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医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下)

梁新永

一代名医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下)

吉良晨太极拳势,周身一家,脚手相随,气韵生动。

吉良晨是一代名医,早年投师晚清御医袁鹤侪,民间世医韩琴轩,伤寒大师陈慎吾,金匮名家宗维新,又深造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研究所和北京中医医院,所以他十分了解人体,通晓经络,深谙丹道,熟悉行气之法,懂得生命科学。

吉良晨是一代大儒,出身晚清旧官吏,幼承庭训,私塾受教,饱读诗书,深研国学。探究溯源,找寻结绳记事之痕迹;穷经皓首,遍览三坟五典之卷轶。所以广学博识,意境高远,见解独到,著作等身。

吉良晨更是一代武学大家,因他以医行世,不以武显,故其精湛技艺,知者不多。其悬壶济世之事迹多有耳闻,而技惊四座之才艺却很少目见。实际上古往今来,一个真正的武者,一个怀揣盖世武功的侠客,一个云深不知处的高人,大多深藏不露,敛迹遁形。

一代名医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下)

1980年在北京东单体育场与太极拳名家吴图南先生合影。

吉良晨不负韶华,悄然走上行武之路,当始于民国初年。师叔列拜八卦掌名家马贵为师习练八卦掌。马贵,字世卿,河北省涞水县人。江湖人称“木马”,以其经营永义木器厂而得名。他与董海川的另一弟子马维骐齐名,时称“煤马”,河北定兴人。也是在北京城东开设煤场而得名,其煤场号曰维记德。京城武界并称二人为“二马”,名噪一时。

马贵是尹派八卦掌的重要代表人物,身虽矮小而两臂过膝,精通点穴,长于技击。善使判官笔、七星杆、子午鸳鸯钺等独门兵器,名重京城。马贵一派八卦掌在转掌时有手戴泥模的独特功法,我在师叔书房内曾经看到过,泥模上还刷有银粉,亦曾详细询之,确乎与众不同。

一代名医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下)

吉良晨太极拳势,架势工整,动中寓静,劲意十足。

师叔后来追随南派形意拳买氏一脉,为其四代传人。买壮图(1829-1892)是晚清南派形意拳(心意六合拳)大师,师从马学礼传人李政之徒张聚,在形意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马学礼师从曹继武,曹继武承袭心意拳创始人姬际可衣钵。马学礼传艺,只传回,不传汉。买壮图是回族,河南鲁山县人,所以马学礼将其收在门下,成为河南形意拳(心意六合拳)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买壮图传普云,普云传悟真和蓝武贵。吉良晨十四岁追随少林禅宗和尚悟真学习南派形意拳,十七岁时又拜在蓝武贵门下继续深造,悉获真谛。师叔十分敬重蓝武贵师爷,逢年过节,携妇将稚,登门拜访,三子吉仲龄至今犹记往事于怀。

一代名医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下)

买氏形意拳第三代传人蓝武贵。

师叔吉良晨自幼习武,七岁即开始练功,但其以武名世却缘于带艺投师于杨式太极拳北派重要传人崔毅士门下之后。吉良晨师叔1951年末正式递贴,在崔毅士门下受业,成为入室弟子。师叔潜心研究杨氏太极拳法凡五十余载,为露蝉门下五代弟子,承前启后,艺臻化境。

崔毅士师爷一生所授门徒颇众,载入谱系者依序为:和西青、吴文考、吉良晨、杨俊峰、刘高明、张海涛、殷建尼、白志铭、韩敏英、杜星填、王永祯、马祥麟、李鸿、黄永德、沈德丰、崔彬、邱佩如、孙正、方宁、李连生、陈连宝、曹彦章以及朦茂桐、朱习之、王守礼、姜焕亭、张家驹、崔少卿、钮心玉、杨乐安、宋條三、陈志强、于家岚、陈雷等。

一代名医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下)

