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宇宙最神秘的面纱 原创:小宇宙科学哲学

无论是从“大爆炸宇宙论”中的宇宙创生开始,还是从现在客观存在的宇宙万物来说,最基本、最原始、最普遍、永恒存在的客观自然现象就是物质的热现象和磁现象,这两种现象是其它一切现象的本源,其它任何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甚至于人类或者外星人主观发明创造、劳动实践所形成的实体物质都不能脱离这两种现象而单独存在。只有揭开宇宙最神秘的面纱,才能找到宇宙大统一理论。可以说没有物质的热现象和磁现象,宇宙就不可能存在,万事万物也都不可能存在。


揭开宇宙最神秘的面纱 原创:小宇宙科学哲学


那什么是热现象?自然界中与物体冷热程度(温度)有关的现象称为热现象。人对冷和热会产生生理上的感觉,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人感觉热;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人感觉冷。但温度并不热,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利用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说物体吸热和放热,这里的热指的是能量。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热可以转变为功,功也可以转变为热,消耗一定的功必产生一定的热,一定的热消失时,也必产生一定的功。热现象包括热辐射、热传递、热耗散、热渗透、热对流、热转换等。


揭开宇宙最神秘的面纱 原创:小宇宙科学哲学


而什么又是磁现象?自然界中与磁体磁场有关的现象称为磁现象。磁体能够吸引钢铁一类的物质。磁体两端吸引钢铁的能力最强,这两个部位叫做磁极。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例如悬吊着的磁针,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南极,又叫S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北极,又叫N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磁现象包括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物体及物质的磁场特性。


揭开宇宙最神秘的面纱 原创:小宇宙科学哲学


为什么说物质的热现象和磁现象是最基本、最原始的客观自然现象?这里就从“大爆炸宇宙论”展开说起。“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假说提出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大爆炸宇宙论”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而这个过程就是热现象中的热耗散。致密炽热物质通过爆炸,物质携带着热量一起扩散分布到宇宙中,这就是宇宙创生的开始。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该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是伽莫夫。1946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大约14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但是宇宙创生以后,产生的星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等,都在围绕更大的天体自转和公转,这说明一定是具有一种最原始、最基本的力在起作用。而磁场力在所有的基本力中是具有超距作用的,这也正好印证了现在的宇宙大磁场的存在。因为宇宙中所有的光、射线、电磁波、喷流以及超距作用力等都是通过磁场传递的,由此可以推断,浩瀚的宇宙之中到处都分布着磁场,而且必然存在原始磁体和磁场,从而说明大爆炸的致密炽热物质就是原始磁体物质。


揭开宇宙最神秘的面纱 原创:小宇宙科学哲学


为什么说物质的热现象和磁现象是最普遍、永恒存在的客观自然现象呢?因为原子和分子的热运动永不停息,所以宇宙空间温度无处不在,就连太空也存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温度是-270.15℃,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所遗留下的布满整个宇宙空间的热辐射,反映的是宇宙年龄在只有38万年时的状况,其值为接近绝对零度的3K。热现象从物态变化方面来说包括: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等。这些热现象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关系密切。物质的磁性不但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多种多样的,并因此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近自我们的身体和周边的物质,远至各种星体和星际中的物质,微观世界的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宏观世界的各种物质材料,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磁性。从而说明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所以把宇宙空间磁场的这种分布称为宇宙磁海。所有不具有磁性的物质在整个宇宙磁海中也会被磁化,这就是宇宙磁场的普遍性原理。即使地球毁灭了,人类消亡了,物质的热现象和磁现象依然会存在,而且会永恒存在,它们不会随着任何物体或者物质的运动变化而消失。


