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游体育:被忽视的游泳原则 动力的均匀性

游泳者都了解两项基础原则“减少阻力,增加推进力”对游泳的重要性,所以在游泳时会尽可能地保持身体流线型,并且增大划水或打腿时产生的推进力,但是你可能会忽略另外一项很重要的原则“动力的均匀性”。

只要小时候参加过体育训练(即便不是游泳项目)的人都参加过一种跑步方式叫“变速跑”,如果从A点跑到B点,那么相同的时间要求下变速跑要比匀速跑累的多,这其实就是动力均匀性体现,消耗相同的体能匀速跑更占优势。

中游体育:被忽视的游泳原则 动力的均匀性


蛙泳的游进速度为什么不及自由泳

其实蛙泳的蹬腿动作产生的推进力相当大,但是为什么游起来却很慢?坏就坏在收腿的动作产生的阻力抵消了很多推进力,蹬腿使蛙泳有明显的加速,但是收腿动作又使速度被骤然降低,所以相同时间和距离蛙泳要比自由泳累得多。

而自由泳快的原因一是因其阻力小,另外一点就是两臂交替划水,两腿交替打水,其动力输出持续均匀,所以尽管它的划臂不如蝶泳手的动力大,打腿也不如蛙泳腿的动力大,但是动力持续均匀减速时间少,这两个优势就造就了自由泳“速度之王”的称号。

中游体育:被忽视的游泳原则 动力的均匀性


另外三项泳姿为什么会比自由泳慢

一、我们上文提到过蛙泳的“收腿的阻力会导致减速”。目前波浪式蛙泳技术优于平蛙并不是因为波浪式蛙泳的推进力大于平蛙,而是因为其先收小腿的收腿技术使划手与蹬腿动作间的减速变小,并且上身出水手臂贴水面前伸的方式也使其上身所产生的阻力比平蛙小。但是其阻力再小收完小腿后收大腿所产生的减速也无法避免。

中游体育:被忽视的游泳原则 动力的均匀性


二、蝶泳双臂同时划水的动作产生的推进力虽然大于自由泳,但是双臂同时出水空中移臂时手臂就会失去推进力,这就导致动力出现缩减造成减速。并且由于腿部的第二次下打动作处于手臂出水前,而第一次下打动作出现在手臂临近入水或者入水时,这使蝶泳腿产生的推进力无法补充空中移臂时所出现的失速。

三、仰泳虽然和自由泳最为相似,动力也很均匀,但是手臂的划水动作实际上并不是在身体的正下方划水,这使它的推进力与身体不处在一条直线上,这属于仰泳天生的缺陷,目前的技术难以改善。

中游体育:被忽视的游泳原则 动力的均匀性


四种泳姿怎样游才能使动力更均匀

一、在游波浪式蛙泳时收腿的动作一定要先收小腿,在临近结束时再稍微屈髋收大腿。可能你认为既然收大腿产生阻力,那么只收小腿不收大腿可不可以?答案是不行,虽然不收大腿的阻力更小,但是如果不适当收大腿再蹬腿,蹬腿将难以发力,这会导致蹬腿推进力变小得不偿失。

另外一点是尽量缩短一个动作周期后的滑行时间,使用重叠式配合方式:当双腿夹水到肩部以内时手臂就开始抓水动作,尽量缩短两个动作周期间的减速时间。当然,如果你对速度没有要求只单纯的追求长距离,那么使用滑行式配合方式通过滑行阶段让身体稍做休息也是可以的。

中游体育:被忽视的游泳原则 动力的均匀性


二、蝶泳的失速主要出现在空中移臂阶段,因为技术结构原因,空中移臂阶段不会有腿部的下打参与,那么有很多人会在第二次下打也就是手臂出水前使用较重的打腿使速度峰值增加,从而使移臂时出现的减速下降的没那么严重。

但是通常情况下,第二次打腿因为身体位置的原因它的幅度将会很小,实际产生的推进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而当手臂入水时需要首先做抓水动作,此时手臂也几乎没有推进力,这时的失速会掉到冰点,所以更建议蝶泳在手臂入水时的第一次打腿重打,这样可以尽快恢复速度。

蝶泳的两次打腿更推荐采用一重二轻的打法,如果体能允许采用两次均匀打腿也可以,但是并不推荐使用一轻二重的打法。

中游体育:被忽视的游泳原则 动力的均匀性


单纯计算划次的自由泳伪效率

虽然自由泳动力持续均匀,但是有一种自由泳技术不可取,我前些天出过一个自己25米自由泳两次腿9划的视频,使用的自由泳技术就是一手推水结束后前伸手一直前伸,等到另一只手快入水时再开始抓水划水,虽然看起来效率很高划次也很少,但是移臂时掉速很严重,整体用时较长,所以这种看起来的高效率实际上是一种伪效率,它没有发挥自由泳的天然优势。

中游体育:被忽视的游泳原则 动力的均匀性


当然,如果你对速度没要求,只单纯追求长距离、好看,省力,用这种方式也可以。但是我需要提醒你的是,这种技术水面上看起来轻松飘逸,但是水下的划水可是卯着劲划得,不停的加速,减速,丧失了自由泳速度的均匀性特征。

本文由中游体育原创,每天分享一个游泳小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