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寫作能力從模仿開始

提高寫作能力從模仿開始

寫作,是思想的表達,其本質仍然是思維和思維方式,而好的思維和思維方式的養成,一定離不開長期的社會實踐、充足的閱讀量、相關的知識貯備,以及建立在三者之上自身的總結、思考與提煉。


寫作真正的功夫遠在寫作之外,寫作水平一定與練筆息息相關。


寫不出東西,可能是平時的練筆少了,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平時思維的少了,不善於從生活中、閱讀中發現問題,進而提煉出經驗、理論,形成自己的觀點和邏輯體系。


思維少了的原因在於讀書和歷練的不夠,沒有足夠幫你分析思考問題的工具(理論、經驗),所以寫作水平不高,終究是一個學習和歷練不夠的問題。


總而言之,寫作的開端是問題意識,帶著問題意識明確方向去搜集資料(生活素材、書本知識),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進行初步的加工整理,形成自己粗淺的觀點,然後進行驗證,初步提煉出自己的觀點結論和邏輯主線。隨著資料的充實、思考的加深,不斷去細化和明確自己的觀點和論據。


問題意識來源於生活、來源於書本,自己工作所遇到的瓶頸、這是問題;兩篇論文截然相反的觀點,其中的爭議之處,一定是問題;通常慣常的習念,仔細思考推敲,通常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寫作和閱讀是分不開的,你讀什麼決定了你寫什麼。


寫作效率和閱讀量是直接掛鉤的。閱讀時,就是在管窺作者想法的同時審視自己文字表達習慣。試著去猜測作者在表達這一想法時為什麼要用這種表達方式,然後反問自己,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不要滿足於看熱鬧,而要看到深層次的東西。


照抄、改寫、仿寫和創作是從閱讀到寫作的四個必經階段。其實前三個過程都是在模仿,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抄襲,如果一個作者能夠參悟到另一個作家的技巧,並且加以運用,那麼基本上就可以創作了。


二、在素材的基礎之上,發現問題,勤于思考,用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腦海中形成腹稿,如果感覺形成不了清晰的主線,那就帶著問題繼續去搜集相關的資料數據(帶有目的的閱讀、實踐)繼續進行思考分析,直到形成比較明瞭,從論點到論據清晰的推論。


老舍從1924年開始創作直至1962年被迫停筆,創作生涯共38年,期間創作出了800多萬字的傳世作品,也就是說他每年至少要寫21萬字,每個月1.7萬字,每天至少500字。不是記流水賬的日記,也不是刷5條100字的段子,而是每天嚴肅創作500字。


天下知名的作家有很多,他們風格不同、人格不同、寫作類型不同,他們不同的地方有很多很多,但有一點是絕對相同的:勤奮。


只靠天賦的作者很難成為大家。文字需要磨礪,用時間一點一點磨去天賦帶給文字的光環,磨出一層溫潤不刺眼的包漿。這就是個積累的過程了。


積累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隨機的,另一種是有目的的。


首先說說隨機的積累,就是多寫,無他。


很多作者都會隨身帶筆和本,看到好的廣告語,記下來,看到好的文案,記下來,看到好的臺詞,記下來,讀到好的片段,記下來,想不通什麼,記下來,想通了什麼,記下來,什麼都沒想,也記下來。不要怕文字的幼稚,這些幼稚的文字往往會為以後的寫作提供很多靈感。


帶本子和比太麻煩?呵呵,不寫作才不麻煩!手機手機是個好東西,既可以打字也可以錄音,還能拍照。為什麼不利用呢?


再說說有目的的訓練。可以用一些常見的場景給自己命題,比如清晨的五分鐘、光腳踩在地上的那感覺、夏天在室外抽菸等等。寫完後推敲每一個字,追求深入淺出的表達。因為這都是些很常見的場景片段,所以這些文字可以直接拿來用在今後的寫作中。


三、轉化練筆。


將所思所想用文字記錄下來,同樣遵循反覆驗證推敲不斷思考修正的辦法,直到文章的問題意識突出、觀點明確、論證充分為止。


練筆本身也是思維的第二次歷練。

  


深入淺出才是好文字的最高境界。林夕的詞可以作為這方面的範例,他用的字都很簡單,極少用生僻或高深的字詞,卻能讓人聽進心裡去。“我也開心飲過酒”一個“也”字,一個“過”字,夠了,剩下的,你自己想。單個的句子不要畫蛇添足,點到即止。


要講故事,首先要找一種可以輕鬆駕馭敘述線索,時間、空間或人物都各有利弊,主要看故事的需要。能完整的講清楚一件事已經不易,如果還能倒敘、插敘和改變人稱,那就更好了。接下來就是拼技巧,形象層中的技巧用得好,意蘊層就更容易被理解。


在描寫某一事物後,加一句議論或抒情就可以很好的增加作品的縱深度,描寫要用隱晦的字眼,而議論要直白,詳略一定要控制好,使標點符號都帶有節奏感。 


長期堅持以上三步。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你的思維和寫作就會形成習慣和反射,速度會相當之快了。


當然,最簡單的辦法,是從合理抄襲和模仿開始。找一篇你比較中意的文章,試著用他的語言、理論、風格、結構寫一篇同樣或者類似的文章。積累到一定程度,你就會形成自己的文風啦。


如何參悟?


靠天賦。


提高寫作能力從模仿開始


提高寫作能力從模仿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