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有女兒的家長,能不能分享一下該如何教育女兒,本人是母親?

佛祖保佑信徒


養女五忌

一忌:女兒一定要富養;這裡的富養不是物質上的,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要讓女孩有見識。

二忌:太驕縱;如果對女兒很寵愛,會變得太驕縱,非常任性,動不動就生氣,那麼對人際關係和婚戀是很不利的。

三忌:不獨立;女孩一定要獨立,依賴性不能太強,不然很容易失去自我,女孩子不論是經濟方面還是感情方面都應該獨立。

四忌:太懶惰;如果女孩太懶惰,房間懶得收拾,衣服懶得洗,懶得學習……太懶是一個致命的缺點。

五忌:太天真;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只讓孩子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結果女孩子長大很容易相信別人,太天真,容易吃大虧。


小喬寶麻麻


我之前讀過一本書,叫《養育女孩》,作者是史蒂夫 比達爾夫,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教育專家,還寫過一本《養育男孩》,作者的寫作手法也很有意思,直接把孩子的教育分成了5個階段。


女孩的培養也有其獨特的五個成長階段,比養育男孩分的更細一些,作者認為養育女孩和養育男孩不同,需要從新開始學習和設計。


第一階段:0-2歲,培養安全感

媽媽在女孩0-2歲的嬰兒期,一定要保持情緒穩定,不要大吼大叫。爸爸在這個時期要多分擔些家庭責任,幫助媽媽舒緩情緒。媽媽如果有情緒,一定要學會盡快釋放,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還不會說話,感知不到。相反,嬰兒的感知能力很強,即使母親強顏歡笑,嬰兒也能感知到目前不開心,嬰兒自己也會變得焦慮、哭鬧。所以父母在這個階段更不能大喊大叫的爭吵。

這個時期的女孩特別需要安撫,媽媽對只會哭泣的孩子的及時回應,可以快速舒緩嬰兒的情緒,父母還要及時觀察嬰兒的需求,並給予充足的回應。這樣可以幫助嬰兒建立安全感。這種安全感可以在嬰兒的大腦中搭建出一個壓力釋放通道,這會成為女孩終生的財富。

父親要幫助母親讓嬰兒保持放鬆,要經常逗孩子笑,帶著嬰兒一起玩耍,讓嬰兒感知父親溫柔的一面。這個階段孩子最需要是的父母陪著她一起玩,而不是將她送到各種早教班,作者認為根本不需要。


第二階段:2-5歲,探索外部世界

對於處在2-5歲的女孩,需要幫她探索外部世界和建立邊界。父母要求給孩子創造能夠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環境,讓孩子多去探索和體驗生活。

關於探索外部世界,作者建議不要給孩子買太多玩具,最好讓孩子自己去挑選玩具,只要有利於孩子思維能力、空間能力和邏輯能力提升的玩具都可以玩,這段時間不要侷限於性別,不要只給女孩買芭比娃娃之類的玩偶玩具。

讓孩子多動手去自己探索,作者不建議總是把孩子打扮的過於乾淨、漂亮,這可能會妨礙孩子的動手能力,孩子自己也擔心把衣服弄髒。所以給孩子穿上寬容、舒適的衣服,讓她通過盡情玩耍來感知外部世界。

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可以完全放縱,甚至忽視別人的存在,家長要幫助孩子瞭解一些規矩,幫她建立邊界,比如保持禮貌,不要大聲說話,不可以隨便吃別人的東西等等。


第三階段:5-10歲,學習交往能力

5-10歲的女孩開始對別的孩子感興趣了,這時父母要觀察孩子的交往過程,在不同的階段給與不同的引導,幫助她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作者給出了七個工具,分別是:

1、享受陪伴

2、分享

3、同理心

4、控制攻擊性

5、學會道歉

6、覺察情感

7、選擇性信任。

對應的事例分別是:

1、與朋友見面時要打招呼,分別時要說再見,一起玩時要全身心的放鬆,一起享受美好時光;

2、有好東西時要懂得分享;

3、看到故事裡的人難過,自己也會有感覺;

4、不讓孩子攻擊他人;

5、做錯事情時要道歉;

6、學會理解別人的情緒;

7、當有人讓你不舒服時你可以選擇不跟她做朋友。

學會這些技巧,女孩的交際能力就會有所提升。

關於交往,媽媽是女孩身邊最好的榜樣,媽媽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孩子,但要避免過於強勢,強勢的媽媽會讓女孩走兩個極端,要麼變成討好型人格,要麼變成經常諷刺和挖苦別人的人。



第四階段:10-14歲,探索內心世界

這個年齡階段的女孩即將進入青春期,家長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幫她找到內心的真實訴求。讓孩子感受自己內心是否開心、快樂?

