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非遗“吊洞砂锅”

​​4月14日,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两河吊洞“龚砂锅”作坊内,为欧洲客户定制的“鸳鸯砂锅”完成烧制出炉,交予快递,即将飞赴海外。这是全面复工复产后,“龚砂锅”作坊完成的首笔海外订单。同时,一批传统砂锅、茶壶、烙烤锅等成品先后出炉,不过,这批产品尚不能满足纷至沓来的国内订单。


两河吊洞砂锅,作为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人龚开贵一家的坚持下,不断改进产品结构、创新营销模式,其定制砂锅产品已通过各大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并逐步走向世界。


走向世界的非遗“吊洞砂锅”

为了完成订单生产任务,请来了村里的老师傅帮忙。

非遗+电商 国外订单纷至沓来


龚开贵是泸州市叙永县两河吊洞“龚砂锅”第七代传承人,也是目前四川川南地区唯一采用手工制作砂锅的人。靠着传统技艺,产品不断创新,近年来,“龚砂锅”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今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龚砂锅”的生产计划。年前,泸州本地以及云南威信、镇雄经销商的订单还没有交付。这段时间,电商平台上的订单又开始“打拥堂”,其中还有一些是海外定制产品。


“没有订单着急,有了订单生产不出来更着急。”龚开贵说,吊洞砂锅销路的打开主要来源于网络,几乎每天都有订单。加上周边城市经销商的需求,复产后有些忙不过来。


专门负责“龚砂锅”宣传和销售的龚琴告诉记者,近年来,吊洞砂锅在多家电商平台开了店,除了销售传统产品,个性化订单也不少,有些订单还是来自东南亚和欧美国家。


“春节期间接到的订单中,有不少国外单子。其中,一对来自欧洲的华人夫妇定制了一个‘鸳鸯砂锅’。”龚琴说,这样的产品需要先设计,然后再制作,期间还要同客户反复沟通,不断修改。“一个定制砂锅先后制作两次,耗时比普通砂锅多几倍,制作时还要同时多做几件,烧制好后从中选出品质最好的产品寄给客户。”


走向世界的非遗“吊洞砂锅”

发往欧洲的鸳鸯砂锅


4月14日,欧洲客户的定制砂锅终于交付快递。接下来,还有来自加拿大、缅甸的一些国外订单需要生产。

据龚琴介绍,砂锅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炊具,在各种金属、陶瓷炊具不断涌现的时代,其市场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但出乎意料的是,“龚砂锅”的订单却逐年增多,主要原因得益于两河吊洞砂锅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示范基地。


龚军,两河吊洞砂锅第八代非遗传承人。这些年来,他在父亲龚开贵的言传身教下,不但学会了砂锅的制作技巧,而且不断探索营销方式和创新产品生产工艺。正是有了产品生产和营销上的创新,吊洞砂锅不仅销往全国,还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走向世界的非遗“吊洞砂锅”

砂锅制作从选材到制坯,再到煅烧和出窑,有75道手工工序。

75道工序 坚守全手工制作底线


“疫情期间放假3个多月,导致大量订单堆积,复工后的首要任务是依次完成这些订单。”龚军说,吊洞砂锅始终坚持传统工艺生产,全手工制作才是“龚砂锅”的文化精髓。


订单多,业务好,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吗?


“订单再多也必须保证‘土砂锅’的品质。”在龚军看来,坚持采用传统手工生产,是吊洞砂锅制作的底线。


4月14日,在两河吊洞砂锅生产作坊里,6名工人正在依次备料、配料、踩泥、制坯……生产过程有条不紊,并没有因为生产任务重而显得忙乱。龚军说,要完成订单生产任务,还要依靠村里的老师傅们帮忙。


“以前,吊洞旁边的每家每户都在烧砂锅,现在就剩我一家了。”龚军告诉记者,砂锅制作程序繁琐又很累,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学,但村里有很多老人曾经都是砂锅制作的好手。


据了解,砂锅制作从选材到制坯,再到煅烧和出窑,有75道手工工序。原料上,采用当地特有的白善泥(观音土)手工制作,这种泥土质地细腻,可塑性强。制作好的锅坯经煤火高温烧制后上釉,便成了耐酸碱、保温能力强、透气性能好的砂锅,适用于炖、煮、煨和煲汤等。


走向世界的非遗“吊洞砂锅”

龚开贵检查刚出炉的砂锅

“产品创新+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为保护和传承砂锅烧制技术,让祖传技艺不被现代科技取代,龚开贵早在10多年前就萌发了“产品创新加旅游”的发展模式。


有了新的发展思路,龚军在父亲的带领下潜心摸索,利用传统砂锅制作技术,制作酒杯、酒壶、花瓶等工艺品。在长期生产过程中,龚开贵父子俩不断探索改进砂锅传统生产工艺和流程,改良了砂锅粗糙、刺手的外观,获得市场认可。


为了推广吊洞砂锅,让更多人了解这一非遗项目,龚开贵将砂锅制作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在家里修建了一座展览馆。把家族传承下来的有关砂锅制作的工具、样品陈列展出,再现吊洞砂锅几百年来的发展史。


“坚持产品生产与旅游相结合,游客可以免费参观,喜欢的话还可以现场体验式操作。”龚军说,近年来,各级政府文旅部门对非遗文化传承支持力度非常大,他将在传承两河吊洞砂锅非遗文化的同时,利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示范基地的契机,做好校园研学、亲子体验等项目,结合乡村旅游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川江都市报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