揭开宇宙最神秘的面纱 原创:小宇宙科学哲学


有人要问:“引力难道不是最基本、最原始、最普遍、永恒存在的客观自然现象吗?”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指出引力是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和距离有关,而与物体所在空间的性质、是否受到其他外力等因素无关,但是对为什么会产生引力目前没有解释。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星体间或其附近空间才有意义,这样一方面指出行星围绕太阳公转是万有引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星体间的引力与是否受到其他外力等因素无关,这是完全矛盾的。因为行星围绕太阳公转本身就是受到两者间合力的影响,如果只有引力作用,行星和太阳之间只会靠近,不可能远离,而实际上行星在远离和逃逸太阳。1894年,德国天文学家西利格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命题:若假定在无限宇宙中到处都均匀分布着不动的恒星,万有引力定律在宇宙中若普遍适用,那么天体受到的引力将是无限大,它们在瞬时间会被撕裂粉碎或是有无限大的加速度。但实际并非如此。这种矛盾称为西利格佯谬,也称为引力佯谬。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在引力场中,时空的性质是由物体的“质量”分布决定的,物体“质量”的分布状况使时空性质变得不均匀,引起了时空的弯曲,也就是说,物质密度越大的地方,曲率也就越大,是“时空曲率”产生了引力。当光线经过一些“大质量”的天体时,它的路线是弯曲的,它将沿着“大质量”物体所形成的“时空曲面”前进,就像放在软床上的重球使床面弯曲一样。那么物体的“质量”分布又是由什么决定和引起的,即使重球使软床面弯曲,还是重球所受重力的作用呀,而重力产生的原因呢?所以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没有阐明引力产生的真实原因。按照牛顿的万有引力可以推断地心的向心力和重力为零,即万有引力为零,而地心相对于星球的自转来说是没有转动的,从而可以说明星球的自转是产生万有引力的真实原因,那么星球的自转又是如何引起的?且看以下实验:

实验人:卢山 实验助手:赤壁市一中实验班高三(4)卢婷

目的:观察磁磁驱动,即磁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器材:蹄形磁铁一个、支架一个、大小相同的圆磁珠两个、轨道线两根等。

操作:1.按图安装,摆放实验器材。(如图1)


揭开宇宙最神秘的面纱 原创:小宇宙科学哲学


图1实验器材安装摆放和操作

2.转动磁铁,观察圆磁珠的运动状态。(如图1)

3 实验系统及现象描述

圆磁珠随磁铁的转动而转动,并缓慢围绕磁铁作不规则的圆周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与转动的磁铁同向。当停止转动磁铁以后,圆磁珠随磁铁的静止而静止。圆磁珠转动时指南针不受影响,说明圆磁珠转动磁场与转动轴平行;圆磁珠转动时指南针受影响转动,说明圆磁珠转动磁场与转动轴垂直。(如图2)


揭开宇宙最神秘的面纱 原创:小宇宙科学哲学


图2圆磁珠在转动时指南针的方向

4.结论:磁磁驱动的核心思想是:运动变化的强磁感应磁体形成的变化涡旋磁场可以激发固有磁场的受力磁体的自转和公转,这就表现为磁体与磁体间的作用力做功,包括自转力和公转力。具有强磁感应变化运动的磁体与具有固有磁场的磁体发生相对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与转动磁铁的方向一致。转动的磁铁与圆磁珠在同一个平面里转动,这与星系的旋涡结构一致。在天体运行中,行星围绕太阳自转和公转,就是磁体与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产生的,或者说是磁场做功产生的。当转动磁铁的磁力线与圆磁珠的磁力线相交叠合时,方向同向就相吸,方向相反就相斥,这说明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必定存在的近日点和远日点。这些都充分说明万有引力实质就是磁现象产生的。


揭开宇宙最神秘的面纱 原创:小宇宙科学哲学


也有人会问:“电现象难道不是最基本、最原始、最普遍、永恒存在的客观自然现象吗?”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负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吸引或排斥力遵从库仑定律。我们再来看看磁场的基本作用,它的作用是:磁场是传递磁作用的一种特殊物质,磁体和磁体间、磁体和通电导体间、通电导体和通电导体间的力的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这说明电现象也跟磁现象有关。


揭开宇宙最神秘的面纱 原创:小宇宙科学哲学


还有人会问:“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怎么就不是最基本、最原始、最普遍、永恒存在的客观自然现象?”因为强弱相互作用力都是物质在微粒下的一种短程力,并且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产生。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强弱相互作用力普遍存在,那么所有的生物将不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