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預告片引發的全球熱議,電影《花木蘭》究竟有何魅力?

千禧年後,財大氣粗的迪士尼收購了諸如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和二十世紀福克斯等諸多的娛樂公司。通過這種方式不斷的擴充著自己的影響力。

當然,除了不斷擴大的商業版圖,迪士尼在自己傳統電影的製作上,並沒有放鬆,不斷推出全新的原創動畫電影,還將原有的經典角色逐個的真人電影化。例如早年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大賺特賺的《美女與野獸》,還有不久前上映的《阿拉丁》等等。嚐到甜頭後的迪士尼在動畫真人化的道路上樂此不疲。

一部預告片引發的全球熱議,電影《花木蘭》究竟有何魅力?

真人電影《花木蘭》北美定檔,首款預告片隨之發佈,這本是迪士尼電影帝國的一次“常規操作”。但卻迅速登上了全球熱搜榜,更是引發了激烈的討論。雖然同是熱議,但中外影迷對待預告片所展示出的態度卻是大不相同。西方網友更多的是期待與讚揚,而國內網友們卻在評價時表示出了更多的質疑。

那麼,能夠引起全球熱議的《花木蘭》究竟有怎樣的魅力?又是什麼讓它在國內外受到如此不同的待遇呢?

一部預告片引發的全球熱議,電影《花木蘭》究竟有何魅力?

“木蘭”的知名度

花木蘭作為古代傳說中的巾幗女英雄,有關其事蹟最早的記載,源於南北朝時期的敘事詩——《木蘭辭》(又名:木蘭詩)。也就是人教版課本上的“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即便歷史上是否真的有過“木蘭”其人已然無法考證,但將其視作土生土長的中國民俗人物並不為過。

生活在國內的我們,在不經意間很容易就能獲取並接受到有關花木蘭的各種信息。口口相傳也好,文藝作品也罷,這位“安能辨我是雌雄”的奇女子,在潛移默化中,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木蘭”可以說是華人圈中的一位文化名人,知名度自不用說。

而就大多數西方人來說,他們對於花木蘭的認知與瞭解,更多的是來自1998年迪士尼出品的動畫電影《花木蘭》。影片憑藉其出色的品質和不俗的表現力,在當時取得三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一時間風靡歐美。

一部預告片引發的全球熱議,電影《花木蘭》究竟有何魅力?

也正是這部電影,讓“木蘭”這個中國的傳統人物形象,映入了眾多西方人的眼簾。此後,花木蘭更是代表著中國文化成為了迪士尼王國中的首位華裔公主,並深受人們喜愛。

時隔二十年,迪士尼將花木蘭電影真人化提上日程。最終制作完成並定檔北美,這才有了前不久花木蘭的首款預告片。

但僅僅因為花木蘭是中外皆具“知名度”的人物形象,就能憑藉一部預告片佔據全球熱度榜單?當然不會。下面就從木蘭的形象、意義以及爭議,來探討電影《花木蘭》究竟有著怎樣的話題性與影響力。

一部預告片引發的全球熱議,電影《花木蘭》究竟有何魅力?

“木蘭”的形象

剛剛提到,身處國內外不同環境下的人,認知花木蘭的渠道是截然不同的。生活在國內的我們,更多是在潛移默化中瞭解花木蘭。而老外們卻多是源於動畫電影《花木蘭》,因此在對花木蘭形象的理解上有著極大的差異。

在華人心中,“木蘭”並非是一個擁有高辨識度的具體形象。木蘭詩中沒有對木蘭具體相貌的描寫,而後國內的戲劇或影視中,也並沒有特別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作品出現,來為木蘭的形象做出準確的定義。也就是說,木蘭更像是停留在文字上的人物,並沒有具象化。

舉一個例子,提到孫悟空,人們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86版電視劇中,六小齡童飾演下那個身著虎皮裙,頗有戲劇味的猴子造型。即便近年來六小齡童人設崩塌,卻也絲毫不影響這個孫悟空形象在眾人心中的地位。

一部預告片引發的全球熱議,電影《花木蘭》究竟有何魅力?

