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的用意何在?他算不算個“反派”?

嗨絲特瑞愛好者


司馬光是保守派,也就是喜歡老東西,而且不願意變動。王安石是激進派,他喜歡改變,甚至希望把北宋的所有政策都給改掉。

這兩個人的主張,其實沒有對錯之分,因為兩個人都是希望北宋王朝能夠蒸蒸日上。可是偏偏這兩個人生活在了同一個時代。

司馬光這樣的人,在北宋其實並不少。

說起守舊派,其實大家都是守舊派。這世道有幾個人願意無緣無故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呢?沒有人願意。

同樣的道理,宋朝的這幫大臣們也不願意改變,不光是司馬光,之前的韓琦、歐陽修包括晏殊,他們都不願意輕易做出改變。

因為改變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尤其會觸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很多事情從一開始就順理成章,那是沒什麼問題的,哪怕是不公平,大家也就認了。

怕就怕中途臨時改變規則,那麼問題就大發了。比如這次中行原油寶事件,原來的規則好好的,最低價也不會變成負數。

可是人家偏偏提前改了規則,你覺得也沒什麼,那就是大意了,套牢你真的沒商量。那麼大家自然會覺得受到了欺負。

王珪奏曰:"外郡用錢四十可致鬥米於京師,今京師乏錢,反用錢百坐倉糴鬥米,此極非計。"司馬光曰:"坐倉之法,蓋因小郡乏米而庫有餘錢,故反就軍人糴米以給次月之糧,出於一時急計耳。今京師有七年之儲,而府庫無錢,更糴軍人之米,使積久陳腐,其為利害非臣所知。"---《宋史》

其實司馬光這些人,只是很正常的反應罷了。人家不想改變,不想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目的,就得罪那麼多人。

如果原油寶價格沒有成為負數,而且不斷攀升,那麼大家還會覺得改變規則是一件錯誤的事情嗎?當然不會。

同樣的道理,如果有人就是做空了原油寶,回頭大賺了一筆。是不是會有一幫人因為規則不合理的問題,要讓這些大賺一筆的人把錢吐出來呢?

萬般規則之下,永遠都有一幫人會出來喊冤,為什麼?因為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雨露均霑。所以在司馬光看來,改變未必會更好,反倒是得罪了不少人,那為什麼要改變呢?

一看司馬光就是看透了這個世道的人,眼光比王安石要老道很多。他明白自古以來的法則規定,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改成了王安石的法則,這個社會未必就會更好。

王安石是銳意進取之人,他不想因循守舊。

王安石是那個年代的憤青,他一眼就看出了北宋積貧積弱的現狀。在他看來,如果再不進行改革,那麼北宋的經濟可就完了。

以方今之勢揆之,陛下雖欲改易更革天下之事,合於先王之意,其勢必不能也。陛下有恭儉之德,有聰明睿智之才,有仁民愛物之意,誠加之意,則何為而不成,何欲而不得?然而臣顧以謂陛下雖欲改易更革天下之事,合於先王之意,其勢必不能者,何也?以方今天下之人才不足故也。---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

這就好比是一扇防火牆樹立在那裡,時間長了以後,防火牆的漏洞越來越多,可是沒有人站出來修補。

王安石的變法,那就是來修防火牆的。如果防火牆長期不修補,早晚這臺電腦就要卡死停機,甚至到處都是病毒。

  1. 他知道變法會得罪很多人,為此王安石也做好了心理準備,他找到了大老闆宋神宗,取得了宋神宗的支持以後,他這才敢進行變法。
  2. 在王安石看來,有大老闆為自己撐腰,這件事還有什麼困難可言呢?萬萬沒想到,最後出賣王安石的,還就是他的大老闆。
  3. 宋神宗是經不起折騰的人,他過去是想著要改革,可是改革觸及到了太多人的利益,這是宋神宗所沒有預料到的事情。

