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御 | 罗伯特·麦基《故事》读书笔记(十八) -人物

泊御 | 罗伯特·麦基《故事》读书笔记(十八) -人物

心灵虫

作家就是心灵虫,几千年过去了,我们的内在丝毫没有改变,人性是唯一不会过时的主题。


【人物不是真人】

一个人物是一件艺术品,是对人性的一个比喻。

我们把人物当真人来对待,但要高于现实。人物是永恒不变的,而人是多变的。

人物设计的两方面安排:

1. 人物塑造——一切可观察的素质总和(外貌特征、行为举止、语言、手势风格、性别、年龄、智商、职业、个性、态度、价值观、住哪、住得怎样)

2. 人物真相——人物内心深处是谁(忠诚还是不忠,诚实还是虚伪,有爱还是冷酷,勇敢还是怯懦,慷慨还是自私,意志坚强还是意志薄弱)

人物的真相只能通过两难选择来表达,这个人在压力下如何选择行动,表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压力越大,其选择越能更加深刻而真实地揭示其性格真相。


人物关键的真相是欲望。

生活中,我们不知所措最快的办法就是自问:“我想要什么?”,倾听诚实的回答,然后找到追求那个欲望的意志,问题依然存在,但我们已经开始行动,解决问题。

生活中的道理在小说中同样适用。一旦我们了解的人物的欲望(自觉和不自觉的欲望),这个人物就获得了生命。

问:这个人想要什么?现在?以后?总体?自觉?不自觉?寻找真实的答案。


欲望的后面是动机。人物为什么想要他想要的东西?

每个人对动机的看法不同,,当代社会心态倾向于赞同行为动机的单一解释,而不顾及实际上更接近事实真相的观点:动机是多种复杂力量的综合。

不要把人物简化为个案研究(童年受虐片段是时下流行的陈词滥调)

作者越是将人物动机具体化,人物在观众心中的形象会被缩减的越小;相反,我们仔细思考,直到对动机有切实的理解,与此同时在其原因周围留下一些神秘色彩,图上一抹理性的或然性,为观众留有余地,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在想象中增添人物的深度。

莎剧《李尔王》——一旦行为结束,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就开始但华到不相关的程度。


观众用不同方法了解人物,观众知道外表不等于现实,人物塑造不是人物真相。但人物的面具是一个重要的线索,用以了解可能的揭示。

其他人物有关某个人物的说法也是一种暗示,可能是真的,可能不是真的,对观众来说值得参考,并进一步观察。

有明确自知的人物,备用自我解释性对白是令人厌倦的,还很愚蠢。即使一个人物说的都是真的,我们也不能确定是真的,要亲眼目睹他在压力下作出的选择。

自我解释必须用行动来证明或反驳。《卡萨布兰卡》里克说自己不再为任何人出头。


【人物维】

维是矛盾,无论是在深层性格内(内疚沉重的野心)还是在人物塑造和深层性格之间(魅力四射的小偷),这些矛盾必须连贯一致。


哈姆雷特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人物,有数不清的维,他信神又渎神,爱奥菲利亚后来又铁石心肠,果敢又怯懦、冷静谨慎又冲动鲁莽、无情又有情,孤傲又自怜、机智又悲哀、倦怠又活泼、清醒又迷茫、明白又疯狂。


多维人物令人痴迷,性格或行为中的矛盾会锁定观众的注意力,因此,主人公必须是全体人物中最多维的人物, 将移情焦点集中在这个明星角色身上。

反例:《银翼杀手》


【人物设计】

本质上,主人公创造了其他人物。

把影片想象成太阳系,主人公是太阳,配角是行星,小角色是卫星。每个人都对其他人的性格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行星人物的创造完全由主人公的需要决定,之所以存在,原则上是为了通过动作和反应使中心角色的复杂性变得明确而可信。


泊御 | 罗伯特·麦基《故事》读书笔记(十八) -人物

配角分量小于主人公,但他们可以是复杂的。


维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对照法创造:将一个正统的人物置于一个怪异的背景,或者把一个神秘怪诞的个体放置在一个普通地道的社会,立即引发兴趣。


小角色要轻描淡写,但不能呆板,如果小角色写的比必要的有趣味(加维),关于导致给观众虚假的预期(误认为后面这个人还会出来)。


每个场景中,每个人物都会带出一些素质,标志着其他人物的维,这些都被中心的主人公引力固定,形成星群。


【喜剧人物】

正剧人物会在风险面前退缩,但喜剧人物不能。

喜剧人物的显著特征就是盲目痴迷,要解决一个人物应该好笑但实际上并不好笑的问题,第一步就是找到他的执迷不悟。

一个喜剧人物的创造是通过赋予角色一种“幽默”,一种任务自己看不见的执迷不悟。

《吝啬鬼》《无病呻吟》《愤世嫉俗》

《全家福》

《粉红豹系列:黑夜怪枪》

《一条叫旺达的鱼》


【写作银幕人物的三个诀窍】

1. 为演员留余地:不要把演员当木偶,过分地描写细节。演员是从潜文本中给人物带来生命——欲望和对抗力量短兵相接。(镜头前他会按照场景的要求去说去演,但人物塑造的工作有一半到一多半必须交给他来做)

2. 热爱你的所有人物:如果人物是坏人,就把自己置于他的境地,想尽一切办法来摆脱,不要像坏蛋一样行动,没人认为自己是坏人,他们在竭尽所能将就生活给予他们的东西。

3. 人物就是自知:找到人物的方法——一部分是通过观察。不要将生活搬到稿纸上,要像组装科学怪人一样,那素材当零件组装人物。借用人性的边角碎片,装配成矛盾的维,打磨成人物。所有优秀人物的写作的根本是自知。我们真正了解的人是我们自己,我们从根本上而言永远是孤独的。我们都是人,共享同样的人生经验。当自问:“如果我是这个人物,接下来该怎么办?”时,诚实的回答总是正确的,你会作出人会做的事。你对自己人性的神秘之处观察的越深,对自己的了解就会越多,从而越能了解别人。


叹为观止——所有的人物都源于单一的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