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的歷史宿敵是?搞懂這個問題,也就看懂了春秋軍事史

過去一段時間中,我以經典戰例為題,基本寫完了整個春秋軍事史,大致梳理出共23個經典戰例(附於文末),對春秋歷史和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

《孫子兵法》的歷史宿敵是?搞懂這個問題,也就看懂了春秋軍事史

在我看來,“戰爭是歷史的拐點”,尤其是重大戰爭的結果,勢必深刻影響歷史尤其是短期歷史的發展方向。僅以軍事戰爭考察歷史,可能會失之片面,但也可以把握歷史進程的大致脈絡。

至於整個春秋軍事史的總結,當然是個龐大的課題,但我不打算長篇大論,僅選擇可能是最重要的切入點去闡釋。這便是《孫子兵法》的歷史宿敵是什麼?

《孫子兵法》的歷史宿敵是?搞懂這個問題,也就看懂了春秋軍事史

答案顯而易見:軍禮制度。

這個從西周建國就已經制定、作為“禮樂文化”在軍事領域指導思想的具體體現,已經流傳了數百年的軍事“鐵規”,不僅和《孫子兵法》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說是完全對立的。

換言之,《孫子兵法》就是為了反對乃至推翻軍禮制度而出現的。當然這個過程絕非一蹴而就,整體來看,一部春秋軍事史,正是軍禮制度漸行漸遠、逐步走向瓦解的過程。

軍禮制度最典型的體現應該是在宋楚泓水之戰。宋襄公拒絕“半渡而擊”、“不鼓不成列”等做法,寧願打敗仗也不願違反軍禮制度。後世對他的兩種極端爭議,傳統榮光也好、“蠢豬式仁義”也罷,其實正是軍禮制度和《孫子兵法》兩種根本對立的戰爭指導思想的衝突體現,一個是“禮義之兵”,一個是“兵者詭道”,立場不同,衍生的評價當然就有天壤之別。

相對來說,和宋襄公立場相似、遵循軍禮傳統的春秋人物(尤其是華夏諸侯)應該屬於多數。比如“假途滅虢”中的虞公,他或許愚蠢短視,但他做出“借道”決策的根本原因,應該還是堅信晉獻公不會打破“不滅國”、“不絕祀”的傳統軍禮制度。只是沒想到,晉獻公居然就是一個完全不講究的傢伙。

又比如,城濮之戰是晉楚之間的第一次戰略決戰,這麼重要的戰役,晉文公卻不敢違背誓言、害怕承擔對楚成王不義的國際輿論,硬是堅持“退避三舍”,而且是忍辱負重(他是國君,對面楚軍統帥子玉將軍是大臣,“以君避臣”是當時公認的恥辱之舉)。

春秋最終走向弭兵的總體和平局面,同樣離不開“禮”的重要作用(比如趙武的“敬行其禮”)。這都是時人遵循軍禮制度的典型表現。就連楚國最終也都被同化,代表性表現便是不滅鄭國、陳國等。

而春秋戰爭最終勝敗的原因,與其說是勝利者“足智多謀”,還不如說是他們鑽了規則的空子,也就是不遵守軍禮制度。不守規則的人相比守規則的,當然更容易佔據優勢。

第一個“不守規則”的人,應該是魯國的曹劌。按照軍禮制度,齊軍擂鼓進攻的時候,魯軍也必須得擂鼓進攻,雙方由此展開正面決戰。這個時候魯軍居然不進攻而選擇防守,這就是破壞了規則。魯莊公當然理解不了了,畢竟前所未有的事,誰能輕易理解呢?

崤之戰同樣如此,歷來戰爭都是“約日定地”、列陣決戰,晉國不打招呼不說,連列陣都取消了,反而玩起了山地伏擊戰。這與其說是前所未有的軍事創新,還不如說是完全的不守規矩。比曹劌還不講究呢!

