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傳身教誤導了你這麼多年,總得有人告訴你真相

關於孩子的教育,你是不是也經常聽到,父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所以你就對自己進行著各種約束,以便給孩子樹立一個更好的榜樣。可我恰恰要說,這是一種侷限性非常大的教育理念,甚至是一種讓人誤入歧途的教育方式。

言傳身教誤導了你這麼多年,總得有人告訴你真相

  • 言傳身教很重要,但它不可能成為教育的全部,甚至也不能成為主要的組成部分。
言傳身教誤導了你這麼多年,總得有人告訴你真相

隨著國外教育理念的不斷引入,我們傳統的權威型教育方式,逐漸被西方的民主教育方式所替代,也就是說基於對人性的尊重,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要充分挖掘他們內在的潛力。

這些聽起來是不是都很高大上,而且這些教育理念也得到了國內教育專家的普遍認同,所以,“自由和愛”常常充斥於各種年齡段孩子的教育中。

言傳身教誤導了你這麼多年,總得有人告訴你真相

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孩子年幼時,他們還沒有必要通過學業、通過各種技能去證明自己的實力,自由、愛、民主、言傳身教......這些東西確實非常重要,但是當孩子進入學校,他們所要比拼,或者說需要進行展示的東西逐漸增加,我們所倡導的這套理論,就難以支撐孩子更好的成長了。

我就是一枚深受現代教育理念影響的家長,在看了市面上幾乎所有優秀的教育類、心理學類書籍後,我深信孩子的自覺性並不像多數家長認為的那樣薄弱,所以總是對孩子有著足夠的信任,認定他們可以在少量監督或者僅是簡單的引導下,就能夠做到自覺自願的去學習,因此我總是傾向於給孩子足夠多的自由。

言傳身教誤導了你這麼多年,總得有人告訴你真相

這個暑假,我們又把孩子送回了老家,出於上次在老家連續待了兩個月的教訓,我們這次把回老家的時間限制在20天,並且和孩子制定了簡單的學習計劃——上午寫作業、下午玩,晚上閱讀和看電視,並且沒有允許孩子把ipad帶回去,為了保險起見,我們又給其中一個愛學習的哥哥買了成套的《哈利波特》,以作為他學習的榜樣。

可是,20天后,當我們回去接孩子的時候,事情卻變為:

雖然每天也寫作業,但常常是10分鐘完事兒;

雖然不能玩遊戲,但看電視的時間卻延長到了5個小時;

哥哥看完了三本《哈利波特》,我家孩子看完了整部《親愛的,熱愛的》,外加數不清的動漫;

規定好的每天寫半頁的字帖,卻依然停留在半個月前的日期;

要完成的兩本暑假作業,最多隻寫了1/5,其中英語只寫了第一頁......

你完全失去了我對你的信任!”當我看到這個結果後,無法按捺自己的憤怒,對孩子說道,“

你要想再贏得我的信任,必定要花很久的時間!

言傳身教誤導了你這麼多年,總得有人告訴你真相

我之前和孩子做的約定,他總能很好的遵守,因此認定這次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可我卻忽略了一件事情,當外界誘惑依然存在,而外界約束卻相隔千里時,這個自我約束就變得極不牢固,甚至是瞬間垮掉。

當然,按照某些教育專家的觀點,他們會認為,這是由於之前給孩子的自由太少,他們太缺乏看電視、玩遊戲.....這些選擇的自由了,所以當他們面對這些誘惑的時候,他們就會惡補之前的損失。

可是,這些專家必然忘記了一件事,就是在網絡時代,外界的誘惑已經遠遠大於人性的承載能力。為什麼一個孩子能夠在全神貫注於遊戲時,根本不知道肚子餓、不理會外界的干擾、甚至聽不到父母的暴怒,難道這不是被某種我們無法理解的東西“洗腦”了嗎!

言傳身教誤導了你這麼多年,總得有人告訴你真相

到目前為止,除了一些60後、其孩子早已工作的所謂教育專家外,沒有哪位專家敢說,他同意自己的孩子肆無忌憚的玩網遊。

時代不同了,大眾的注意力就是商機、就是金錢,因此吸引我們注意力的手段也進化的越來越高明,我們不能試圖用自己的意志力去和這個超級進化的怪物去對抗。

言傳身教誤導了你這麼多年,總得有人告訴你真相

我們知道,人有懶惰的本性,這種本性傾向於讓自己過得更舒服一些;可是,作為人類我們還有另一個完全相反的本性,就是通過自己的優秀,得到外界的認可。

所以,教育的難點就在這裡,如何引導人性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如果我們管的孩子太死,他就缺乏了活力,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家長,就成為一個沒有自由意志的人,他的生命也將毫無意義;可如果完全放手孩子,或僅是簡單約束,那麼孩子有可能滑向人性的另一端——貪圖享樂。

言傳身教誤導了你這麼多年,總得有人告訴你真相

  • 言傳身教的力量太薄弱,不足以對抗外界的誘惑。
言傳身教誤導了你這麼多年,總得有人告訴你真相

我一直都很在意正向引導對孩子的影響,也就是所謂的言傳身教。只要父母做好了,孩子自然會模仿,如果孩子做的不好,首先應該反思的是家長。很長一段時間來我都認為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辦法,美其名曰“和孩子共同進步”。

