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可惜”的歷史地標,傳承千年屹立不倒,卻“毀”專家手中

說到旅遊,我國除了山水風景比較多之外,古遺址也是非常的多,畢竟我國是一個古文明國家,有著悠久的歷史。這些古遺址現在都已經成為了旅遊景點,只是有些地方變的和知名,但有些地方卻一直默默無聞罷了,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個比較可憐的歷史遺物吧。

我國“最可惜”的歷史地標,傳承千年屹立不倒,卻“毀”專家手中

對於滄州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了解,原本一個默默無聞的城市,卻在近些年一躍成為了河北省前三的城市,有著“獅城”的稱號,因為在這座城的城外有一頭鐵獅子,在哪裡已經屹立了千年不倒,如今這個已經是滄州的地標了,只可惜現在這個鐵獅子已經傷痕累累了。

我國“最可惜”的歷史地標,傳承千年屹立不倒,卻“毀”專家手中

這個獅子不僅見證了滄州的發展,更達標了古人超高的鐵器鑄造水平,據悉當初建造這個獅子是為了鎮壓渤海海災,所以古代這個獅子叫“鎮海吼”,原本這個獅子在哪兒屹立著並沒有任何的傷痕,但因為近些年專家整修的原因,這個獅子變得傷痕累累,從照片中我們就能看到,原本他非常的威武,但現在卻需要架子架起來,感覺像是生病了一樣。

我國“最可惜”的歷史地標,傳承千年屹立不倒,卻“毀”專家手中

這個獅子是古代明見自發捐款自發打造的,上邊磕著捐款祈求者的名字,以及鑄造這個獅子的鐵匠的名字,他叫李雲澆,並且這個獅子的背部還有蓮花臺印。最重要的是這個獅子周身都磕著佛經,具有非常大的研究價值,原本這個獅子屹立在哪兒,並沒有受到那家的重視,直到1956年的時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我國“最可惜”的歷史地標,傳承千年屹立不倒,卻“毀”專家手中

這個獅子被一系列的專家進行了“保護性的毀壞”,讓一頭好好的獅子變得元氣大傷。像是一個年邁的獅子一樣。為了保護這個獅子,在專家的建議下,修建了一個包裹性很好的亭子,這樣就能防止獅子生鏽了,但誰知道因為這個亭子積水不能迅速的蒸發,反而加重了獅子生鏽,沒用20年的時間,獅子周身都出現了嚴重的生鏽,這時候政府才趕緊拆掉了亭子,但獅子卻已經失去了當年的威風。

我國“最可惜”的歷史地標,傳承千年屹立不倒,卻“毀”專家手中

之後,又對獅子進行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為了讓獅子能夠屹立不倒,對獅子的四條腿中灌入了水泥以此來穩固四肢,但誰知道在水泥膨脹之後卻撐破了四肢,讓這個獅子變得更加的遍體鱗傷。最終政府只能花巨資用現代技術重新鑄造了一個鐵獅子,雖然很威武,但卻沒有了歷史的韻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