讓她去探索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成為一個內心豐富的人。

這需要父母經常跟孩子保持溝通,藉助一起看劇或讀書的時間,去討論劇中或書中的人物性格特徵,開展換位思考,如果孩子是劇中或書中的人物,她會怎麼想事情?怎麼處理事情?讓孩子可以通過感受自己的內心來找到自我。

這個階段最好有個好榜樣,這個榜樣需要是那種三觀較正,能力較強,情商較高,視野開闊,觀點和實操方法較多的人,最好是女性,以母親自己為佳。如果媽媽沒有這個能力,找家族中的姑媽、姨媽也可以。目的是通過身邊的真人事例,讓孩子的眼界更加開闊,避免侷限於當下的生活。

樊登在講這本書時,舉了一個例子說:有一位女孩經常跟隔壁的教育學教授在一起聊天,喝英式下午茶,教授給她講下午茶的來歷、英式下午茶和美國獨立戰爭的關係,美國人對英式下午茶的看法,還說哈佛大學旁邊有一個茶館非常棒,教授自己特別喜歡在那裡喝茶。女孩被教授描述的美好世界觸動,自己充滿了興趣,在還不瞭解太多哈佛招生細節的情況下,開始按照哈佛大學的要求去寫論文,參加社會活動,最終真的考上了哈佛大學。這就是榜樣和眼界的力量。


第五階段,14-18歲,學會自己負責

14-18歲的女孩從形體上看已經很像成人了,但作者並不建議孩子過早的進入成人的世界,因為女孩的大腦前額皮質層還沒有完全發育好,也就是說她的理性控制能力和自律能力還不夠強大。家長還是要給女孩一定的約束,約定好什麼時間前必須回家,穿衣服要注意尺度,什麼樣的活動不能參加等等。培養孩子為自己負責的能力,尤其當孩子面臨挫折時,家長要陪著她一同成長,家長不能放鬆,反而要時刻呵護,時刻管理,時刻做出榜樣。

18歲的女孩要經常跟媽媽溝通,迴歸媽媽的陣營,媽媽也要給以女兒足夠多的愛,並起到榜樣的作用。作者不建議把女兒當做朋友看待,媽媽應該做女兒的導師、顧問,榜樣、關愛者。女兒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向媽媽請教,請教的過程中女兒能學到很多媽媽的優秀品質。爸爸則要給予女兒足夠多的安全感和關愛,另外還要幫她樹立邊界,比如約束她按時回家。作者這樣形容父母的作用:

“媽媽像岩石一樣給女兒穩定和堅實的支持,而爸爸像直升機一樣將女兒帶到新高度。”

作者認為當你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女兒時,相當於培養出一個新家庭,女人對一個家甚至整個世界都特別重要。作者感慨的說:“你能看到你給她的童年與如今她擁有的力量和品質之間的關聯,你感到驕傲,並且非常滿意。當你離開,一個優秀的女人會繼續生活,她還將把你教她的一切傳給她的下一代。”


作者還特別強調了養育女孩過程中要避開的五大危險區,它們分別是:

1.不要過早地性感

首先,媽媽不要表現出過度在意容貌;其次,多跟相對樸素的女孩交朋友,不要相互攀比化妝品和服裝品牌;最後,不要讓女孩過早的打扮自己和穿過於顯露身材的衣服。

2.阻止校園霸凌

面對霸凌不能沉默,一定要堅定的表示抵抗,大聲的喊出“我很生氣”,警告霸凌者自己會找家長和老師幫助;遇到別人被欺負,也要用勇敢的站出來反對霸凌。必要時的時候家長要出面干預;實在不得已,轉學也是一種選擇。