為了平息眾怒,宋神宗只能出賣王安石。王安石銳氣不減,那麼好,出賣兩次就老實了。終於兩起兩落的王安石心灰意冷。一個憤青奮鬥的時代就此終了。

司馬光和王安石本身是沒有仇恨的。

我們都知道,司馬光上臺以後,把王安石變法的所有內容都給廢掉了。可以說變法的中途廢除,使得北宋朝廷出現了朝令夕改的現象,這對百姓們來說是非常沒有安全感的。

這就好比之前青島那個三天的政策一樣,大家不敢再去輕易實行一些新的政策,因為缺乏安全感了。

可是司馬光這麼做是在針對王安石嗎?當然不是,他甚至有些佩服王安石的勇氣,不過他覺得,王安石的那些新東西,不適合北宋朝廷。

御史劉述、劉琦、錢顗、孫昌齡、王子韶、程顥、張戩、陳襄、陳薦、謝景溫、楊繪、劉摯,諫官範純仁、李常、孫覺、胡宗愈皆不得其言,相繼去。 驟用秀州推官李定為御史,知制誥宋敏求、李大臨、蘇頌封還詞頭,御史林旦、薛昌朝、範育論定不孝,皆罷逐。 翰林學士範鎮三疏言青苗,奪職致仕。惠卿遭喪去,安石未知所託,得曾布,信任之,亞於惠卿。---《宋史》

這裡面沒有任何私人恩怨,完全是他們倆的認知不一樣。司馬光就是討厭新東西,他一個研究歷史的人,天天在跟死人打交道,怎麼可能去欣然接納那些新東西呢?

同樣的道理,王安石一個天天打網遊的人,你忽然讓他把網遊給戒了,這可能嗎?是有可能,但是非常難,因為在王安石的認知裡,打網遊也能成為世界冠軍,走上人生巔峰。

所以說兩個人是絲毫沒有半點個人恩怨在裡面的,純粹就是認知範圍不一樣。一個是老學究,一個是叛逆少年。

總結:王安石變法,有利有弊。

王安石變法的確是失敗了,最終造成了北宋的持續衰敗。有人就認為,王安石變法如果成功的話,那麼北宋一定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可能那個時候北宋就能走上資本市場的道路。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王安石變法就一定完全沒問題嗎?當然不是。

我們看看蘇東坡老先生是反對他的哪些地方就能看得出,這一變法的缺陷在哪裡。所以新的法令同時實行,老百姓們吃得消嗎?根本反應不過來。

任何法令都要有試驗區,你以為現在哪些實驗學校是開得玩的嗎?那就是用來做實驗,看看新的教學方法是否能夠普及全國用的。

可是王安石對自己的法令過於自信,所有法令不用實驗,就全國推廣。最終造成了全國反對的局面,甚至連宋神宗都救不了他。再看看他用的都是些什麼混蛋人物。由此可知滅王安石的不是司馬光,而是他自己。


江湖小曉生


自然在他心裡,深藏不露。唯有藉助後人視角,才能一窺內心深處,那冰山一角,說來極為不容易啊!所謂人心隔肚皮,就是這個理。何況,司馬光還是個老狐狸,更加深不可測。記得他的同僚說過一句話,好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之類的,來形容他卻是最合適不過了。至於,他算不算個“反派”,既可以算,也可以不算,因人而異。

具體而言,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之用意,分為兩個方面、層次。一方面,司馬光“為了反對而反對”,沒有任意理由事實,純粹政治立場所決定的。畢竟,司馬光與王安石分屬不同的政治陣營,都要為自己的政治利益謀福利,反對另一方,自然就有了政治利益。另一方面,司馬光“為了理念而反對”,不想看到老百姓因為變法而受到傷害,主張保守的變法。要知道,司馬光了解底層民情,肯定有看到過

