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一勺豬油勝過十副藥‘’是什麼意思?為何現在吃豬油的少了?
大概七八十年代,那時候農村人殺了年豬,最寶貴的東西不是豬肉,更不是豬內臟,而是那些可以煉大油的豬板脂。
豬板脂會被農村家庭主婦煉油,那幾天家裡飄著豬油的香氣,孩子們一個個開心的要命,記得當時還是孩子的悠然就盼著母親煉完油以後,把那些殘渣給我們兄妹仨吃。
熱乎的很1香,放嘴巴里一咬,也不油膩,涼了的吃起來嘎嘣脆,特喜歡吃,而煉出來的油不管是炒菜還是包包子,味道都比別的油香。
記得悠然有一年咳嗽,像是得了百日咳,人瘦的像個小猴子,天天咳,藥鋪裡拿了藥,怎麼吃也不管用,後來奶奶聽別人說這個恐怕是缺了,缺了啥,悠然當時不懂,後來理解是營養不足。
奶奶聽從別人的建議,到集市上買了一點豬板脂,回來練了油,就用那些油給悠然炒了些面,每天悠然就喝那個面,後來還真一點點好了起來。
在我們這裡農村,很多人在礦山上班,礦山灰塵多,如果不注意保養的話,得矽肺病的人不少,有經驗的老人們會囑咐家裡的媳婦或者閨女,一定要經常煉些豬油,要用豬油做菜或者包包子,這樣會起到潤滑作用,減少肺裡灰塵滯留機會。
老人們說,豬油是好東西,它有補虛、滋養五臟、解毒、潤澡等功效,身體瘦弱,食慾不振的人可以吃豬油來增強食慾。而且豬油能夠使人皮膚有彈性,光滑細膩。豬油滑膩,可以“潤滑”腸道,使人排便通暢。所以具有潤腸通便的功能。
不過豬油雖然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但這東西不可以多吃,豬油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對高,長期吃的話,會導致致血糖和血脂高。
現在除了年齡大的人時不時煉點豬油吃,農村年輕人是不喜歡整這個東西的,嫌棄麻煩不說,還都害怕長肉,如今的農村農民很注重形象,也期盼健康。煉豬油這個手藝幾乎快要失傳了。
在我們家鄉礦區,那些來打工的外地工人,他們在井下幹著最吃苦最髒的工作,他們還是時不時吃豬油,但更多是熬骨頭吃肉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