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畢業的肄業博士生,曾是全村人驕傲,如今卻在家啃老18年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父母一定是驕傲不已的。但卻有有這樣一類人,即便擁有高學歷,卻依然不願意去奮鬥,一心只想依靠父母。北大畢業的博士生張建就是其中的一員。

張建出生在湖南省的常德鄉村,他們的家庭經濟條件較差。他的父母生了六個孩子,而他則是家中最小的一個,而他深受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寵愛。1992年張建考上了北京大學的醫學部的研究生,而他也因此成為了父母和全村的驕傲,在讀完研之後,他又在北大攻讀博士。

北大畢業的肄業博士生,曾是全村人驕傲,如今卻在家啃老18年

但臨近畢業時,張建卻以生病為由從北大退學,但有消息稱張建消化道出現異常,也存在著張建考上了英國某個皇家醫學院但付不起學費,所以自暴自棄。不過真正的原因到現在也無從得知。

雖然博士未畢業,但憑藉著北大研究生的畢業證,他也能夠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但投遞了兩次簡歷,結果都不太理想。而在這之後,張建不願意再投遞簡歷找工作。而張建的姐姐只能幫他租了一間出租屋,讓他待業學習。

因為沒有經濟來源,所以他便開始"啃老",而這一"啃"就是18年。當記者詢問他為什麼找不到工作時?他認為是他"遇不到伯樂"的原因。本來家裡人都對他抱有很大的期望,但現如今也只剩下失望。

北大畢業的肄業博士生,曾是全村人驕傲,如今卻在家啃老18年

01

孩子成長中難免會遇到挫折

張建作為高學歷人才,所以對於自己有更高的要求,這也導致了他心理壓力過大。但他忽略了現實的因素,所以在面對兩次挫折後,就一蹶不振了。

而其實這也是對父母的一種警示,孩子所處的環境的競爭力越來越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身心壓力如果沒有及時得到緩解,那麼很容易會壓力和挫折擊垮。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說:"挫折未必總是壞的,關鍵在於對待挫折的態度"。所以父母要懂得采取正確的措施去引導孩子正確的面對挫折。

北大畢業的肄業博士生,曾是全村人驕傲,如今卻在家啃老18年

02

"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長一個必修課程

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如果沒有正確面對的態度,孩子很容易會被其"擊垮",這對於孩子的發展來說,是極其不利。

抗挫能力弱的原因:

1、父母的過度保護

孩子的的抗挫能力弱,跟父母從小的過度保護有關。父母擔心孩子受到傷害,所以將孩子與困難隔絕開來。這樣長大後脫離父母的保護,獨自面對困難的時候,就容易停滯不前或輕易的退卻。

北大畢業的肄業博士生,曾是全村人驕傲,如今卻在家啃老18年

2、父母期待高

孩子抗挫能力弱,跟父母的高期待有關。父母對於孩子有過多的要求,希望孩子事事初中。所以當孩子面對挫折時,內心就會產生恐懼,一方面是害怕受到父母的責怪,另一方面是覺得自己孤立無援,這個時候他們就很容易會逃避現實。

03

父母需要了解的"挫折教育"

1、認同孩子的負面情緒

很多孩子遇到挫折時很容易出現喪氣、悲傷的情緒,這個時候父母千萬不要去指責孩子。而是應該學會與孩子溝通,認同孩子這些負面情緒,告訴孩子每個人遇到挫折都會有同樣的情緒。而父母的認同可以讓孩子有振作起來的勇氣。

北大畢業的肄業博士生,曾是全村人驕傲,如今卻在家啃老18年

2、引導孩子去解決

孩子遇到挫折時難免會手足無措,這個時候父母除了要安撫孩子的情緒外,還要懂得引導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的經驗不足,所以父母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幫助孩子分析問題,並提出建設性的建議讓孩子參考。

北大畢業的肄業博士生,曾是全村人驕傲,如今卻在家啃老18年

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要做的不是把他們保護起來,而是要讓孩子親身去經歷,並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孩子的抗挫能力是需要父母有意識進行培養的,而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能力。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