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苏南苏北养殖差异,给泛兴化地区河蟹养殖带来什么样的思考?

解析苏南苏北养殖差异,给泛兴化地区河蟹养殖带来什么样的思考?

「蟹·塘」对于蟹农来讲,除了家,最有温度的地方就是蟹塘了!

大家好!我是饶小坤,有几天没有更新文章了,前几天到苏南一趟,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东西,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今年超长梅雨天苏北地区水瘪子情况爆发严重,而苏南这种情况却不严重?苏南苏北养殖模式差异可以给泛兴化地区带来哪些养蟹方面的思考?

前些天到常州,宜兴,苏州这些大闸蟹养殖区,给我的感触就是这边大闸蟹的“小精高”养殖模式整体看起来还是很稳定的,苏北地区整体今年空肠水瘪子情况严重,苏南这边几乎感受不到受水瘪子情况影响的氛围,也不是说苏南这边完全没有空肠水瘪子的情况,只是说这种比例很小,没有出现苏北那么大面积爆发的情况!

基于苏南苏北地区目前塘口养殖情况,各地区养殖蟹农心态也不一样,相比于苏北地区今年养殖出现大面积空肠问题不大,苏北养殖蟹农心里都有一些忐忑,担心塘口螃蟹今年要减产,又担心螃蟹行情不会太理想,而这两天在苏南走一趟,感受到苏南这边就更加气定神闲,基本上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两天高温天结束,只要不损蟹,今年挣钱只是挣多挣少的问题!

为何会出现这种差异性?简单点讲其实就是苏南的养殖模式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更强一些,养殖技术更精细,养殖稳定性更高一些,基本不管是风调雨顺还是恶劣天气都可以保证大闸蟹养殖的稳定高产。而泛兴化地区经过这几年的养殖模式改进与发展,也找到了一条适合大面积低成本的养殖模式,但是,我个人觉得还不够完美,风调雨顺的年份,绝大部分人都能养好,一旦,天气恶劣,种种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所以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把苏南苏北的情况分析对比一下,出现问题就得学会分析总结!

解析苏南苏北养殖差异,给泛兴化地区河蟹养殖带来什么样的思考?

我自己本人就在兴化,今年兴化及周边地区空肠比例很大,水瘪子情况比较普遍,所以为何苏南、苏北同样面临长时间梅雨天(可能天气有细微差别,但是,肯定大致相同),结果却不一样呢?结合自己去了不少大闸蟹养殖区,看到过各种各样的塘口情况,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观点,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苏南这边增氧的硬件设施设备普及率以及利用率比苏北要高,苏南“小精高”模式这边普遍增氧设施设备都装好了,基本都是底部增氧,单位面积增氧设施设备功率比苏北高得多,今年刚好超长梅雨天,塘口底部溶氧不足最为普遍,这种特定时间段增氧设施设备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是我觉得一个主要的原因;

2、苏南这边对蟹苗品质的重视程度高于苏北地区,苏南基本养的都是手工挑的规格蟹苗,苏北基本养的都是通货蟹苗,这几年验证下来差异性真的很大,一斤50头左右的规格蟹苗跟一斤90-100头左右的通货蟹苗,哪种蟹苗规格长得大一些?同等条件下肯定是一斤50头左右的规格蟹苗更有优势!你想想为什么同一个蟹苗塘,同样的白籽下塘,同样的环境,同样的人管理,有的蟹苗规格能够长到一斤50头,为什么有的才一斤90-100头?很明显一斤50头的蟹苗在苗塘就比一斤90-100头的蟹苗更具有生存竞争优势,而且手工挑出来的规格蟹苗,大小相差不大,互相残杀的几率也更小一些,统货蟹苗,大小都有,相互残杀肯定也在所难免;

3、苏南这边基本以喂鱼为主,苏北以喂饲料为主,做个简单小实验一把饲料一把鱼同时摆在螃蟹面前,螃蟹肯定先吃鱼,这是生物本性,很多的时候养殖就需要投其所好,顺其自然!当螃蟹受到一定环境胁迫的时候(水质环境恶化,溶氧偏低的情况),很多时候饲料基本已经不吃了,由于鱼的特殊性,而在这个时间点螃蟹还能吃一部分鱼,这个看似很小的影响主要在螃蟹营养积累上面,最终具体体现在螃蟹体质活力上面!这种情况在风调雨顺的年份差异性很小,但是,在今年这种超长梅雨天就放大化了!这里并不是说饲料就不好,饲料原本就是鱼粉、豆粕等原料做成的,如果实打实加的货真价实的原料,那投喂饲料也是可以的,只是饲料厂饲料水太深了,同样的36蛋白饲料,不同饲料厂家差价很大,国内对于饲料这一块监管、检测上面都不完善,根本都没有形成完整的饲料质量监管检测体系,一个厂家一个标准,厂家不同,配方不同,这就导致里面难免有些饲料厂家只顾眼前利益,弄虚作假,浑水摸鱼,各位养蟹人自己需要学会仔细甄别筛选好的优质饲料。

解析苏南苏北养殖差异,给泛兴化地区河蟹养殖带来什么样的思考?

以上是我个人分析总结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之前文章就讲过导致今年螃蟹出现空肠水瘪子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我这里说的肯定也不够全面,但是,这并不影响,只有对比之后才会发现差距,经历了今年对于螃蟹养殖来讲很特殊的一年,相信苏北地区养蟹人在后面的几年里面对今年都会记忆犹新,可以预见的就是苏北地区在来年的大闸蟹养殖中会越来越关注塘口增氧,还有优质蟹苗的选择以及饵料营养投入等这些方面,这几个版块肯定会做出一定程度的改变!具体的可以有一些什么样针对性改变,后面会继续更新文章来梳理!

