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經濟未來有哪些新的增長點?有沒有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新產業可以在吉林興起發展?

魏賜民


吉林夾在黑龍江和遼寧之間,東部與朝鮮接壤,且在東北臨海區域又被俄羅斯海參崴港口隔斷,西面毗鄰蒙古呼倫貝尓大草原。這種周邊環境下的吉林省域還真的很難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

吉林的土地面積18萬平方公里與廣東省差不多,人口數量卻只有2700萬,2018年的GDP總量為1.5萬億。人均GDP在55000元,而全國人均GDP在64500元,顯然是拖了全國的後退。

整個東北三省在建國初佔全國GDP的86%,而到了如今卻是不到6%。作為東北三省之一的吉林也是經濟增長率持續乏力。要是有好的發展途徑估計早就開始實施,更何況在不斷出臺振興東北老工業區的政策中也會脫穎而出。

筆者認為未來很難尋找可以促進吉林經濟快速發展的道路,而且還會繼續保持緩慢的經濟發展狀況。

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首先,從全球這些年的人口轉移規律來看,一般逐步向北緯20~30度的區間轉移。長春北緯43.88度,是屬於嚴寒地區。也是全球人口流出最快的區域。而且東北三省的人口也是出現了流出現象,未來這種趨勢還不會延續。

其次,在北部地區的核心在京津冀地區,人才、資金、交通、文化、金融、國際性都集中在京津冀區域。可吉林距離京津冀1000多公里,很難達到有效輻射。

其三,在整個東北三省內部,未來的國家中心城市一定會選在遼寧,而瀋陽和大連更是這個區域的佼佼者,遼寧將會比吉林更有發展優勢。另外的黑龍江,哈爾濱是西伯利亞及黑龍江地區最大的城市,在國際邊境戰略、旅遊休閒產業發展等方面在東北三省也是獨一無二。相比於三個省份吉林確是最弱的。



總之,吉林除了資源優勢,還找不到其他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尤其在科技產業、創新創業、高端服務業、研發產業、金融等高端產業更是沒有特色。

唯一值得驕傲的就是一汽,也就是在工業產業中還是具有一些機會。可這麼好的一個大型汽車產業落戶在長春,卻偏偏沒有一個龐大的汽車零配件產業鏈的形成。就好比一個大金礦,可週邊卻是一批捱餓的人。相比於上海、廣州的汽車產業周邊都形成了很多的私營企業為主的汽車零部件市場。這也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即便把大型的產業基地搬到了吉林,也很難看到奇蹟的出現!


鞅論財道


吉林省目前唯一可以選擇的機會就是向東走出去與國際海洋接軌。也就是說利用當前國際政治有利的機會盡快打通琿春出海囗,在琿春聯俄聯朝建立經濟特區和自由港,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打造海洋物流服務產業,進一步降低省內產品的物流成本,才能提升產業競爭力。向內陸腹地沿東西線延吉、敦化、吉林等地發展出口加工區及物流集散中心,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圍繞傳統產業,包括糧食,化學工業衍生產品,鋼鐵、水泥、塑料等建築材料進行市場賦能,促進提升改造。國內成功經驗已經為吉林省開創了先河,例如香港、深圳、廣州沿線,造就了東莞、虎門,現已進入大灣區全域發展階段;還有上海、蘇州沿線,造就了崑山,現已進入長江經濟帶格局。

吉林省處於東北亞地區幾何中心,承接國內產業轉移在區位地緣和物流成本上不佔優勢,南有大連、瀋陽,北有大慶、哈爾濱,只能要別人吃剩的。因此,向東發展,承接俄羅斯的石油能源資源,利用朝鮮廉價勞動力,吸引日本和韓國的技術及設計,以內貿外運方式行銷全國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