這也是為何直到現在,仍舊是越接近戲劇形象的悟空越能被人接受。而那些試圖還原原著中“野猴子”形象的,最終總會被大多數人視為異端的原因。因為它有著極具代表性的“具體”形象。

而這是木蘭所不具備的。因此當劉亦菲成為花木蘭飾演者的那刻起,有關的爭議就沒有停下過。每個人心中“木蘭”的形象皆有不同,所以無論是誰飾演花木蘭,都會出現眾多反對的聲音。而預告片中出現了反現代審美的妝容,則讓這些質疑的情緒瞬間爆發,甚至引發了有關南北朝風俗文化的激烈討論。

因為作為那段歷史文化繼承者的我們,似乎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與發言權。

一部預告片引發的全球熱議,電影《花木蘭》究竟有何魅力?

“木蘭”的符號

相較之下,西方人看待花木蘭的形象則不會在意具體的細節,而是更加的符號化。

從早年間活躍在西方的華裔女星劉玉玲和白靈,再到後來的超模呂燕,柳葉眉、丹鳳眼再加上硬朗的臉型,這種實際上並不符合國人大眾審美的形象,卻是不少西方人對東方面孔的理解,固執而又片面。

而這種符號化的理解,卻是在面對不熟悉的異域文化時,經常會出現的。黃頭髮藍眼睛的是歐美人,皮膚黑亮的是非洲人,是我們對老外的普遍理解,因此才會有諸多“老外怎麼長的一個樣”的感慨,畢竟符號化的理解本身就有著極大的缺陷。

因此,只要是一個符合他們符號化理解的木蘭形象出現,老外們就不會表示出過多的爭議。劉亦菲顯然擁有頗具東方特色的面容,只是柔美而不極端。

一部預告片引發的全球熱議,電影《花木蘭》究竟有何魅力?

而之所以能有這種看似“折中”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兼顧了我們國內觀眾的審美。因為隨著內地電影發展的繁榮和影響力的日益增長,好萊塢電影公司越來越重視中國電影市場,逐漸放下了固執與偏見,甚至刻意的討好中國觀眾。

因此,最終花木蘭的形象,讓西方觀眾看到了東方文化的特色,又考慮到東方觀眾的觀影情緒。一段紅衣女俠形象的短暫出鏡,更是讓不少人感慨其中古韻的仙與美。

即便國內對花木蘭的形象存在諸多爭議,但相較於其他更加固執的選擇,此次同樣符合國人審美的演員選擇,則更容易被人接受。即便有著令人吐槽的“華為妝”,但也並非徹頭徹尾的惡感,至少對成片效果同樣抱有幾分期待。

一部預告片引發的全球熱議,電影《花木蘭》究竟有何魅力?

“木蘭”的意義

除了木蘭的形象,木蘭從軍的故事在國內外引申出的含義也並不相同。

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木蘭的故事有著很強的宣傳意義,其頗為傳奇的事蹟本身,為“忠孝兩全”的思想做出了很好的詮釋。在唐朝時期更是被追封為孝烈將軍。而“誰說女子不如男”的觀點,是直到現代平權思想崛起後,才為其賦予的新含義。

因此,在國內花木蘭更多的是代表忠孝的品質,而平權仍舊是其“附加”的意義。這也是為何國內將絕大多數討論話題,放在了演員、妝容以及場景的還原上。而預告片中,鄭佩佩口述的那段頗具韻味的臺詞卻被忽略的原因,而它正代表著女權。

一部預告片引發的全球熱議,電影《花木蘭》究竟有何魅力?

如今的好萊塢電影中,若是沒出現幾個形象積極向上的黑人形象,簡直就是思想不正確。超英片《黑豹》,文藝片《月光男孩》,公路片《綠皮書》,甚至是恐怖片《逃出絕命鎮》等等,無時無刻不在宣揚著“正確”的種族思想。

其實還有著另一種呼聲很高的話題正是女權,從女權組織到女權活動等等無處不在。但不同於品質不凡的眾多反映種族觀念的電影,有關女權的優秀電影並不多,電影《寵兒》在各國電影節上拿獎拿到手軟,但這僅僅憑藉其影片質量麼?當然還要歸功於它代表著的女權思想。

因為相較於把基調定義為復仇,諸如《末路狂花》、《殺死比爾》等極端電影,它在表達上顯然高級的多,但也由於直接將權利爭鬥帶入其中,顯得過於直白。

一部預告片引發的全球熱議,電影《花木蘭》究竟有何魅力?