3.讓減肥滾蛋

如果孩子恰巧有些肥胖,在這個有些歧視胖人的社會,要告訴孩子胖瘦跟人格沒有任何關係,也沒必要刻意減肥。作者建議食物分成“日常食物”和“偶爾食物”,而不是“好食物”和“壞食物”,儘量避免用“垃圾食物”的說法,因為這會讓人產生罪惡感,心情會更加糟糕,進而可能會更加暴飲暴食。

4.遠離酒精和毒品

這條一定要嚴管,害處不用多講了。

5.撕開網絡的面紗。

網絡上有很多好的信息,也有很多壞的信息,家長讓孩子享受網絡便利的同時 ,還要跟孩子保持溝通 和交流,讓她瞭解網上的騙人案例,在頭腦中築起一道“防火牆”。


祝你培養出一位優秀的女孩!


1.史蒂夫.比達爾夫《養育女孩》鍾煜 譯,中信出版社,2014

2.樊登.《讀懂孩子的心》,中國友誼出版社,2019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有不同意見,歡迎一起討論。


趙亮成長路


你好親,我也是一位母親,有一5歲半的女兒。

懷孕時,有人根據我的肚型,信誓旦旦地說我懷了男孩——搞得我很不開心。人家想要女兒。

為啥?當時固執地認為女孩乖、可愛,能讓大人少費神。可真生了女兒,發現養女孩並不比養男孩輕鬆:

  • 女孩需要更多的漂亮衣服、精緻玩具、才藝學習等,這就意味著更多的金錢投入;
  • 女孩心思更細膩,生性敏感,需要家長在情緒疏導上更有耐心,這對家長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 女孩更需要保護,針對女孩的傷害是遠比男孩多的;
  • 社會對女孩的期待很低(比如女孩數學不如男孩,女孩相夫教子就可以),想讓女孩出息,家長必須想法“對抗全世界的偏執思想”……

如果生了孩子,隨便養大也就算了,但作為有追求的媽媽,我們會各種學習、找攻略。經過這幾年的努力,我總結了一些方法,現在分享出來,希望和親一起學習、一起努力。


1 不要把社會對女孩的偏見,帶進家裡:千萬別給女孩貼標籤

你是不是從小到大聽慣了這樣的話:

  • 女孩不如男孩聰明,女孩就是不擅長數理化;
  • 女孩的成就普遍不如男孩,無論企業還是國家,身居要職的都是男人;
  • 女子無才便是德,學習那麼好有什麼用,將來不是還要嫁人做家務;
  • 女人負責貌美如花,男人負責掙錢養家。頭髮長見識短……

說句實話,我曾經也被這些話影響。

上學時,老師總說:女孩不如男孩聰明,男孩更擅長數理化,女孩應選文科。聽到這樣的話,我心裡很難受,雖然我自己學得很好,但也禁不住產生自我懷疑。

當我走入社會,發現:確如前人所言,無論公司還是政壇領袖,好像都是男士;更多的女人在成家之後選擇做全職太太,負責“主內”。

我結婚後,當我給孩子買書,婆婆總說:小女孩笨點兒也沒啥,反正要嫁人的。多學學做家務就行,不用亂花錢。還會抱怨我不給老公做飯、洗衣,說女人就該做家務,我不是個好妻子。

這話讓人聽著不舒服,難道這就是女人的宿命?


曾經在一個文化節目中,看到其他男士在解釋女人德行的時候說:三從四德,出嫁從夫……于丹教授立馬反駁:按照當時那套標準,像我這樣的女人就只能待在家了。那是以前社會對女人的偏見,現在男女平等,不僅包括工作機會、社會地位的平等,還應在觀念上平等。

這話點醒了我。現在雖然女人地位提高,但社會觀念還是給男女提出了不同的標準。一直以來秉持的理念,不一定就是對的。

後來,我讀了認知科學家魏坤琳的書《聰明養育》,並關注了他創辦的公眾號,瞭解了許多關於大腦的知識,受益良多。這幾點對我的育兒很有指導:

