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和张飞动不动自称自己常山赵子龙和燕人张翼德,合乎礼仪吗?

用户95494219469


赵云和张飞倒是没有动不动就自称自己为常山赵子龙、燕人张翼德,但在某些场合特别敌我两方作战时,常自称自己是常山赵子龙和燕人张翼德,这是是合乎礼仪的。

《三国演义》中赵云自称常山赵子龙起码有四次之多:

第一次是长坂坡之战时赵云反复冲杀,引起了曹操的注意,曹操让曹洪去探探此人是谁?曹洪这时骑马下山,在赵云的军队前大叫问道:“军中战将可留姓名!”赵云这时大声喝道:我是常山赵子龙,认识不认识? 第二次是在赤壁之战的时候,诸葛亮预先安排赵云来相接,徐盛见前船无蓬,只顾赶来。赵云拈弓搭箭,立于船尾大叫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奉命特来接军师。你如何来追赶?本特一箭射死你来,显得两家失了和气——教你知我手段!” 第三次是周瑜、程普径到南郡城下,见旌旗布满,敌楼上一将叫曰:都督少罪!吾奉军师将令,已取城了。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第四次,赤壁之战之后趁机攻取零陵郡,邢道荣舍命冲过,前面一员大将,拦住去路,大叫:认得常山赵子龙否?邢道荣料敌不过,又无处奔走,只得下马请降。

《三国演义》中张飞自称燕人张翼德起码也有四次之多:

张飞在大闹长坂桥时,就连续说了两次,第一次是厉声大喝:“我是燕人张翼德,我在此看看,谁敢与我比试比试,决一死战,上前来!”声音洪亮得如巨雷临头,曹军听了,个个都瑟瑟发抖,场面十分惊悚。话刚说完,张飞怒瞪着眼,一会又发出洪雷般的吼叫,第二次大声喝道:我是燕人张翼德!谁要上前挑战?曹操见张飞气势如虹,丝毫没有畏惧的情绪,倒是他自己,打起了退兵的念头。葭萌关大战马超时他又自称了两次:张飞曰:原来马超不是这崽子,你快回去!你绝不是我的对手,你只管把马超叫来,告诉他我燕人张翼德在此!马超闻讯前来,这时张飞手持长枪,踢马出前,喊道:认识我燕人张翼德否?

古人在自称的时候,都是“称名不称字”的,赵云、张飞何以自称“赵子龙”“张翼德”呢?

第一个原因:汉末三国那时,人们通常都是单“名”而双“字”。单“名”就很容易出现重名现象,尽管汉末三国那时的人口不多,但是单“名”还是很容易出现重”名”的,而“字”通常都是双“字”,重“字”的概率就会少得多。第二个原因:在当时情况下,“字”的影响力比“名”的影响力大,称“字”就比称“名”更容易为陌生人所知。称“名”通常是小范围内使用的,只是在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自称时使用;而“字”使用的范围要更广、更普遍。也就是说在当时“赵子龙”比“赵云”、“张翼德”比“张飞”更为人熟知。

张飞自称“张翼德”那是用於两军叫阵时,是在陌生的情境下介绍自己。那么报出“张翼德”这个称呼,显然比报出“张飞”的效果来的更有效,赵云在战场上常自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是如此。

这种自称“字”的场合在书中也都只用於在两军叫阵时,而在熟悉的情境下,他们还都是自称“名”的。


侃史聊世


不合乎礼仪,古人很少自称“表字”。表字一般都是别人对本人进行的称呼,表示尊敬之意。

常山赵子龙、燕人张翼德,这种称呼都是明朝时期演义小说中出现的称呼。因为演义小说的主要受众是底层的平民百姓,而在当时赵子龙、张翼德这些称呼在民间已经深入人心,在老百姓口中是争相传颂,所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更愿意称呼赵云、张飞二人的表字。

常山、燕人主要表示的是赵云、张飞二人的籍贯,古人对籍贯非常看重。尤其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录取对籍贯有严格的要求,让人们更加重视籍贯。同时,赵云、张飞按照籍贯属于如今河北省正定、涿州的人氏,这两个地方属于古代燕赵之地,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送董邵南序》中曾经说道“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尤其在长坂坡、当阳桥这种关键场合,大呼“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吾乃燕人张翼德也”更加引起观众(读者)共鸣。

其实归根到底,“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这种豪言壮语不是喊给曹军听的,而是喊给观众(读者)们听的。至于合理不合理,观众(读者)能够接受就是最合理的了。


安定郡小书生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与张飞常自称字,貌似明显不符合礼仪中“自称称名、他称称字”的名字用法。

古代自称称字,往往见于某人因避讳需要而改字为名。

所以,古人如自称字,等同今人见面时自称“老子”,令人反感。但在不少戏曲或影视剧中,此类常识性错误极为常见,只能归罪于编剧的无知。京剧《曹操与杨修》非常好,却出现曹操对妻子“曹孟德志在安天下”的奇葩唱词。电视剧《戚继光》中,戚继光居然对上司胡宗宪自称“戚元任”,令人无语。

但是,赵云与张飞自称字却例外:他们自称字时的情景,全是面对强敌之时,具有蔑视对手的豪情壮志,用得恰如其分!尤其是长坂坡、当阳桥,他俩都面对曹军大喊,可分别理解为“老子就是常山赵云”和“老子是燕人张飞!”

所以,赵云和张飞面对强敌自称字,是特殊环境下的自称,并不违反礼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