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法師:佛教中的“戒、定、慧”到底指的是什麼?

網友的提問

@ 貓@友

佛教用“戒、定、慧”三種修學的方法來認知自己和世界,以達到無慾無求。那麼請問大師,這裡的“戒、定、慧”指的是什麼呢?

法師怎麼說

@道成法師 綿陽千佛寺

戒:是令我人身心清淨無染、無漏,最終顯露佛性光芒之本體。

定:是指佛性如不動,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慧:佛性光芒之顯露,能照亮世間一切黑暗,圓融無礙。

無慾無求即是本色。南無阿彌陀佛

請問法師:佛教中的“戒、定、慧”到底指的是什麼?

大家的看法

@路過洪崖洞

尊敬的道成法師珠玉在前,本人厚著臉皮狗尾續貂如下,如有錯漏,求輕虐。

認知人生的宇宙並非靠“戒、定、慧”三學。而是佛教裡獨特的四聖諦、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三法印、二諦。“戒、定、慧”三學是對四聖諦裡的“苦、集、滅、道”中的道諦下屬的八正道進行的分類。

請問法師:佛教中的“戒、定、慧”到底指的是什麼?

戒:正語、正業、正命。

定:正精進、正念、正定。

慧:正思維、正見。

這裡可能需要插入一個三士道的問題,三士就是:下士、中士、上士。最簡單的對應就是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

下士雖然聽聞了一些佛法,但並不想尋求個人解脫,只想做點善事,來世投胎到人、天兩界。以比較高的起點繼續混社會,目標其實有點猥瑣,就是擺明了想在下一世贏在起跑線上。

中士則依佛法的四聖諦、十二因緣來修聲聞乘,緣覺乘,尋求自身的解脫,不再來六道輪迴。有點只掃自家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意味。

上士發心廣大,不但要渡己,還要渡人。依佛法的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修行。頗有點一人有錢不算富,幫助大家一起富的意思。

“戒、定、慧”三學在三士道中可能適用於中士道的修行次第。佛教裡有個比喻:“戒”好像當你於曠野中玉樹臨風或花枝亂顫時送你了一套商品房,可以用來擋住風雨,或者緋聞,八卦。使四面八方的野馬、塵埃無法能夠威脅。由於風被擋住,屋子裡的空氣平靜下來,這就是由“戒”到“定”。只有在這樣一個“定”的環境裡,修習人的智慧之光才能像蠟燭的光亮一樣,燃燒得明亮透徹,毫無障礙,這就是所謂的“慧學”。

個人同意“戒、定、慧”次序是一定的觀點。因為由只求轉世(人、阿修羅、天)“三善趣”的下士道晉級到中士道來修解脫的人。根性不足以先有正思維、正見。不可能在未經過“戒、定”的歷練前就生起“慧”。如果有,那也不用從這一層起步了。

請問法師:佛教中的“戒、定、慧”到底指的是什麼?

完成這個程序之後,部分智慧大約在握,如有心再進入下一關修上士道的菩薩行。一到上士道,次序可能又反轉了。要以“慧(般若)”為首去指引其他修行。這裡的般若正見(緣起性空中道義)於中士道的正見又不同了,而且很難把握和確認。

但是,所有修菩薩行的大乘修行人無法確證自己是不是已經具足了能攝控其餘五度的“慧”。這是一個現狀,也是個痛點。特別是一上來就直接進入上士道修菩薩行的修行人。由於基礎不牢,最後無力,無智渡人。以菩薩心高抬腿起步,最後以自了漢匍匐前進收工。

於是我們經常看到粉絲動輒就幾百萬的“大師”一到現場,要不把前人嚼過的甘蔗水按劇本再嚼一道。要不用自己獨特的“心得”表演一段垮掉秀。幾乎都是因為眼高手低,不按次第謹慎修學的結果。

更多網友回答或是加入討論,請加入“莊嚴樂土”辯論平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

請問法師:佛教中的“戒、定、慧”到底指的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