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國的興衰

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上,有過三次從根本上改變中國政治制度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革,第一次發生於公元前221年,他結束了領主分封制,創立了中央集權制帝國,第二次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了帝國時代,建立了亞洲第一共和國,第三次是1949年共產黨領導革命。

秦帝國起源於中國西部,發跡於渭河流域的關中平原,由一個給天子駕車獲得領地的小部落發展成一個強大的帝國,關中平原易守難攻,西有函谷關,北有黃河天險,南有南山(陝西人慣稱秦嶺為南山),這種先天的地理優勢,可以使秦國人向東進攻其他國家而無後顧之憂,地處西部的秦國,秦軍也經常也和遊牧民族作戰而處於戰備狀態。

公元前346年秦國率先實行變法,依法家思想治國,凡事有法可依,國家法制化,上到王公貴族下到貧民百姓尊法奉法,政府公信力提高,全民一個目標。秦法的細緻造就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以至於秦軍生產的武器實行標準化生產,戰場的武器損耗和修復大大提高。其次秦國是最早使用鐵製兵器的國家,公元前291年,秦國佔領韓國重要鍊鐵產地宛,這樣使秦軍的實力進一步增強。

公元前318年秦國佔領巴蜀之地,數年後開鑿都江宴。在關中興建鄭國渠。這樣使秦國同時擁有巴蜀關中兩大糧倉。這樣為秦國提供大量的糧食儲備。

秦國衝孝公變法,歷經六代七位君主,無一位昏君,堅持法家治國。憑藉這些條件,秦國不斷擴大自己的底盤,征服一個又一個的國家。山東六國稱 秦為野獸。公元前221年,秦成為中國的主宰者,統治者認為自己功蓋三皇,勞過五帝,所以成為皇帝。始皇帝為第一代皇帝,始皇帝認為,子議父,臣議君不妥,廢除諡號。後世皇帝按照二世,三世,代代相傳。

秦帝國的興衰

長城

始皇帝本人對《商君書》尤為鍾愛,秦國的成功得益於法家,所以始皇帝將將法家學說推廣至全國。他廢除自商以來的分封制,實行郡縣制。除秦國以外的軍隊全部解除,六國君王和貴族囚禁於咸陽,秦國軍隊派到全國。此外他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和貨幣實行經濟集中化。現在的中國我們仍然能看到秦的影子。

文字的統一,是中國持久統一的粘合劑。整個中華文化圈,朝鮮 越南 日本。語言各不相同,文字發音差別巨大,但漢字是一種符號化文字,就像阿拉伯數字一樣,全球發音都不一樣,但我們都認識。

後世儒家的史學家認為秦是暴秦,秦的改革觸動了許多既得利益階層,引起強烈反對,儒家和法家根本是對了,儒家認為尊古代,法家是將來比現在發達。儒家攻擊法家,後來始皇帝,銷燬儒家書籍,殺死部分反對的儒生。這樣的做法直接導致中國的思想黃金時代結束。後世到漢朝更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種思想,一種聲音,文化沒有摩擦,新的思想就不會產生。

思想的損失但秦國的制度有效的利用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中國的經濟得到了發展。馳道的修建,有利於政令能到達全國各地車同軌,保證前面的車輪在鬆軟的沙土上行駛留下的車轍印後面的車能循著現有的車轍走。

為了抵禦遊牧民族始皇帝修建了,萬里長城。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為了完成這項工程,失去了大量生命。長城的每塊石頭都是一條生命。老百姓對修長城是怨聲載道。

秦國得到知識分子和廣大勞苦大眾的憎恨,是皇帝死去,秦二世智商極低,趙高弄權。在統一15年後分崩瓦解,但秦給中國留下了深刻持久的印記。秦以後的制度一直延續到20世紀。中國的英文名字China來源於秦chin。可見秦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多麼深刻。


秦帝國的興衰

秦國疆域圖


秦帝國的興衰

始皇帝本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