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脫毛儀火了,國內品牌為啥跟不上?

當“宅家美容”成為新趨勢,脫毛儀等美容儀器前景可觀,如何挖掘更大的市場,持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值得品牌思考。

文丨鍾錦

女大學生小程(化名)告訴記者,為擺脫“獼猴桃女孩”這一稱呼,她從冬季開始便考慮入手一款脫毛儀器,以便夏天到來之時能自信地隨意穿搭。實際上,自入冬以來,脫毛儀器便在各大直播間內頻繁登場,在小紅書種草平臺上也於近期出現了上萬條脫毛儀器測評帖、分享貼等內容。

不難看出,脫毛儀器產品已經從原先的高端小眾市場,迅速進入大眾視野。天貓數據顯示,購買脫毛儀的消費者中,95後已成為新一代脫毛大軍,人數佔比超30%,且以超35%的年同比增速在增長。

進口脫毛儀火了,國內品牌為啥跟不上?


毫無疑問,中國的脫毛儀市場還是個增量市場,當脫毛儀品牌對消費者教育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被動地吸收與接受了品牌產品的觀念及價值。眼下,如何進一步擴大市場,持續佔領消費者心智,成為脫毛儀器品牌的關鍵競爭點。

脫毛儀“火了”

3月17日,在李佳琦的直播間內,7000個脫毛儀器在轉眼間便銷售一空。與此同時,還有不少生活時尚類的KOL在微博等社交平臺向粉絲種草脫毛儀器,併發布相關廣告信息,引起粉絲群體關注。

捷孚凱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女士脫毛儀市場零售額同比增長57.8%。另外,天貓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天貓國際38節首日,進口脫毛儀成為增長最快的品類,銷售同比增長超1140%。

那麼,為啥脫毛儀器能夠成功圈粉消費者?

首先,當下的年輕消費者更傾向於“宅家美容”,一方面,市場上的醫美機構參差不齊,讓消費者望而卻步;另一方面,家用的脫毛儀器,相比醫療機構護理時間更短,更貼合年輕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時間成本的快速上升也是大眾選擇家用脫毛儀的重要考量因素。

其次,品牌通過減小功率、減少功能等方式,將原本頗有些門檻的專業美容儀家用化,轉變為操作簡單,能夠讓“儀器小白”快速上手的家用美容儀器。

進口脫毛儀火了,國內品牌為啥跟不上?


第三,直播行業以及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容易受“推薦”影響達成消費購買行為,不少消費者在線下購物之前,會先在網絡上找到相關“口碑點評”再決定是否前往購買,“口碑營銷”對於美容儀器的銷售提升作用也愈發明顯。

據記者觀察,品牌在推出脫毛儀器時開始注重和其他產品結合售賣,此舉不僅讓消費者感受到“買一贈多”的實在,還能體驗品牌其他產品,增加好感度。譬如,下單價格為1599元的韓國Ulike品牌脫毛儀,贈送一支電動牙刷和專屬蘆薈膠。有專業人士認為:企業在生產產品的同時,在儀器搭配上多花心思,不失為一個突破口。

進口脫毛儀火了,國內品牌為啥跟不上?

脫毛儀市場還有哪些“雷”

雖然家用脫毛儀在中國市場上保持著良性增長,但也面臨著許多難題。記者在小紅書中以“脫毛儀”為關鍵詞搜索筆記時,出現不少排雷貼、甄別貼,可見脫毛儀也存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情況。

在淘寶平臺上,脫毛儀產品繁多,價格差距也較為明顯,產品價格從幾十到幾千元不等,賣點也各不相同。由於脫毛儀器或多或少含有科技成分,加上消費者更加註重產品帶給生活的品質感和精緻感,這類產品在售前需要品牌向消費者進行更多的“教育”工作,因而消費者所消耗的購買決策時間也就更長,需要品牌長時間為消費者種草。

此外,不少消費者對於脫毛儀這類的美容儀產品抱有“買了就落灰”、使用率低的認知。對於不少用戶來說,購買產品的時可能是衝著種種效能,躍躍欲試,但到手之後“變美的慾望卻最終沒能戰勝懶惰”。產品利用率不高便產生“浪費錢”、“閒置落灰”的負面產品印象,也會對長期堅持是否真的能“有效果”打上問號,最終會轉化為社交媒體上的負面口碑,影響後續用戶的購買決策。

進口脫毛儀火了,國內品牌為啥跟不上?

儘管存在諸多難題,大多海外企業和品牌入局的熱情也並未消減,反觀國內品牌似乎沒有跟上腳步。中國家電網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美容儀市場仍由國外品牌佔領高地,80%的份額被歐日韓品牌佔據。

由於國內生產脫毛儀器相關企業起步較晚,目前大多數產品的產業鏈仍由生產端直接抵達消費者端,企業缺乏品牌打造意識,產品賣點不突出,且低端的品質與價格無法滿足高端市場的需求。

“雖有不少國內工廠製造脫毛儀器,但始終沒有打造出一個能與進口脫毛儀器抗衡的品牌。”廣州某美容儀器生產廠家向記者分析表示,許多國產品牌在剛剛涉入脫毛儀器市場的時候,遵循的仍是低價切入賺足銷量的老套路,但低價往往帶來不了品質上的滿足,在電商平臺上,依舊可以看到很多低價脫毛儀的負面評價。

與其他“顏值經濟”品類相比,脫毛儀這類美容儀器更容易用高科技和顏值打動消費群體,衝動式、嚐鮮式、體驗式的購買成為消費者和商家都喜聞樂見的成交方式。當“宅家美容”成為新趨勢,脫毛儀等美容儀器前景可觀,但如何挖掘更廣大的市場,持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仍值得品牌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