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的决心

唐宪宗即位不久,一次他召见宰相李吉甫,问他说:

“朕初登大宝,施政当以何事为先呢?"

李吉甫目现隐忧,直言道:

“国事千头万绪,但依臣看来,还是以治吏一事最为紧要。

唐宪宗的决心

唐宪宗心中一动,马上说:

“卿之所见,深合朕意,卿不妨详尽道来。"

李吉甫深受鼓舞,于是说:

“陛下雄心万丈,志在实现国家的中兴,可国以人为本,治国必先治吏。

恕臣直言,时下官吏贪污成风,冗员众多,有令不行,这是祸患的根本,不先抓此处,万事休矣。朝廷若不整治他们,焉能成就大事呢?"

唐宪宗被触到了痛处,站起身来,大声说:

“朕志在改革朝政,平服藩镇,确实要从吏治下手啊!若所用非人,再好的策略又有何用呢?"

唐宪宗决心整顿吏治,那些守旧怕事的官员免不了纷纷上谏,他们对唐宪说:

“陛下初立,万事当以稳定为要。吏治有失远非一日,若陛下操之过急,恐事与愿违,反致天下动荡,官吏离心。”

唐宪宗听罢无语,一时犹豫起来。他们说的并非毫无道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不少地方官都以盘剥百姓为事。肃宗、代宗以来,朝廷选授地方官员多不慎重,往往将权力下放到藩郡,任其自选官吏。德宗皇帝深居宫中,宠信权臣,任由他们任用私人,遂使吏治更为败坏。

唐宪宗的决心

李吉甫见唐宪宗有了动摇之心,心急如焚,他反复劝谏说:

“陛下若为了一时之安,自可让那些贪官污吏横行下去,可这终要断送大唐的国运。难道陛下要以江山社稷来换取他们的媚言吗?"

唐宪宗脸色儿变,出语道:

“卿一心为国,直言如此,朕为一国之君,又有何惧!"

自此,唐宪宗方铁下心来,颁布和实行了一系列整顿吏治的具体措施。首先,朝廷提高了州县官的权力,加强州县官任免权限的管理,注意发挥州县官的作用。又明确规定,州县长官的任用,直接从中央有关部门推荐,吏部要“精加考核,必使详实"。废除年终本道节度使巡视检查州县的制度,州刺史不得擅见本道节度使。这样,就加强了中央与州刺史的直接联系,削弱了方镇对州县的控制,在选用人才上掌握了主动权。

其次,朝廷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考查和监督,定期派出使郎官、御史检查地方官治状。且明确要求,使臣所历州县,其官员治状、间里疾苦、水早灾伤,都要一一奏报,如所奏不实,将严加惩处。宪宗还发布敕书,规定观察使、刺史荐举之人,不能担任本州府县令。被荐举官员到任后若有犯罪情况,荐举者要追究连带责任。

唐宪宗的决心

再次,朝廷精兵简政,裁汰冗员,州县可并者并之,吏员可省者省之,人仕的途径可减者减之。

另外,唐宪宗还特别要求各级政府部门提高办事效率,对那些不守职责的人,一经查出,便予以重惩。对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绝不宽贷。

唐宪宗整治吏治的结果,使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唐朝国势重新振兴。

【小结】

能够跻身官场,这样的人都不该小看。他们或许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但他们拍马媚上的功夫也是一种“本事”。管理官吏自古便是一件难事,对他们既不能简单粗暴,又不能放任自流。处置得法,则吏有所畏,政治清明;否则吏治一坏,则百弊丛生,大厦将倾。把治吏当做头等大事来抓,是聪明的统治者的共同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