  • 女孩和男孩的大腦各有優勢,並不能簡單地說男孩比女孩聰明。智商有遺傳因素,但後天的培養很重要;
  • 女孩剛出生在空間認知上不如男孩(很多女人迷方向),但通過後天的培養,比如玩積木、多說方位詞,對女孩有幫助;
  • 權威的期待、社會的期待會影響孩子們對自己的看法。比如家長、老師覺得女孩不如男孩,女孩就會傾向於覺得自己不行。這就是“羅森塔爾效應”;
  • 社會偏見給女人的上升設置了天花板,女人自己也傾向於相信;女人其實學習也好、幹得也好,只是她們的性格讓她們沒有那麼大的意願來參與競爭,所以會看到“身居要職”的女人少。



各種認知科學、腦科學都證實:女孩並不男孩差,不存在男孩智商優於女孩一說。於是,根據自己學到的,我在“破除刻板印象方面”是這樣保護女兒的:

  • 社會觀念我改變不了,但我自己不秉持這樣的觀點,不給女兒固定角色:告訴女兒科學事實,女人的大腦跟男人相比,不差;女孩和男孩是平等的,不要覺得自己只能做某些事;
  • 給女兒更多的機會。鼓勵她參加各種活動,沒有“男孩能玩的,女孩能玩的”這種區分。並不特別鼓勵女兒學舞蹈、音樂,而是多樣嘗試後讓她自己選擇;
  • 鼓勵孩子不僅跟女孩玩兒,也跟男孩玩兒,這樣豐富她的體驗,能幫孩子避免刻板印象的影響,更加全面地發展。

綜上所述:我覺得養育女孩,第一項就是不要給自己的女兒性別限制。首先破除自己的“性別刻板印象”,讓女兒得到更多的機會。


2 根據女孩的成長特點,幫助自己的孩子

前一條說到,養育女孩,不能有“性別刻板印象”,但男孩和女孩畢竟有性別差異,這些生理差異也會引起一些行為差異。這就要求我們根據女孩的特點、再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個性化地養育自己的孩子。

在這方面我的參考書是,澳大利亞家庭問題專家史蒂夫·比達爾夫的書《養育女孩》。

這本書將女孩的成長分為五個階段,分別就每個階段父母應做的事情做了說明,給萬千家庭帶來指導。現在我們來說一下根據他的書,我是如何養育自己女兒的。

第一個階段0-2歲、第二個階段是2-5歲,在這兩個階段,比達爾夫的觀點和其他心理學家沒有什麼不同:無論男孩女孩,在這兩個階段都要給孩子足夠的愛,積極的回應;給孩子充足探索的機會,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結合上一條的敘述:無論男孩女孩都不要設限,讓他們儘可能地多探索,滿足好奇心,為下一階段做準備。



第三個階段是5-10歲,在這一階段,無論男孩女孩都開始自己的性別認同,表現出差別。

這段時期,男孩特別愛和男孩玩兒,女孩愛和女孩玩兒。

在和朋友相處方面,男孩之間大大咧咧,女孩則把朋友看得特別重,如果和朋友鬧彆扭了,會傷心好多天。

在這個階段女孩最需要的是社交技巧。這很重要,因為人最終走上社會,必須學會人際互動,以便更好地工作;學會跟朋友保持高質量的關係,人生便能更幸福。

我女兒目前正處於這個階段,我也讀了很多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我覺得教孩子學會交往,以下幾點父母需要教給孩子:

  • 懂得分享,懂得放棄一些東西,才能換來朋友的陪伴和跟朋友一起玩耍的快樂:跟朋友在一起不能太自我。對於小孩子來說,這點兒非常難,但我們可以通過孩子能聽懂的語言來教他們——故事,故事就是孩子能聽懂的語言。

我的方法是給孩子看動畫片,最近我發現一部非常好看的動畫片《布魯伊》,其中有一集是《老奶奶》:布魯伊和賓果發生了矛盾,媽媽讓布魯伊想想,是自己贏重要還是和賓果玩兒比較重要。最終布魯伊想到辦法,跟賓果重歸於好。

這個故事的妙處在於:讓孩子想一個答案,然後根據這個答案,調節自己的行為。每次孩子和朋友發生矛盾,我就用這個故事引導孩子:想想布魯伊,你現在是想和朋友玩兒,還是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 有同理心,會站在別人角度考慮問題。

