張之洞開創的基礎上有了一個大的飛躍,與上海、天津齊名,成為全國屈指可數的紡織工業大市。

武漢:天一印染廠的盛衰(文/餘新建)

武漢印染廠從1957年正式開始生產直至80年代中期,逐步成為武漢市的利稅大戶,上交利稅僅次於武漢“南洋菸草”。據資料記截,1984年,全年工業總產值為24021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格計算),若按當年的價格計算也有17525萬元。固定資產總值為4081萬元。職工總人數2568人。其每年上交國家的利稅,每年都在千萬元以上,最高時達到了8000萬元。歷年累積利稅可以建設同等規模的新廠。因此,武漢印染廠在市領導的眼裡,在全市處於一個特別重要的位置。有這樣一個事例可以佐證,武漢印染廠每任命一個廠長都是由武漢市委書記或者是市長親自送到廠裡來的。

1982年,國家從荷蘭進口了一批圓網印花機,專門拔分一套(設備型號RN4型)給武漢印染廠。圓網印花機的特點就是輕型、易操作,這套設備的引進大大提高了印花的速度和質量,成為湖北印染業的一朵奇葩。但新設備的引進,並沒有給這個廠帶來更好的效益,形勢急轉直下,武漢印染廠出現了衰退的跡象。

武漢印染廠從八十年代後期開始走下坡路。關於武漢印染廠為什麼會由盛而衰,由衰而垮?為了弄清原委,我不遺餘力地諮詢過一些“天一”的老職工及在“天一”工作的同學,更查閱過一些資料,歸納起來無非是外、內兩方面的原因。

從外部因素來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以及市場的衝擊,是武漢印染廠走下坡路的主要因素。失去了國家計劃調拔,計劃銷售,財政支持等,使武漢印染廠失去競爭優勢。大的環境和格局帶來的影響是不可逆轉的。

另外,改革開放以後,印染行業開始發展,許多小印染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而這段時期,浙江和廣東的紡織業迅速發展,競爭加劇,內地印染紡織業受到重大沖擊。進入八十年代後期,湖北省的布匹銷售出現了困難,黃石、襄樊等地的產銷大幅下滑,武漢印染廠也未能倖免於難,產銷開始下降。

為解決銷售問題,1984年,武漢印染廠在三層樓專門購置了門面,成立了“武漢印染廠花布貿易中心”。該中心於10月23日正式開業。貿易中心的成立,是“天一印染廠”鼎盛的標誌,也是“天一"由盛而衰的分水嶺。

八十年代未,為適應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為了更好地掌握銷售主動權,又將門市部遷到了漢正街。當時,武漢印染廠還專門把原上海天一老闆平麟伯老先生請回來任廠裡的顧問。但是由於武漢印染廠已無力進行技術革新,競爭力下降,產銷開始出現嚴重下滑。而一些小企業以次充正,低價銷售,更對武漢印染廠的花布銷售造成了很大沖擊。

我曾經到漢正街花布市場進行過考查。武漢印染廠的店鋪門可羅雀,而一些小廠的花布銷售卻十分火爆,究其原因才明瞭。原來,武漢印染廠的花布都是用的高支紗,在生產工藝上,武漢印染廠的花布要經過燒毛、脫脂、蒸煮、去緘等多道工序處理,花布光亮、不褪色,質量好,但成本高,價格也高些,而一些小廠的花布沒有經過這些工藝處理,加之紗支低,因而成本低,價格便宜。在趨利求便宜的心裡驅使下,價高的自然無人問津了。

從1993年開始,我國紡織行業出現連年虧損,1996年虧損額高達106億元,成為國有工業中困難最大、虧損最嚴重的行業。這個時候,國家開始調整產業結構。1997年中央經濟工業會議將紡織行業作為國有企業改革的突破口,提出了"壓綻、減員、扭虧"三大任務。但是,紡織行業的虧損的局面並未能得以扭轉,同時也嚴重影響到印染行業。武漢印染廠在轉型失敗和市場衝擊雙重壓力下,市場銷售大副下滑,出現嚴重虧損。

武漢:天一印染廠的盛衰(文/餘新建)

武漢印染廠由盛而衰除了外部因素,其內部管理不善等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從80年代未開始,武漢印染廠和其它企業一樣開始進行企業改革,大膽任命年輕人擔任廠長。但由於"水土不服",許多改革措施難以對“症",管理出現問題,加之後來走馬燈似換領導,有些領導或好大喜功或能力不濟,或謀取私利,疏於企業管理,沒能抓住時機,提檔轉型,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致使企業最終走向衰敗,最終資不抵債。

2002年12月5日,經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武漢印染廠正式破產,一段輝煌的歷史也由此終結。企業的輝煌已被埋進了歷史的塵埃,同時被捆綁的還有幾代印染工人的命運。

武漢:天一印染廠的盛衰(文/餘新建)

2009年,武漢印染廠開始拆遷,許多在這裡奮鬥了大半輩子、與企業同興衰、共患難的老職工,眼見自己工作過的廠房被拆除,傷心難過地流下了熱淚。

筆者的很多同學高中畢業就進了"天一"工作,把青春都獻給了印染事業,他們的夢想隨著"天一"的拆除而破滅。"天一",承載過他們美好的記憶,同時也成了他們心靈上永遠的傷疤。

有一次在香港路古玩市場,一個姓許的先生買的一箇舊帆布包引起了一位女子的關注,她想讓他轉讓給她,但卻遭到許先生拒絕。因為包上印有"熱烈祝賀武漢印花布貿易中心開業典禮"和“武漢印染廠,1984.10.23"等字樣。這個女子不知是何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是與“天一"有關的人(漢網網友"刀郎正宗收藏"載)。

如今,在武漢印染廠的舊址,萬達威斯汀酒店霓虹燈的光芒取代了曾經輝煌的天一印染廠。以光電子產業為龍頭的武漢現代化企業格局已形成,成為長江中部地區新興產業的明珠。

長江後浪推前浪,企業在更新,社會也在發展。一個國際化、現代化、生態化的武漢也正在崛起。

2020年8月1日(星期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