“王安石變法”對於一些百姓的盤剝,否則不會極力反對之。

這從他所持的變法意見,就可以看出,至於真假還有待斟酌。不過,政治人物一般都很複雜,不要看反對的理由一大堆,個個條條都是“為了百姓好”,就輕易信了他,那樣很有可能會被帶風向、失了自己,順帶也害了自己,完全得不償失。因此,司馬光不管所持是哪種反對,或兼而有之,我們都要審慎對待之,擦亮自己的眼睛。同時,不要忘了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尋找相關的史料予以佐證之。

另外,司馬光算不算個“反派”?卻是不能輕率、貿然下結論。對於保守派來說,司馬光代表了他們的主張,為他們發了聲,自然不可能是反派。反觀掌權的改革派,司馬光無疑就是個“反派”了,完全不知好歹,處處反對,真是豈有此理,估計他們牙都咬碎了。

當然,後世之人,有獨立的思考能力,斷然不會“非黑即白”的討論之。

總之,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無非是政治用意、兼具個人用意了。其中之門道,非三言兩語所能概括,唯有仔細研究、用心揣摩了。


史過境遷客


從家國民族利益的角度看,司馬光算是一個十足的“大反派”。

司馬光為什麼反對王安石變法?

有兩大主要原因。

第一,司馬光的認知水平太低,跟不上王安石的腳步。

在熙寧元年(1068年),司馬光與王安石同為翰林學士,兩人在宋神宗面前,就朝廷錢不夠花(國用不足)的事,開始進行辯論。

司馬光認為:國用不足是因為花費太多,宮廷裡、以及朝廷的高官們省著點花就行了。王安石則不同意,他認為,國家要善於理財才能有錢花。

司馬光就開始發揮道:所謂善理財,不過是搜刮民財罷了,這不是好事。

王安石說:不對,“民不加賦而國用足”,這才算善於理財。

司馬光反駁說:天地間財物有個定數,不在民間,就在官府。不加賦而能達到國用足,只不過是想悄悄地剝奪百姓罷了,這樣做的危害比加賦還嚴重。

司馬光的反駁之語,其實道出了他的認知水平,一個字:低!

以經濟學角度看,王安石是近千年前具有現代經濟學素質的人。他知道可以通過一些手段(比如增加人口、增加土地供應、增加投資、推動技術進步等)來擴大經濟總產量,在總產量擴大的情況下,在同樣稅率之下,朝廷當然能收到更多的錢。

而司馬光認為財富有定數,這個觀點是相當錯誤的。即使不用現代經濟學的觀點看,也能證明他的錯誤。比如同樣一片土地,唐朝時期只能養活5000多萬人,而到宋朝時面積更小卻已經能養活1.2億多人。

司馬光的認知水平太低,他無法理解王安石的觀點,他完全跟不上王安石的腳步。最終成了變法的巨大絆腳石。

第二,司馬光作為大官僚大地主等既得利益者,他們滿足於現狀,反對變革;當變法觸動了他們利益時,則更加反對。

司馬光等文人高官,享受著宋朝的超級高薪,已經屬於既得利益者。

既得利益是在現有政治框架下實現的,而變法卻是要改變這個框架的,這等於動了他們的奶酪,他們當然要反對。

到後來司馬光已經成了保守的大地主大官僚的代言人。

司馬光最後為了反而反,完全是意氣用事。當王安石被罷免,司馬光恢復執政時,他竟然盡廢新法,完全不顧很多新法切實可行、有利於人民。他的盲目反對,連他曾經的保守派盟友蘇軾也看不下去了,出言質問他。

同時,司馬光還迂腐到這種程度:把變法期間奪得的西夏領土“還”給了西夏,說是為了不給朝廷惹是非。你看,這幫老文人既得利益者,為了自身利益,竟已經顢頇到如此地步了。

結束語

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首先是他受認知水平所限,理解不了變法;其次是他為了自身利益而不顧國家民族利益,以至於後來到了盲目反對新法的地步,因此,他就是一個“超級大反派”。

---凌煙閣論史---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贊評轉+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