人人都從自己角度想問題,各自為政,相處便不會愉快。有同理心,從他人角度想,便更能照顧別人的感受。同理心幫大家達成共同目的,更融洽地玩耍。

在培養同理心上,每次讀繪本我都會讓孩子思考書中人物是如何想的;看動畫片時,讓孩子猜猜人物的心境;或者做一些遊戲,表現出傷心、快樂、憂愁等,讓孩子說說自己該如何表現,如何行事。

這樣鍛鍊下來,孩子更能體諒別人了。

  • 尊重他人,禮貌待人。

這點兒很好理解,不禮貌的孩子,總是霸道,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想法,她是不會受到同伴歡迎的。

點兒我覺得父母做榜樣很重要:在他人說話時認真傾聽,意見不合時不急於批評別人,說話有禮貌尊重他人的物權。

孩子無時無刻都在模仿父母,我們的做法對他們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第四、第五個階段是10歲以後,屬於青春期了。目前我家姑娘還沒有進行到這個階段,所以為娘沒有做過研究。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自己去讀讀這本《養育女孩》。


3 做好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不僅包括自己的還有孩子的。

女孩生性敏感,心思細膩。她們容易陷入情緒中,我們做家長的要幫孩子做好情緒管理。

在這點兒上我覺得有個一簡便方法,那就是提高孩子的情緒粒度。這是美國心理學家莉莎·福德曼·巴瑞特的書《情緒》中提到的一個概念。

所謂情緒粒度,簡單來說就是情緒感知能力。比如悲傷,我們只會說我好傷心,但情緒粒度高的人卻能區分“輕微的悲傷、痛哭、悲痛欲絕……”,也就是情緒粒度高的人情緒感應更有層次。

牛津大學的研究表明,多給孩子講情緒詞語,就能提高孩子們的情緒粒度,幫人更好地控制情緒——大腦知道自己到底如何了,就能更好地找方法來解決困局。

我平時就喜歡給孩子講情緒詞語,還會帶孩子表演各種情緒,體驗繪本中人物的情緒等;還會發明一些專屬於自己的情緒詞語,比如“吃不到冰淇淋的痛苦,喊著糖般的歡樂”;我還帶孩子學習英語中的情緒詞彙,如此她理解的更多,更能控制自己。

而這種方法對我自己也有用,作為媽媽,在孩子情緒失控時,能繃住自己,很重要。另外我還會不斷地學習情緒控制之法,以期給孩子更大幫助。


4 女孩的保護

最近爆出很多女孩被性侵醜聞。

相信有女孩的家長都很擔憂。保護自己的女孩遠離性侵,第一步就是給她們科學的性教育。

這方面我不是專家,但我會學習。從網上付費一些課程,這些課程建議家長做到3點:瞭解自己的身體,大大方方地給孩子講性知識、生理知識;有身體權:他人必須尊重你的身體,哪怕是碰手也得經過允許;長大些,讓孩子知道性安全要注意什麼。

如果不好開口,也可以利用繪本和一些科普書籍。這些書籍網上都有,這裡不再多說。



好了,這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總結起來就是:不要對女孩有“性別刻板印象”,從家長做起,讓女孩多探索,不給女孩貼標籤;注意女孩的保護和情緒疏導;在孩子0-5歲期間,給予足夠的愛,積極回應,保護孩子的探索熱情;在5-10歲,幫孩子交朋友,為他們的人際交往打下良好基礎。

這讓我想到了《教養的迷思》裡面說:其實同齡人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在同齡人中有朋友、有快樂、有自豪感,對孩子特別重要。所以,家長要為孩子做好後盾,提供支持,幫他們在同齡人中“站住腳”。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養育女孩的家長更應該交給孩子社交技巧,幫他們交朋友。

養孩子不易,但“養娃值得”。

最後用一段《養育女孩》這本書中作者的話來結尾:

有朝一日,當你的女兒長大,你能看到她如今擁有的優秀品質,和你給她的美好童年之間有那麼明顯的關聯。這令你感到無比的驕傲。即便你從她身邊離開,你相信這麼一位優秀的女兒會繼續生活,並且把你教她的一起在傳給她的後代。

願我們的女兒們,都能向陽生長,無懼風雨,綻放異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