解析苏南苏北养殖差异,给泛兴化地区河蟹养殖带来什么样的思考?

通过解析苏南苏北养殖差异,能给泛兴化地区大闸蟹养殖带来什么样的危与机?

兴化地区由于养殖面积很大,整个兴化大闸蟹集中上市对螃蟹价格会有一定的冲击,导致很多其他大闸蟹养殖地区前期基本都不卖,都在等兴化地区大闸蟹快要结束才开始卖,其实现实的事情就是收购商在兴化地区大闸蟹大批量上市时都在兴化这边收蟹,兴化大闸蟹量大,可供选择的机会自然也很大,其他面积小的养殖区自然会排在后面!

兴化地区目前走的路线是早上市,对于螃蟹质量要求没有那么高,这也是必然的,上市早就意味着营养积累不够,螃蟹品质特定的时间点肯定会差一点,苏南每年都是在兴化大闸蟹快要结束的时候开始卖,那个时间点大闸蟹基本都生殖洄游上岸了,那个阶段的螃蟹品质自然没得话讲,质量肯定会好很多!

这几年来由于兴化地区卖蟹卖的早,时间早,营养积累时间不够,螃蟹品质不算太好,而且兴化蟹农只要螃蟹能卖掉都会蜂拥而上,好的坏的都一股脑子往市场上送,生怕螃蟹卖不掉,慢慢的兴化地区的大闸蟹名声口碑越来越差,这就很有可能带来危机,当低价与垃圾蟹的标签给兴化大闸蟹贴标之后,对于整个兴化大闸蟹的影响就会很大,尤其是随着后面的养殖成本逐年提高,再跟今年一样又遇到恶劣的养殖气候,这就可能给泛兴化地区大闸蟹养殖带来潜在的危机!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兴化及周边地区大闸蟹养殖户也开始调整思路,也开始关注螃蟹质量的话,也开始注重螃蟹品质,不再那么着急要趁早全部卖掉,愿意增加投资,卖蟹周期也开始拉长,等兴化大闸蟹质量上来之后,慢慢卖,那么可以想象整个全国大闸蟹市场价格都将要受到兴化大闸蟹的影响!因为兴化及周边地区大闸蟹整体养殖体量很大,这种养殖观念目前已经有一部分养殖户开始接受,这种转变有个两三年坚持下来,大闸蟹收购商前期要早上市的尝鲜大闸蟹,兴化及周边地区本来就有,中后期需要高品质大闸蟹,兴化地区也有的话,那么收购商就不需要到别的养殖区去收购大闸蟹了,那么其他养殖区到时候有没有可能也把大闸蟹拖到兴化地区来卖呢?

同时,这种转变也能消除很多人总觉得兴化大闸蟹品质很差的固有印象,其实就是因为兴化地区每年都是早早的卖尝鲜螃蟹,品质肯定也差一点,当兴化有长期而且品质好的螃蟹供应的时候,给人的观念看法就会发生转变,长远来看,适当的养殖模式调整这对于兴化及周边地区大闸蟹发展来讲绝对是一个机遇而且很有战略意义,还能巩固兴化及周边地区在全国大闸蟹市场的龙头地位!


解析苏南苏北养殖差异,给泛兴化地区河蟹养殖带来什么样的思考?

当然以上观点只是个人简单的想法,也许有朋友看似会觉得这种想法很天真,很滑稽,但是我能感受到兴化地区养殖模式上改变已经悄然在开始了,这种改变不仅仅是精养螃蟹上面的改变,也包括虾蟹混养模式上的改变,越是恶劣养殖气候的年份,养蟹行业新陈代谢的速度会更快,亏钱的会加快离场,挣钱的还会不断扩大规模,一个行业发展到最终的结果都是养殖模式越来越稳定,养殖技术越来越完善,养殖最终会趋于一个合理的利润区间。

每个地区面临的情况都不一样,苏南有苏南的优势,苏北有苏北的特点,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完全去照搬一个地区的养殖模式,因为面临的各地区养殖环境、消费市场不一样,反倒更需要多去思考一些真正的底层逻辑,再结合不同地区的养殖环境养殖条件来做出调整,觉得好的对养殖有用的养殖经验肯定值得借鉴。


解析苏南苏北养殖差异,给泛兴化地区河蟹养殖带来什么样的思考?

今年可能延伸而且值得行业思考的问题,大母本推广下来这两三年,大母本有一定的优势这个不需要再去讨论,有养蟹朋友反馈结果是4母、5母作为母本蟹苗稳定性好,规格也可以,而大母本6母、7母及以上规格,在成蟹养殖上稳定性(体质,存活率等)会差,到底是不是这种情况存在,具体的实际养殖反馈结果怎么样?有没有出现母本越大成蟹养殖越不稳定的情况?

有亲身养殖经历验证过的朋友可以私信我你所验证的结果!

一个行业总是在不断地质疑声中曲折向前发展!

解析苏南苏北养殖差异,给泛兴化地区河蟹养殖带来什么样的思考?

好了,我个人喜欢跟大家沟通思维逻辑,按照科学的思维逻辑处理问题,如果逻辑都理不清楚了,那么做事情肯定会比较费劲。


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甚至就是远离都市的河蟹养殖都难以逃脱目前的这种浮躁状态,很多人出现问题,心急如焚,从来不会选择静下心思去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而选择到处去试错或者直接坐以待毙,自然要付出时间还有金钱的代价!


作者 | 饶小坤

图片收集 | 饶小坤

文本编辑 | 饶小坤

头条号 | 鲜蟹渡


声明:任何组织或个人,如转载本文,需注明出处(作者、头条号名称)否则将会视为侵权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