相信很多家長對這種教育方式也比較熟悉,這也是現代教育理念的宣傳核心。可我現在卻認為,這是一種自以為是,太過高估計自己能力的自大表現。

言傳身教誤導了你這麼多年,總得有人告訴你真相

拿閱讀來舉例,我每晚在家都會看書,還會和孩子講一些書中的觀點,目的是引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而我的閱讀習慣一直就有,並且在三年前,閱讀已經填滿了我生活裡的每一個空閒時間。可是到目前為止,壯壯對閱讀的興趣並不大,如果要在遊戲、電視、玩和閱讀幾個方面排一個序,那麼閱讀一定是排在最後的。

原因其實非常簡單,一是生詞較多,閱讀的阻力較大;二是外界的誘惑太多,即便我們阻斷了這些誘惑,同學的影響卻無法排除,況且我不可能完全阻斷這些誘惑。

言傳身教誤導了你這麼多年,總得有人告訴你真相

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單純的寄希望於言傳身教,就顯得太天真了,孩子之所以能夠主動的去學習,主要是嚐到了其中的甜頭,這個甜頭,也許是得到了別人的讚許,也許是滿足了自己的虛榮,也許是得到了知識的滋養......所謂的甜頭因人而異,並且也未必多麼高尚,比如,有些青春期的男孩,為了吸引女孩子的注意,可能就會愛上打籃球,或者是更加專注於自己的成績,以便能引起對方的注意或者是能夠配得上對方。

所以,單方面的靠父母潛移默化的引導,僅通過言傳身教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是一種非常天真的行為。

我之前總是和老婆講,要讓孩子慢慢來,不要著急,慢慢引導,不要強迫他,但我現在覺得這種方法太過迂腐,原因我上面也分析了——太高估自己的影響了。所以要給孩子一些壓力的,要讓孩子看到自己身上的潛力的。比如拿閱讀來講,那天壯壯和我說,他一個小時只能看兩個格林童話,我告訴他,要看完四個,他表示很驚訝,但在我的壓力下,他確實發現自己可以做的更好;類似的情況有很多,比如寫作文,當我輔導孩子寫了很久的作文後,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寫,並給他施加些壓力,讓他自己完成一篇400字的作文(二年級),雖然很多錯字,但畢竟成就感滿滿的。

言傳身教誤導了你這麼多年,總得有人告訴你真相

當然也可能有專家會批評我,這樣不就破壞閱讀和寫作的興趣了嘛!可問題是,孩子一直都在“跑道”外,我必須先把他推到“跑道”上,至於閱讀、寫作的樂趣,真的有了這個習慣,樂趣自然就來了。

“不逼自己一下,真的不知道自己原來可以這麼優秀”,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孩子,相信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家裡的電視都不打開一下,但是手機呢,我相信很少有家長能做到,不在孩子面前看手機的,更不要說像鄭淵潔老師那樣,接電話都要躲到廁所裡,怕影響到孩子!

言傳身教誤導了你這麼多年,總得有人告訴你真相

現在抓取我們注意力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單純依靠一方面的言傳身教,不足以更好的引導孩子,還需要給他們適當的壓力,所以,在當今這個社會,很多的教育模式都要重新調整,完全按照西方的“舶來品”那一套,只會耽誤了孩子。

言傳身教誤導了你這麼多年,總得有人告訴你真相

很多專家強調,不要逼孩子去做事兒,要引導孩子,其實就是想通過自虐的方式來讓孩子醒悟,這種方式也許管用,但是在你自虐的時候,其實也可以捎帶著孩子一起來感受這種成長的壓力,畢竟成長中的蛻變永遠都不是件輕鬆的事。

言傳身教誤導了你這麼多年,總得有人告訴你真相

最後,我們再說回到孩子的假期作業上。

孩子常常會假想自己已經完成了作業,用幻想出來的世界去逃避真實的情況,這就是孩子的特點。大人受到點批評,藏在心裡久久不能忘記,孩子受到批評,當時會哭個死去活來,有種痛改前非的感覺,可轉眼就忘記一切。就拿暑假作業來講,剛被我批評完,一轉眼,又和我討價還價,試圖將它們推到最後去完成。

言傳身教誤導了你這麼多年,總得有人告訴你真相

我想,這也許是孩子社會經驗欠缺所導致的一些問題,他們因為很少遭遇自己的不良習慣所帶來的懲罰,所以總是無法更全面的考慮自己的情況。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一張白紙上寫字,為了寫的工整些,我們會要求孩子畫一些橫格,畫到最後,我們成人會自動調整格子的大小,以便讓最後的橫格能夠平均分配,但孩子可不管那些,他們會繼續按自己的節奏,以致最後一行根本沒法寫字。

這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但卻反應出,孩子做事情,很難考慮到大局,也常常難以考慮自己行為所導致的後果,而這些能力,只能通過自己的錯誤去獲取,這就是人生經驗的重要性。

以後的假期,我們還會讓孩子單獨待在老家,但制定學習計劃看來效果不大,最好的辦法,是給他佈置可以量化的作業,雖然這種方法違背了人性自然的發展,帶有機械化式的強迫,但這卻是最好的一種自我檢查和考核模式。而這一切其實又回到了傳統的教育模式,這也是我最終要表達的觀點,西方的教育理念是先進,是更符合民主、自由和愛的觀點,但必須和我們傳統的教育理念相結合才更能發揮作用。

言傳身教誤導了你這麼多年,總得有人告訴你真相

我是石頭聊家庭教育,持續更文,感謝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