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封建,啥是封建?怎麼封?又建了啥?

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中國人提起封建,大都不自覺的和僵化、落後、專制聯繫起來,於是便有了“封建迷信”、“封建專制”、“封建遺毒”。迷信不對,專制不行,遺毒要除,這三個事物是要不得的,是不好的東西,但是“封建”本身是中性和客觀的,我們要正確認識“封建”。

封建封建,啥是封建?怎麼封?又建了啥?

故事還要從三千多年以前說起,那一天周武王姬發站在火光閃耀的鹿臺上,那火是紂王放的,紂王在商朝滅亡前夜自焚而死。那熊熊火光象徵著周的勢力如日中天,姬發卻高興不起來,牧野之戰的場景歷歷在目,殷商的遺民該如何處理,功勳臣子該如何安置,友邦部落該如何犒賞,面對著自己親手打下的江山,姬發一籌莫展。

封建封建,啥是封建?怎麼封?又建了啥?

影視作品中的武王姬發


問題產生辦法,矛盾催生創新。

一系列的問題雖然棘手,但卻難不倒姬發和姬發背後的智囊們。開會商討,敲定方案。

方案就兩個字——封建。

封是分封,就是分土地,分資源,當然,還得考慮到殷商遺民的利益,畢竟滅國不滅祀。

建即修建,就是建邦國,劃人口,不過,那時候地廣人稀,再怎麼建也建不出“北上廣”來。

於是,姬發便封紂王的兒子武賡於殷,繼續統治著殷商遺民。為防止殷商叛變,姬發又在殷的周圍封了自己三個兄弟來監視武賡:封管叔建邶,封蔡叔建鄘,封管叔建衛,史稱三監。這樣似乎還不夠,功臣們還沒有分到蛋糕,於是又封周公旦於魯(今河南魯山),封召公奭(讀如“是”)於燕(今河南郾城),封太公望於齊(也在今河南境內)。

封建封建,啥是封建?怎麼封?又建了啥?

姜太公

周王朝就這樣完成了第一次大封建,封土建邦,諸侯們和殷商遺民得到不錯的待遇,作為回報,他們要承認周王朝政權,臣服於周天子,即所謂天下共主。姬發擔心的問題似乎得到了解決,在他還在世的日子裡一切似乎都很正常。我們往往說似乎正常,也就是說可能還會出問題。

事實是姬發一去世,天下就出事了,而且是大事。姬發去世後,兒子成王繼位,周公旦攝政。管叔那個傢伙,也就是武王的弟弟,封到邶的那傢伙不瞭解周公的苦心,心裡不服氣,殷民之主武賡的心也早就不安分,於是三監聯合武賡發起了叛亂,史稱

三監之亂,又稱管蔡之亂。叛亂最終被周公平定,管叔、武賡被殺,蔡叔被流放,霍叔削為民。

封建封建,啥是封建?怎麼封?又建了啥?

周公畫像

天下重定意味著權力和資源又要再次洗牌。第二次封與建開始了,封周公旦之子伯禽於魯(今山東曲阜);封太公望之子丁公於齊;封康叔於衛,統領部分殷商遺民;封紂王之兄微子啟於宋;封唐叔於晉;封蔡仲於蔡;又在洛邑建東都。這是周朝歷史上第二次大封建,周公平叛與第二次封建,都使周朝的領土完成了東擴。

事實上,封與建是周朝立國之初不得不採取的一種制度,這種制度直到秦朝才被郡縣制所取代,後人對封建二字的壞印象可能是源自近代,近代中國積貧積弱的時候,很多人認為那時中國的落後是從古流傳下來的制度和思想導致的,封建變成了“落後”“專制”“教條”“僵化”甚至是“剝削”的代名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