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黃璐琦:國家中醫隊治癒率近九成,有信心走出國門

新京報訊(記者 李玉坤)春節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率領第一支國家中醫醫療隊趕赴疫情嚴重的武漢,整建制接管武漢金銀潭醫院一個獨立病區,截至3月30日醫療隊回京,前後收治150多名患者,治癒出院率88.61%。醫護人員無一人感染。

近日,黃璐琦院士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詳解國家中醫醫療隊在武漢的診治情況,暢談中醫藥發展。

院士黃璐琦:國家中醫隊治癒率近九成,有信心走出國門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受訪者供圖

大年初一到武漢,隊員大多有“非典”救治經驗

新京報:你什麼時候接到需要組隊赴武漢的通知?為什麼選擇去武漢第一線?

黃璐琦:在疫情暴發的第一時間,中國中醫科學院就召開了疫情防控專題會議,成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1月24日中午,院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赴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醫療工作隊籌備工作。大年初一(1月25日),我帶領第一支國家中醫醫療隊,趕赴湖北省武漢市,參與疫情防治工作。

我是主動要求前往武漢的,當時根本沒時間多想。救治患者,是一名醫務工作者的責任,也是檢驗我們黨員初心使命的時候。只有在第一線,親自看到疫情的真實情況,發現一線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才能讓中醫藥在抗疫中發揮更好的救治作用。我們來了,就可以與西醫並肩作戰,同臺合作,共同構築疫情防控的牢固防線。

新京報:第一支國家中醫醫療隊都由哪些人組成?

黃璐琦:醫療隊由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和廣安門醫院的呼吸科、感染性疾病專科、ICU等相關專業的醫護人員以及科研人員組成,他們大部分都參與過2003年“非典”救治,不僅能熟練運用中醫診療技術,更有豐富的臨床搶救經驗。

為醫院增加中藥處方系統,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

新京報:你們剛接手時,武漢金銀潭醫院是什麼情況?

黃璐琦:我們首批國家中醫醫療隊整建制接管了金銀潭醫院的一個獨立病區,重點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壓力還是很大的。金銀潭醫院是一家三級傳染病專科醫院,缺乏中藥,也沒有中藥處方信息系統,而且西醫醫院的工作理念、流程方法等與中醫醫院有一些差異,對中西醫如何結合、中醫藥如何發揮作用等需要深入溝通,這為中醫藥參與臨床救治工作帶來了重重困難。在中西醫並重、中西藥並用的政策指導下,醫療隊與金銀潭醫院配合協作,新增中藥處方信息系統、加大藥品保障,迅速投入戰鬥,有效發揮了中醫藥作用。

新京報:你們每天在金銀潭醫院的工作是怎樣的?

黃璐琦:可以說醫療隊的生活完全沒規律,有時候忙到晚上兩三點,有時一天甚至只睡兩三個小時。自接管病區後,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醫務人員與後方數據分析人員遠程召開工作例會,共同依據患者臨床數據分析病情,優化治療方案,以確保臨床療效。

院士黃璐琦:國家中醫隊治癒率近九成,有信心走出國門

黃璐琦率領第一支國家中醫醫療隊趕赴武漢。受訪者供圖

確定“三藥三方”,八成重症患者願意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

新京報:你們在實際治療中,配製了哪些藥方?如何確定所使用的中藥?

黃璐琦:基於臨床療效這一事實,形成了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診療方案,也就是“中國方案”,篩選出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血必淨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有明顯療效的“三藥三方”。“三藥三方”均經由專家組充分商議,與此次新冠肺炎中醫病機特點及證候特徵相符合,且均有臨床和科研依據。

新京報:醫院患者對於中醫藥是什麼態度?

黃璐琦:很多患者開始對中醫藥並不是很認可,我們接管病區後,邊救治、邊總結、邊研究,2月3日第一批8名患者治癒出院,給我們自己樹立了信心,也給了患者極大鼓舞。

有一名患者的康復過程讓我感觸很深。我們病區26床的重症患者剛來時不瞭解中醫,從沒有用過中藥治療,入院後強烈要求使用抗生素治療。但檢查結果顯示並未有細菌感染的證據,無需使用抗生素。醫療隊員耐心講解並進行心理疏導,制定了中藥治療方案,並根據患者症狀、舌苔、脈象變化及時調整處方,主管醫生還親自衝調中藥喂患者服用。在醫護隊員努力下,患者病情很快好轉,對服用中藥的態度也有了極大轉變,主動要求醫生開處中藥並按時服用。患者出院後還特意製作了錦旗送給醫護人員。

隨著中醫藥在疫情救治工作中的不斷深入,其臨床療效也逐漸得到肯定,越來越多患者開始接受中醫藥治療。重症患者有80%願意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輕症患者90%願意用中藥進行干預,隔離的患者希望中醫藥早期介入。

院士黃璐琦:國家中醫隊治癒率近九成,有信心走出國門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受訪者供圖

推薦儘早使用中藥注射劑,醫護服用中藥提高免疫力

新京報:中醫診療方案是如何確定的,有什麼特點?