又比如鄢陵之戰和雞父之戰,楚軍和吳軍都曾故意打破“晦日不軍”的軍禮傳統,雖然結果一敗一勝,但至少都因此佔到過實際便宜。尤其是後者,吳軍趁著楚軍聯軍相當於“休假”的時候展開奇襲,取勝當然是大概率事件。

看到現在,也許大家都發現問題所在了,那就是,到底該不該遵守軍禮制度呢?是遵守對呢還是不遵守對呢?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必然答案,只能立足於具體的歷史環境去判斷。可以想象,在西周時代、周天子執天下牛耳的時候,誰敢故意挑戰乃至破壞軍禮制度,誰就會受到周天子領銜發起的“天下共誅”,這個時候,不遵守當然是自取滅亡。

但是,春秋時代的大環境顯然發生了改變。

春秋和西周最大的不同,一言以蔽之:政治上週天子的權威衰落以及禮樂文化與之同步的“禮崩樂壞”。

《孫子兵法》的歷史宿敵是?搞懂這個問題,也就看懂了春秋軍事史

既然周天子駕馭不了“天下”,沒有了大家長或者說裁判,社會價值觀也發生了改變,那傳統自然就會受到各種新事物的挑戰,名譽和利益之間,或者說文明和生存之間也就勢必面臨抉擇。

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在文明和生存之間,人會理所當然地選擇生存。否則理解不了宋襄公、虞公等人,更解釋不了軍禮制度依然貫穿於春秋時代乃至戰國初期的歷史事實。

只能說,選擇生存的人會更具備繼續開展歷史的機會。與之同步的,是宋襄公、虞公這些“頭鐵”的人逐漸稀少,以致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而有關生存的競爭,自然會反過來影響對軍事戰爭的認知和定位。

客觀說,軍禮制度的存在,本身就是對軍事力量的限制,使得軍事手段成為不瞭解決爭端的最終依憑。這也是為什麼後世經常看到,軍禮制度指導下的戰爭總顯得溫情甚至幽默,更像是類似“騎士精神”的堂堂正正的勝負決鬥,而絕非生死對決。

但到了沒有周天子的裁決、更沒有了必然生存保障的春秋時代,殘酷的生存競爭自然會讓人重新定位軍事手段的作用,《孫子兵法》之所以開頭便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正是基於這一考量,徹底打破軍禮制度“虛偽”的一面,全面樹立軍事戰爭在整個國家生存層面上的根本作用。

《孫子兵法》的歷史宿敵是?搞懂這個問題,也就看懂了春秋軍事史

這一點其實來之不易。即使到春秋中後期向戌弭兵之時,軍禮制度都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中原寧靜之後南方的戰火蔓延,尤其是吳楚、吳越等“南蠻”之間堪稱不可並立的生死對決,反而讓世人都看清了真相。

《孫子兵法》最終誕生於吳國,當然不是歷史的偶然。

總體來說,《孫子兵法》就是為了反對軍禮制度而生的,相關的具體內容對比實在是不勝枚舉,這就不展開分析了。而整個春秋軍事史,其實正是從軍禮制度走向《孫子兵法》的實際過程。(當然,《孫子兵法》也有繼承軍禮制度的地方,但絕非重心。)

最後,大致羅列一下春秋軍事史上堪稱時代代表的頂級軍事家,其實並不多,只有鄭莊公、先軫、荀偃、吳國鐵三角(孫武子、闔閭、伍子胥)、范蠡等寥寥幾個吧。其中孫武子以綜合影響力可排在首位。

附:

春秋軍事史經典戰例——“春秋二十三戰”:

1、繻葛之戰(周鄭);

2、長勺之戰(齊魯);

3、攻戎伐楚之戰(齊國);

4、假途滅虢之戰(晉國);

5、韓原之戰(秦晉);

6、泓水之戰(楚宋);

7、鄀之戰(秦楚);

8、城濮之戰(晉楚);

9、崤之戰(秦晉);

10、滅庸之戰(楚庸);

11、邲之戰(晉楚);

12、鞍之戰(齊晉);

13、州來之戰(吳楚);

14、麻隧之戰(秦晉);

15、鄢陵之戰(晉楚);

16、平陰之戰(齊晉);

17、縈庭之戰(晉齊);

18、大原之戰(晉狄);

19、雞父之戰(吳楚);

20、柏舉之戰(吳楚);

21、夫椒之戰(吳越);

22、艾陵之戰(吳齊);

23、笠澤之戰(吳越)。

※幻宇小說《太古滅世記》正在起點中文網連載,敬請收藏閱讀。

※敬請關注公眾號【微存在】,獲取更多文章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