回過頭來看木蘭從軍的故事,從“當戶織”到“替爺徵”,從“見天子”到“歸故鄉”,女子木蘭用十二年完成的豐功偉業,得到了家人、夥伴乃至天子的認可。這種在西方人看來驚奇又獨特的傳說故事,自然有著巨大的魅力。

預告片中,一面是媒婆訴說著嫻靜、沉著、淑雅和守禮等眾多“好妻子”的品質,一面是木蘭鍛體、練劍、集訓和戰鬥時的片段,強烈的對比與反差,正是女子木蘭的改變、獨立與反抗。

而這恰好是國外木蘭所代表的含義,預告片給出了完美的詮釋。因此流露出的信息自然讓電影魅力十足,何況還是以女性觀眾為主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自然是熱度飆升。除去懷念消失的木須龍和幸運蛐蛐,老外們真的沒什麼好抱怨的。

一部預告片引發的全球熱議,電影《花木蘭》究竟有何魅力?

“木蘭”的爭議

而國內對於電影《花木蘭》的諸多爭議,歸根結底在於對“老外拍中戲”的一種不信任。其實大可理性看待,不必過分緊張。

首先,從迪士尼對待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來看,不可能不考慮中國影迷們的感受,而肆意妄為。因此在風格上一定會做出相應的調整,不會整體跌破三觀。但作為一部全球化的電影,也自然不可能做到原汁原味。

就拿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來說,截止目前,它依舊是華語電影海外票房的頂峰,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其影響力是此後留洋的眾多華語電影所無法企及的。但如果讓國內影迷選出心目中最好的武俠片,它又能排在第幾位呢?

一部預告片引發的全球熱議,電影《花木蘭》究竟有何魅力?

電影《花木蘭》同樣如此,這部投資高達2.9億美元的商業片所追逐的,是更廣泛的受眾和更高的票房收益。力求的是“還不錯”而不是“好極了”。因此即便是上限不高,其下限也是有所保證的。

而老外拍中戲,也不是沒有過先例,例如夢工廠的動畫電影《功夫熊貓》系列口碑不俗。而傳記電影《末代皇帝》更是不朽的經典。而漫威宇宙新階段也很有可能出現華裔的超級英雄——上氣。

不過,無論如何,正是這些爭議給了電影《花木蘭》以話題性,使其在上映前就獲得巨大的關注度。而這些流量無疑是一把雙刃劍。當影片真正步入市場之時,其後續口碑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影片的最終命運。

一部預告片引發的全球熱議,電影《花木蘭》究竟有何魅力?

結語

隨著中國文化影響力的日漸增強,花木蘭從中國文化名人逐漸轉向了全世界。國內無人不曉的木蘭,更是成為了迪士尼的首位華裔公主。因此木蘭的形象本身不論在中外皆具知名度。

其事蹟可開發的故事性,和她所代表著的女權思想,讓花木蘭在國外頗受歡迎。而此次頂著迪士尼金字招牌的真人化,加上符合西方口味的預告片,展示出了它應有的魅力。讓國外影迷對這部盡是華人形象和中國文化的電影充滿期待,熱度超凡。

一部預告片引發的全球熱議,電影《花木蘭》究竟有何魅力?

在國內則由於預告片中人物形象、場景還原等細節問題各執一詞,其根源則在於每個人心中的木蘭形象並不相同,而對於相關文化,土生土長的國內影迷顯然也更具發言權。由於其強大的話題性,使影片即便尚未定檔國內,仍舊引發了極高的討論度。

當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融入世界,就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去了解它,即便在開始時,可能會有所偏移。但隨著更多積極正面形象的出現,會幫助我們的傳統文化邁向世界,展示出它蘊含的真正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