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殺頻發:父母教會孩子愛自己多麼重要

躍躍和小陳兩個小朋友走在路上看見了臺階。他們停下來,來回跳。一會兒站在臺階上面往下跳,一會兒又從臺階下面往上跳,比誰跳得遠。

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小遊戲,兩個小朋友快樂地玩了好久。

我說:“孩子們真可愛,總是能捕捉這麼簡單的美好。”

擔任高中班主任的小陳媽媽回應:“是呀!我看到班上有不良習慣的孩子們時,常常在想,他們小時候一定也都擁有一張天真無邪的臉。這麼多年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他們長大後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我們聊起頻發的青少年自殺案例。

(一)

近日,17歲少女為一口涼皮攜10歲妹妹自殺的新聞上了熱搜。

姐姐在生前曾留有遺囑:“特別對不起,爸爸媽媽,當你看到這個的時候,我可能已經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了!千萬不要傷心,這是我自己的選擇……我要走了,我很高興離開這個世界,沒有痛苦,那裡很好,我很嚮往。我帶走了妹妹,我深知自己做的超級不對,可是,我也算是幫她解脫了,別恨我,好不好?”

10月23日,四川省資陽城區沱江一橋下,一名15歲跳江輕生男孩剛剛被救起,卻聲稱還要繼續跳。起因竟然是因為其父親不讓他玩手機遊戲,收了他的手機,並且還踢了他一腳。據稱這已是他第二次跳江輕生,上一次被警察及時攔下,這次幸得有人及時將其救起。

有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自殺率最高的國家,其中15-24歲青少年自殺率佔26.64%,我們的孩子們到底怎麼了?

(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性格培養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從嬰兒期呱呱落地,到會走會跑,孩子健康順利長大,父母付出了多少夜以繼日的辛苦。為何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竟草率結束生命?

1. 父母沒有教育他們敬畏生命

自殺事件各不相同,起因千種萬種,其背後的本質原因,是孩子們缺乏生命教育。

孩子兩歲時,他踐踏草坪,你沒有告訴他,小草也有生命,教他愛護生命;

孩子五歲時,他以踩死螞蟻為遊戲,你覺得沒什麼大不了,沒告訴他,螞蟻也有自己的家人,失去至親的螞蟻家人會很痛苦;

孩子八歲時,他和別的孩子打架,你生怕他吃虧,沒告訴他如何正確保護自己的同時不去欺凌別人;

大學時,他突發奇想,殘忍地把活生生的小狗放進微波爐烤……

我們應當從小給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當孩子熱愛生命,他首先會珍惜自己,再去尊重別人。

世間萬物均有生命,每一條生命都是珍貴的,我們對生命應懷有敬畏。

青少年自殺頻發:父母教會孩子愛自己多麼重要

2.父母沒教他們感受世界美好

前幾年因一位老師退休,我臨時接手一個班。班裡有個學生H君,學習好,長得也帥。前任班主任一再讓我多關注這位H同學,因為他就是學校裡鬧得沸沸揚揚的跳樓學生。

據瞭解,考試前一天晚上H同學出去遛彎,宿舍同學沒感到他有任何異樣,結果徹夜未歸。

誰也沒想到他去學校對面的小區從六樓跳了下來。

H同學跳下去的時候被二三層的擋雨板擋了一下,僥倖撿回一命。疼痛讓他感覺自己還是個活人,爬到一樓居民門口暈倒了。

後來,警察發現了錢包裡的遺書,大概內容是從小到大自己不受人待見,身邊的兄弟同學都看不起他,欠爸媽的下輩子再還……

老師同學們去醫院陪夜,看見他小腿骨折、小臂骨裂、肋骨斷裂,其中還有一根插進肺裡,要引出導管排除積液,平白無故受了很多罪。好在有驚無險。

之後父母和女友一直陪著他。H同學見到同學們還挺高興的,問大家怎麼不早點來看他,完全沒有一個求死之人應有的頹廢。

假期結束後,他回去上學。他的父親辭去了工作專程陪讀,打零工掙錢供他讀書。H同學專心讀書,家長、老師、同學也都對他多加關愛,最後他順利畢業,現在也時常跟大家聯繫。

輕生的一剎那,世界也是美好的,只是他感受不到。老天爺又給了他一次重生的機會,他終於解開心結,重新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

3.父母沒有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

我認識的一位教授,他和愛人兩人事業都很成功。孩子剛從海外留學歸來,也在心儀的外企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在我們外人看來,沒有比他們再幸福美滿的家庭了。

豈料,剛上班不到一年的孩子在單位不知遇到什麼挫折,竟從幾十層高樓一躍而下,當場身亡。

教授白髮人送黑髮人,晚景淒涼。

教授兩口子自身事業成功,對孩子期望也很高。孩子有困難求助時,父母常說的話只是:“你是我們的兒子,一定沒問題的。你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據說孩子從小到大學習都特別優秀,成長過程幾乎是一帆風順。但到了職場,適應不了社會,沒有把挫折當成一種人生常態,受不了一點挫折,心理壓力太大,選擇了絕路。

(三)

《聊齋奇女子之宦娘》有一幕讓人看完後記憶深刻。

走投無路的如春與宦娘決定雙雙殉情,飲下毒酒後,如春腦中閃過自己年邁的父母將孤苦無依,把含在口裡的毒酒吐出,尋找生機。

古語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

孩子自殺,最痛苦的是父母,但父母恐怕也難辭其咎。

前幾年四川男孩高考後自殺,並留言“我的屍體,不用埋了,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別把我拿回去。心煩!”

死了也不願意回家的孩子,心有多傷?

為人父母,我們有義務讓孩子接受生命教育的洗禮,對孩子進行抗挫折能力培養,讓孩子感到被愛但不要溺愛他們,發展孩子健康的身心。

畢竟和生命相比,什麼都顯得微不足道。

(全文完)

作者簡介:李涵悅,南方人,不滿16週歲考到北方讀大學,碩士畢業後留在北方工作;既有南方人的溫婉,又有北方人的豪爽;喜歡安靜讀書,又愛好運動;是個外表柔弱,內心強大的女漢子。擁有幸福家庭、儒雅同事、知心朋友的幸福人兒,堅持原創,願用文字給大家帶來溫暖與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