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權第四屆槐花文化旅遊系列活動“雲”上啟幕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倪政偉 實習生 袁玉龍 通訊員 張增峰/文圖

最是一年春光好,槐花盛開香故道。4月25日,中國•民權第四屆槐花文化旅遊系列活動在有著“河南塞罕壩”之稱的黃河故道申甘林帶內開幕,甜香瀰漫的萬畝槐林又迎來了最美時節。活動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讓社會各界群眾足不出戶就能“雲”賞萬畝槐林槐花美景。


中國·民權第四屆槐花文化旅遊系列活動“雲”上啟幕

張增峰 攝


本屆槐花文化旅遊系列活動由中共民權縣委宣傳部、國有商丘市民權林場主辦,民權農商銀行冠名,民權國家生態公園管理委員會、民權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委員會、商丘廣播電視臺、盛世名門協辦。據瞭解,中國•民權槐花節文化系列活動已成功舉辦三屆,每屆為期一週的槐花節,無論在活動形式還是活動內容上都帶來了豐富的展現,已成為頗具影響力的知名旅遊文化活動品牌。


中國·民權第四屆槐花文化旅遊系列活動“雲”上啟幕

張增峰 攝


本屆活動在疫情的影響下突破傳統,加入“雲賞花”旅遊新概念,藉助“雲直播”和抖音網紅體驗的方式,由線下搬至線上,以“‘雲’賞槐花 直播春天”為主題,以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為主線,將“河南塞罕壩”——申甘林帶千樹萬樹槐花開的盛景呈現給全國的網友。

民權是明清黃河故道上的璀璨明珠,有故道“小江南”之美譽,這裡是文哲大師莊子故里、中國製冷設備產業基地。近年來,該縣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提出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要求,在百里黃河故道大力實施生態保護工程。民權黃河故道生態廊道先後被認定為國家溼地公園、國家生態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


中國·民權第四屆槐花文化旅遊系列活動“雲”上啟幕

薛皓 攝


中國·民權第四屆槐花文化旅遊系列活動“雲”上啟幕

薛皓 攝


中國·民權第四屆槐花文化旅遊系列活動“雲”上啟幕

薛皓 攝


2020年年初,民權黃河故道溼地成為河南首個國際重要溼地,該溼地也是世界極危物種青頭潛鴨的重要棲息地和繁殖地,以及東方白鸛、黒鸛、大鴇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的重要遷徙地和停歇地。由於生態保護工作的紮實有效,該縣還先後被授予“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國家森林休閒體驗基地”和“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健康小城”等榮譽稱號。如今的民權已成為豫東地區知名旅遊目的地和踐行生態文明的排頭兵。

東風來,槐花開,山河無恙春常在。春夏之交之際,申甘林帶內的萬畝槐林綠意無邊、花團錦簇、生機盎然,一串串潔白的槐花綴滿樹枝,淡淡的素雅清香在空氣中瀰漫,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槐花的花香和甜美承載著我們兒時的難忘記憶,槐花也成為了民權良好生態和旅遊品牌的代表,逐漸被更多的旅遊達人知曉和認可。疫情的陰霾終將散去,美好的春天如約而至!人間最美四月天,故道花海溼地見!”民權縣委副書記、縣長張團結通過直播致辭,誠摯邀請四海賓朋來到民權,暢遊綠林清水之間,感觸自然和諧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