黃璐琦:我們抵達武漢後,就組織醫療隊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專家組在漢部分成員,及湖北省中醫院、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武漢市中醫院相關人員召開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討論會。與會專家根據巡診、查房情況,結合當地醫療救治人員的實際經驗,修訂了中醫診療方案。

新版中醫診療方案增設醫學觀察期和臨床治療期的界定。對於表現為乏力、伴有胃腸不適或發熱的疑似病例,設為醫學觀察期,推薦使用藿香正氣膠囊(丸、水、口服液)、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疏風解毒膠囊(顆粒)、防風通聖丸(顆粒)等,減輕門診壓力。對於確診病例,根據患者病情分為輕、中、重期及恢復期,每一期設立協定處方,使臨床應用更加清晰明瞭,並推薦儘早使用中藥注射劑,以提高免疫力、緩解症狀、縮短病程。

隨後,遠在北京的王永炎院士、晁恩祥國醫大師、薛伯壽國醫大師等專家組顧問及劉景源、張洪春等專家以視頻方式就新版中醫診療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改進完善。

新京報:抗疫期間,多地醫院都有自治中醫藥方,你怎麼看待?

黃璐琦:辨證論治、因人因地因時制宜是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雖然國家層面出臺了中醫診療方案,針對患者不同分期推薦了協定處方,但也建議各地各醫院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使用。我想各地醫院自治中醫藥方應該就是根據各地情況、患者情況,辨證後的處方吧。

新京報:中醫藥在保護醫護人員方面起到了哪些作用?

黃璐琦:醫護人員到達武漢後,給每人發放了提高免疫力的中藥湯劑。在高強度工作、巨大精神壓力下,我們的醫療隊員連續作戰66天,無一例感染,沒出現任何意外。

病區治癒率近9成,不擔心美國人不接受中醫

新京報:你說不擔心美國人不接受中醫,為何有這種自信?

黃璐琦:在3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湖北武漢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我就已經表示並不擔心。不擔心的原因,來自於信心和實踐。中醫和西醫雖屬於兩個不同的醫學體系,對健康、疾病有不同的認識角度,但是它們都會基於臨床療效這一事實。正是基於臨床療效這一事實,屠呦呦老師等中國科學家發現了抗瘧藥青蒿素,被廣泛使用,為此屠老師在2015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也是基於臨床療效這一事實,現在中醫藥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103個會員國認可使用中醫針灸。為此,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本》,首次納入了起源於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章節。

在金銀潭醫院的救治過程中,化溼敗毒顆粒和中藥注射劑也被證實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以國家中醫醫療隊接管的病區為例,這個病區以收治重症患者為主。截至3月30日醫療隊返回北京,病區累計收治158例,出院140人,治癒出院率88.61%。基於此,我可以很自信地說,中醫終會走出國門,為世界所接受。

新京報:現在,對外捐贈物資中已經有中藥,中醫是否會組隊出征?

黃璐琦:我們願與各國人民並肩作戰,共抗疫情,共享中醫藥的經驗和成果。如果需要我們組隊出征,我們一定責無旁貸。

院士黃璐琦:國家中醫隊治癒率近九成,有信心走出國門

國家中醫醫療隊專家根據救治情況形成的中醫治療經驗,後納入國家診療方案。受訪者供圖

要有中醫藥文化自信,尋找療效高級別循證證據

新京報:對於網上的“中醫黑”,你覺得應該如何看待?如何用現代科學來解釋中醫中藥?

黃璐琦:讓世界認識接受中醫藥需要一個過程,療效是中醫藥的生命力,國際認可的高級別臨床循證研究是必經之路。尋找中醫藥療效的高級別循證證據,有利於優化臨床方案,提高中醫藥臨床救治率,更是中醫藥臨床療效的最有利證明,也是讓中醫藥得到普遍認可的有效途徑。為此中國中醫科學院專門成立了中國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開展中醫藥的臨床療效評價研究,以獲得高級別的臨床證據。通過這次疫情,我們一共設計申請了三項臨床研究,都是嚴格按照現行國際通用的方法來開展的。

新京報:你覺得現在中醫發展最欠缺的是什麼?未來的方向在哪裡?

黃璐琦:

去年10月25日,全國中醫藥大會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堅持中西醫並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我認為首先要有的是傳承中醫藥的文化自信,充分尊重中醫藥的歷史地位及意義,以高度文化自信傳承中醫藥精華,把握事物本質,遵循客觀規律,梳理和強化學科主體意識,實現中醫藥的與時俱進發展。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編輯 丁天 校對 楊許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