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危機不會少

未來幾年,危機不會少


未來幾年,危機不會少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在地球上轉了三圈才控制下來。


現在人們要關注的不是哪些國家像中國這樣控制下來了,而是哪些國家沒有控制下來。現在,病毒已經在非洲國家蔓延,但非洲很多國家的經濟能力和公共衛生體制應付不了這個疫情,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鄭永年認為,不要把這次危機僅僅看作一個經濟金融危機,這次可能是比1918年更嚴重的世界範圍內的人道危機。


疫情期間,反華、歧視華人的鬧聲不斷,預計疫情控制下來以後,新一波反華的浪潮會更大。我們現在要自信一點,低調一點,幫助的國家不分大小,不分窮富,不分種族,哪裡有人道危機我們就走向哪裡,這就是最好的話語。


鄭永年認為,未來全球化可能不得不回到上個世紀80年代前的模式,即在主權經濟體上進行“有限的全球化”。它有兩個趨向性,一是歐美國家會把一部分關於國家安全、人民生命的產業遷回自己的國家。另一個就是各國產業會在世界範圍內分散佈置。


世界市場的存在是個假定,運氣好市場就存在,運氣不好,世界市場就不存在了。比如中美貿易戰,美國要把其所謂的“威脅”到國家安全的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也不讓中國的技術進入美國,這麼一來世界市場就被消解了。


根據美國方面的統計,美國80%的醫療物資和97%的抗生素是在中國生產的。所以疫情之後歐美國家估計會把關於老百姓生命安全的產業鏈遷到自己的國家,同時,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也是理性的市場行為。


疫情之後,如果部分西方企業遷出,產業鏈出現空白了,中國企業也可以馬上補上。這樣一來,中國各個產業鏈不斷調整優化,通過技術升級,慢慢往上走,中國會產生更多的整體產品,而不止是長期代工和組裝。

未來幾年,危機不會少


相關鏈接:

未來十年,我國主糧、豬肉、大豆供求如何?

我國有十幾億人要吃飯。悠悠萬事,吃飯為大。


只有糧食危機,才是致命的危機。


今年特別倒黴,危機頻繁爆發,地緣政治危機、流行病危機、流動性危機、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等等相繼出現。終於,大家的關注點輪到了“糧食危機”上了!


未來十年,我國主糧、豬肉、大豆供求如何?


昨天上午,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發布《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0—2029)》,這是我國連續第7年向全世界公佈,未來10年中國主要農產品市場供需形勢的預測和展望。


未來十年 主糧保供能力大幅提升:


2020年,我國農業種植結構將繼續優化,水稻、小麥不斷調優品種結構,優勢產區玉米產能將得到鞏固提升。水稻、小麥、玉米三種主糧的播種面積近14.2億畝。預計2020年主要糧食品種供給充裕,生產量能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


由於單產持續提升,預計到2029年,稻穀總產量穩定在2億噸以上;小麥總產量將達到1.35億噸左右。主糧供給是安全的,糧食部分進口主要是調劑市場的品種需求。


未來十年,由於國內外稻米價差持續存在,進口將繼續增長,2029年水稻大米進口量預計由目前237萬噸增加到445萬噸。由於國內專用小麥存在產需缺口,預計將從2020年的390萬噸增至2029年583萬噸。


未來幾年,危機不會少


未來十年 豬肉供求將由偏緊趨向平衡:


到2022年之後,我國生豬產能呈穩定增長趨勢,預計2029年豬肉產量達到5972萬噸。目前我國人均豬肉消費在32公斤左右。預計到2029年,人均豬肉消費量能夠達到42公斤左右。


2020年,預計國內豬肉產需缺口擴大,進口量預計比2019年增長32.7%,達到280萬噸左右。未來十年,將隨著我國豬肉產量增長而進口需求不斷回落,預計到2029年,豬肉進口將降到120萬噸左右。


未來十年 大豆以進口為主的格局不變:


未來十年,由於中國人多地少,人口持續增長大豆需求會不斷增加。同時大豆是食用油和飼料原料的主要來源,畜牧業發展也帶動需求增加。預計大豆長期依靠進口的格局不會變化,但是增長的速度會有所減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