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棣那些事(三)—编纂一本书,为何要动用举国之力

明朝朱棣那些事(三)—编纂一本书,为何要动用举国之力

朱棣成功登基后,开始了一系列的伟大工程,其中有代表的是这五项: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修纂《永乐大典》、北伐蒙古、收复安南。

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工程中,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北伐蒙古、收复安南这些都是需要一个王朝极大的精力和财力去完成的。

而修纂《永乐大典》只是出一本书,为何也会被列入永乐年间代表的大事,这本书究竟有多难修?

一、旷世奇书,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素来被世人称为旷世奇书,《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它于公元1403年开始编撰,直到公元1407才定稿。它汇集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它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明朝朱棣那些事(三)—编纂一本书,为何要动用举国之力

二、工程浩大,任务艰巨

《永乐大典》最初由解缙率领147人主持编纂,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 ,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三千余人开始编撰。

可能这时读者会觉得,这无非是几千人来修,这有何难?和那些打仗动不动就几十万人的人力这算得了什么?

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朱棣直接为此工程设立正总裁3人,副总裁25人、都总裁35人,续送教授10人以及主写1381,这些人可全是自洪武年间以来的所有文学成就高的进士!

个个都是才高八斗,而且正总裁全是一品大员,副总裁也是从二品以上的官员!

也就是说,永乐朝文官中有一半人参与了永乐大典的修撰。

这些人仅仅是主写,参与后勤工作和其他辅助工作的人力更是不计其数。

因为修建此书肯定需要大量书籍,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都用上也远远不够。

可不够怎么办?有问题总不能胡咧咧吧?

因此朱棣下令各地藩王必须进献书籍,如果没有就治罪。

这样一来,各地王爷可就急了,纷纷在就藩的各王府内搜集购买图书。

遇到那种藏书甚多的府邸想买书,人家不卖就软磨硬泡。

各地官员纷纷前往拜访,甚至有的郡王也亲自去拜访,这些王府官员为了得到书,就差明抢了,找到书后就差驿站六百里加急送往南京。

因此自永乐大典开始编撰的那一刻起,各地驿站都忙疯了,天天差使背着书往南京六百里加急的运送。

因为缺乏地志之类的书籍,就下令让军队配合编者前往封山测量,记录水文和山川地形整理成册后,加急让驿站火速送往南京。

那时驿站途中几乎每天都有大量马匹活活累死,主写的官员们也不敢怠慢,分为三班倒,日夜不停的编撰,整理资料。

更为难办的是,书中还有涉及军事的方面例如介绍如何制造新型火器,早期迫击炮、喷火器和火器战术演变,对这个文官可是外行。

因此又得武将们亲自实践,并且书写战术报告,整理成册再发往南京。

这虽然只是修书,可是其需要的精力可不比迁都北京和北伐蒙古少,甚至更为繁琐。

明朝朱棣那些事(三)—编纂一本书,为何要动用举国之力

永乐大典手稿

三、耗费巨大,国库空虚

如此巨大的工程,自然离不开钱财的支持,虽然主写三千人,可需要的人力配合早已突破了十万人。

各地后勤物资供应源源不断的送往京城。

须知这十万人可是接连干六年,因此仅仅开工三年,就花光了洪武、建文两朝所有的国库存款。

没钱咋办?朱棣打仗在行,可理财是外行。

就只得下令缩减藩王俸禄,并且规定藩王的开支,不准铺张浪费。

尽管如此,勤劳的中国人民还是在克服种种困难之后编撰了《永乐大典》这部旷世奇书。

如此可见,修书可并非易事,而永乐大典的完成更是难上加难,也难怪会被列入永乐年间所代表的大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