1982年在北京市体校与电影少林寺导演张鑫炎、主要演员李连杰合影。

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我的恩师和西青先生。恩师和西青是第一个进入师门的弟子,早在1938年即忝列崔毅士先生门墙,与师爷十分投缘。1935年,崔毅士师爷随杨澄甫南下授拳,开辟基业。未及一年,杨澄甫公即染病返沪。1936年,一代杨门之后功夫虽已阶及神明,惜天不假年,正值拳艺巅峰即溘然辞世。崔师爷敬师如父,蓄须戴孝,漂泊辗转之际与我的师父和西青相遇,师徒二人性相近,意相投,情相合,六载时光,同榻而卧,师徒情谊,由此可知。恩师常与我讲起当年与崔师爷相处的难忘时光,真是情同父子。崔师爷一身技艺,只要想学,无不相授,除非不会。师父每谈及此,总是唏嘘不已,感慨万端。和西青是杨门太极崔毅士一脉的开山大弟子,也是开西北兰州公开传播内功拳之先河的第一人。1944年,和西青随师绕道山西返回京城,并助师纾困,经营永年刀麻聚厂(亦即建筑材料厂,原址北京东安门大街57号),从而支撑生计,专事武业。其后,崔师爷所收弟子当在1945年以后。

一代名医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下)

崔毅士太极拳势,气顺劲达,神气饱满,气派非凡。

依序载入崔毅士拳门谱系的弟子各个才俊,俱怀本事,传承技艺,不辱师门。武林中人谈及崔门弟子时常有“四善”之说。和西青善功,吉良晨善推,殷建尼善打,刘高明善拳。和西青的功夫和武林故事早在五十年代就名噪一时,并以开创性的业绩奠定了在西北的武学地位。殷建尼虽然大多练拳至第一个十字手即至,但深谙崔门松沉之要,与之试艺较技者无不心悦诚服。刘高明所练崔门杨式太极拳简直就是美轮美奂的艺术,一九七九年被北京体育学院以纪录片的形式录入各式太极拳体系,成为教科书一样的范本。吉良晨的推手功夫只能用出神入化来形容,他从不以搭手即飞为能事,而是引化于无形,往往让对手瞬间失重而不明就里。

一代名医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下)

1972年在北京与太极拳弟子合影。前排右一,棋圣聂卫平。 前排正中,吉良晨先生。后排右二,围棋国手吴菘苼

吉良晨师叔结缘杨门崔派太极还有一段流传门内和武林的动人故事。吉良晨师叔年轻时就有以天下苍生福祉为己任的抱负,弱冠悬壶,敢医敢言。师爷崔毅士夫人,久病在床,高烧不退,大便不下已逾十数日,妻命堪忧。师叔自告奋勇,自拟处方,亲理汤药,因为脉诊无误,药到病除,师爷感其诚,叹其技,更觉后生可畏,人才难得,当即将其收为入室弟子,授以太极剑等门内不轻易传授之技艺,同时也成就了露禅门下崔派太极一位难得的五代传人。国医敢医,国士敢言,师叔才识过人,由此可见一斑。

一代名医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下)

吉良晨演示行气功法,精气充盈,神采斐然。

吉良晨师叔一向认为,太极拳锻炼的至高境界,不是操练肌表筋骨皮的下乘法,亦不是攻防技能搏击的中乘法,而是身心合一养身长寿的上乘法。我在与师叔的多次会晤中不止一次聆听到关于这一观点的陈述,而且每次总要引述师祖张三丰的教诲:“欲令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同时常以崔颢之诗示人:“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一代名医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下)

吉良晨先生墨迹。

长生可学,不死难求。太极拳作为寓健身、修身、防身于一体的中华国粹,已然风行海内。太极拳之所以能养生、延寿、益智,吉良晨师叔从武医结合的角度,进行了精辟的阐释:一是因为太极拳大多采用腹式呼吸,扩大了肺活量 ;二是气达四梢,强化了血液循环功能;三是汗腺通畅,保证了新陈代谢;四是对称运动,弥补了人体功能后天不足;五是用意不用力、提高了神经系统的敏感度;六是运动适度,保持了人体功能的中和态;七是长气致柔,延缓了骨质、关节、韧带的老化;八是松、静、空、灵,陶冶了超凡脱俗的心境。

吉良晨师叔始而以武济医,继而以医名世,最终武医并举,闻鸡晨舞剑,秉烛夜读书,践行了一代名医的文武之道。

一代名医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下)

崔毅士太极拳势。松肩沉肘挡四面,钢鞭一击追人魂。

梁新永,文化学者,职业经理人,兰州大学客座研究员。杨露禅门下崔毅士一脉嫡系代表和西青先生入室弟子,非物质文化遗产静功缠丝太极拳传承人。

一代名医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下)

吉良晨先生墨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