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白江:2019年河長制工作全市考核第一

近年來,青白江區按照河長制管理工作安排部署,堅持頂層設計、高位推進、掛圖作戰、分級落實,著力“補短板、強監管、重改善”,取得顯著成效。日前,在成都市2019年度河長制工作考核中,青白江區以第一的優秀成績被評為先進,並在重點工作考評中獲得“河湖水質改善優秀獎”。

成都青白江:2019年河長制工作全市考核第一

守水有責

“2019年是青白江區河長制工作從‘有名’到‘有力’轉變的關鍵之年。我們將河長製作為‘一把手’工程,區委書記、區長擔任總河長,帶動各級河長履行巡河、管河、護河、治河職責。”青白江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青白江區共有140多名民間河長及巡河監督志願者。

今年68歲黃志金是大彎街道化工路社區的一位民間河長。每天早晨和傍晚,黃志金都會習慣性地來到河邊,他一手拿著鐵鉗,一手提著撮箕,在綠化帶撿拾菸頭、紙屑和塑料袋等垃圾。“河道漂亮了,更需要有人來護河。”黃志金說,2017年,社區成立民間河長志願者隊伍,退休在家的他便報名參加了。如今,在黃志金的帶動下,社區不少退休居民都加入到護河志願者的隊伍來,用實際行動愛護河流。

姚渡鎮馬坪村党支書記陳壽德也是一名河長,每天傍晚他都要帶著一個釘耙出去散步,散步路線就是村上管轄的幾條溝渠,看到河裡有漂浮的垃圾,他就用釘耙將垃圾打撈上來。久而久之,村民叫他“釘耙書記”。

據瞭解,青白江區創新推進河長制工作,積極推動保潔員、網格員、基層河長三支隊伍融合。內河道保潔員當“前哨”,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網格員當“觸角”,查找原因及時報告;村(社區)及街道河長當“領隊”,協調落實並兜底解決各類水環境問題,在社會基層形成一張全覆蓋的保護網。

治水有“數”

治水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系統治水、多元共治。

2019年,青白江區利用“成都e河長”在線巡河,無人機、聲吶探測儀等智慧方式協同治理,實現巡河過程、問題上傳、整改提升閉環式管理。

“青白江區推廣應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提升汙染源排查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完善河湖監測監控體系。”青白江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利用聲吶探查技術,對各類暗管排放汙染源進行快速排查和定位,為流域排汙口整治提供了精確的數據參考;另一方面利用無人機搭載可見光高清鏡頭對流域進行大範圍巡查搜索,發現疑似汙染源後進行拍攝取證,並記錄該點位的GPS座標,最後形成青白江區流域無人機巡查工作報告,為河湖的精細化監管提供技術支撐。

據瞭解,2019年4月24日,青白江區聯合市環境應急中心使用暗管探測無人船,利用聲吶探查技術,對長流河沿岸的暗管及排汙口進行了探查,大大提升了排查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解決了傳統汙染源排查工作上的一系列難點問題。

護水有方

河流治理非一日之功,河長制實現“河長治”,長效機制是關鍵。

2019年,青白江區不斷探索制度延伸,推行“河長制+警長制”和“河長統籌+專業維護”模式,創新實行週一提醒、週四彙報、週五通報工作制度,建立“月排名+季考核+年考評”督察和第三方評估機制,切實加強河湖管理保護。

同時,簽訂了跨區縣流域水生態治理保護合作協議,強化部門聯動執法監管,成功打擊涉水違法行為19起,高標準完成河湖“清四亂”,全區實行河道砂石禁採。

市民張大松是一位慢跑愛好者,每天都要沿著長流河的綠道跑上一圈,他說,現在河流治理成效顯著,比如長流河再也不是從前的臭水河了,“每天看到清澈的河水,聽著鳥叫,真是心曠神怡啊!”

築生態文明之基、走綠色發展之路。青白江成為了成都市首個“中國宜居宜業典範區”,榮獲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水生態價值實現了“形態轉換、價值轉換、理念轉換”,綠水青山真正成為了金山銀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