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二院呼吸科醫生耿瑩:患者暖心的話讓她溼了眼

哈醫大二院呼吸科醫生耿瑩:患者暖心的話讓她溼了眼

龍頭新聞記者 霍營

4月14日,是哈醫大二院第一批和第二批援鄂醫療隊解除隔離的日子。然而呼吸科醫生耿瑩沒能親自去隔離酒店接親愛的同事們回家,因為13日,她和醫院的其他四名同事跟隨哈爾濱醫科大學援助牡丹江醫療隊緊急奔赴牡丹江市康安醫院 ,參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

保衛家鄉 一樣是在戰鬥

13日到達牡丹江後,耿瑩和隊員們第二天就開始了緊張的感控培訓,穿脫防護服練習,每個人“過篩子”接受考核,合格了才能上崗,第三天就正式進倉了。“面對陌生的戰場,你害怕嗎?”對於記者的提問,38歲的耿瑩堅定地說:“不害怕,只要我們的防護到位,感控不鬆懈,每一步都按照規範操作,就一定會沒事的。”

耿瑩告訴記者,呼吸科在醫院一直被公認是最辛苦、最忙碌的科室,特別是每年冬天,呼吸道疾病患者激增,有的患者短時間內可能就會發展成重症,醫生們的工作就像在打仗。今年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哈醫大二院呼吸內科先後派出多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白班、夜班、出門診、上網課帶教學等繁重的工作任務便落在了堅守後方的耿瑩、於方飛等人的身上。“雖然沒能去上武漢,但是堅守後方,保衛家鄉,我們一樣是在戰鬥。”

時刻關注病情變化不放過細微之處

耿瑩說,這次看到這次支援牡丹江的醫療隊名單上有自己的名字時,她很興奮。“很多去武漢支援的同事給我發來了學習視頻,還有關心的叮囑,可以說經驗滿滿,我有強大的後盾支持,所以說沒啥可怕的!”

雖然牡丹江康安醫院收治的都是輕型和普通型患者,以青壯年居多,大多數人沒有基礎疾病,但是患者量很大,耿瑩和隊員們每天的工作壓力和強度著實不小。在康安醫院,耿瑩一般是上午進倉查房,然後針對倉內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對於疑難複雜病例還要進行科內甚至院內會診,力求做到規範診治,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醫療服務。“我們來這的任務就是要把這些患者儘快治好,防止往重型和危重型發展。因此工作要更警覺、更慎重,時刻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不放過一絲細微之處,有需要的話隨時進倉。”

患者暖心的話 讓她感動

牡丹江康安醫院收治的患者都是從俄羅斯長途跋涉回來的,他們一路上吃了很多苦,一個個大包小裹的沒等到家,就先住進了醫院。患者們對祖國為他們積極救治,都心懷感恩。耿瑩說,一位女患者告訴她,回國前的68個小時裡,滴水未進,全憑一口氣在支撐。當雙腳踏上祖國土地的那一刻,心裡才終於踏實了。

一次耿瑩去查房,這位患者動情地說:“你們大老遠從哈爾濱來給我們治病,打心眼裡覺得,這時候回來挺對不起你們的!”這句暖心的話,患者足足重複說了三遍,耿瑩當時感覺鼻子一酸,溼了眼眶。“作為一名呼吸科醫生,能用自己多年所學去幫助患者解除病痛,守護好家鄉的大門,心裡感覺很驕傲,相信我們一定會圓滿完成工作任務,打贏這場龍江保衛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