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我都可以”,当代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暴露出了你的弱点

现代人常常把“都可以”挂在嘴边,比如点菜时,很多人会说,“我都可以,你们点吧。”出去玩的时候问起意见,很多人也是“我都可以,你们定吧。”

脱口秀演员思文在一次采访中曾说她以前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可后来,她逐渐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她说不在意其实只是表面的,可实际呢,如果别人真的点了一道你不喜欢吃的菜,你还是“都可以”吗,如果别人选了一个你不喜欢的地方,你真的不在意吗?

“没事,我都可以”,当代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暴露出了你的弱点

大家表面随和的背后,是习惯了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我们太在意别人的感受,以至于常常忽视了自己的感受。

模糊边界,最终模糊了自己

一直以来,大家对情商这个词总有一个误解,似乎让所有人开心就是情商高,所以大家在公共场合总是习惯去捧别人,“踩”自己,而那些不愿迎合别人的人就会被冠之以孤僻。

大家应该都听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从小家长、老师们都用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为他人着想,要主动把自己的利益让给他人。

我们从小被这样的利他教育滋养着,于是在我们的先天观念里就是,自己不重要,别人更重要。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我们很容易留下一个后遗症,那就是越来越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

有一个调查显示,30%的北大新生患有“空心病”,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天之骄子们寒窗苦读12载,历经千辛上了大学后,突然一下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他们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

我们从小都在走一条别人铺好的路,很少去细想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于是,我们逐渐模糊了这个初衷,最终也模糊了我们自己。

很喜欢周杰伦的人生,回望他的每一个选择,都遵从着自己的喜好。无论是结婚,还是当爸爸,或是做音乐拍电影,他一步一步都在探索自己最想要的。

就在他如今名利双收时,他又跳出来折腾了一档综艺节目《周游记》,这档节目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被网友们评为虽然做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愿意去追的综艺,因为围观周杰伦的人生比综艺本身更有意思。

“没事,我都可以”,当代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暴露出了你的弱点

周杰伦活出了大家都羡慕的样子,那种有棱有角的模样,才是让周杰伦成为周杰伦的原因。

近来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报考北大考古系的事被网友们“热情规劝”,那些一个个教育她吃饭更重要,梦想在现实面前不值一提的人,让我看到了一个被社会打磨得千篇一律的范本生活。

我们这个社会从不缺理智的人,缺的是敢于坚持所爱的人,缺的是把自己看得更重要的人。

“我不重要”的背后是“我很重要”的痛苦

papi酱曾在节目中对人生重要的几个角色进行排序,第一是自己,第二是伴侣,第三是孩子,第四是父母,她曾坦言最爱的是自己。

“没事,我都可以”,当代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暴露出了你的弱点

这个观念引出了网友们的热议,很多人表示家人才是最重要的,自己排在最后。

我们好像总是在谁比较重要这个问题上战战兢兢,不敢把自己放得太重要,似乎这样会让自己少很多心理负担,可是那个不太重要的自己真的会开心吗?

演员刘敏涛在人生的前半程把家庭当作她生活的主心骨,她立志做一个相夫教子的贤内助,她的婚姻看起来似乎顺理成章,和谐温馨,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不快乐。

那个默默支持、等候丈夫的妻子不是她,她的人生好像还没有开始活过,她曾说有一回在日本看到一个抹茶冰淇淋很想吃,可是后来忍住没舍得买。

我们把爱过多地放在了身边人身上,却忘了那个最需要爱的自己。

“我不重要”是生活给我们加的一个舒适圈,待在这个圈子里,我们不必担心受到生活的舆论。在这个圈子里分两种人,一种是喜欢这个圈子并安于此的人,一种是不断在圈子周围徘徊试探的人,像刘敏涛这类型的人就是后者。

“没事,我都可以”,当代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暴露出了你的弱点

后者是痛苦的,他们知道自己不快乐,想走出这个圈子,可是出圈的那瞬间太痛苦了,就好像被一根刺扎进肉里,不拔很痛,拔的那瞬间更痛。

被称作“脱口秀女王”的思文曾说她刚开始讲脱口秀时很挫败,那时在线下演出,来到一个新的舞台,自己常常是不受重视的那个,每一次上台对她而言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

可每一次在台上表演对她来说又都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虽然外界带来的噪音会让她很挫败,可在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之后是对自己的升级。

人只有突破了痛苦,才能感受到那份自在,正如刘敏涛所说,多年以后,当她买下那根心心念念的冰淇淋时,尝到的是自由的味道。

痛苦之于我们是提醒,是信号,正因我们知道内心有刺,我们才会因此而痛苦,正因我们能感受到痛苦,我们才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觉察自己,找到内心的那根“刺”

《乐队的夏天》第二季一开播就吸引了众多乐迷们,以前不理解这种吵吵闹闹的音乐为什么会这么受人喜欢,直到自己看了一集后才发现,原来最吸引我们的不止是音乐,还有那一支支热血的乐队。

都说玩音乐的人很有个性,其实个性的背后是对音乐百分之两百的热忱。

他们在舞台上的那刻,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停止了,剩下的只有他们自己和回荡的音乐。

最近频繁上热搜的乐队五条人,他们个性十分鲜明,穿着红色的夹脚拖鞋上台演奏,演出前一刻临场换音乐,即使观众听不懂歌词也不在乎,他们只在乎有没有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

“没事,我都可以”,当代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暴露出了你的弱点

这些音乐人仿佛天生带有一根刺和外界格格不入,他们心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就像五条人,他们不在乎演出前上报的节目是什么,不在乎导演组后台配置的灯光是怎么样的,只要在演出的那一刻感觉不对,他们就立马更换曲目。

对于音乐,他们有着近乎于极致的挑剔,他们曾发出“狂言”:宁愿土到掉渣,也不俗不可耐。这些让他们“不俗”的东西就是热爱。

热爱会让我们生出一根对抗平庸的刺,哪怕这个世界有再多的束缚,我们也能挣脱出自己的模样。

有人说,生活就像搅拌机,把我们的棱角磨平,其实,生活磨平的,是我们对事物的那股执着劲儿。

李诞,人间不值得的代表人,从世俗意义上来说,他是成功的,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广告人变成知名的荧幕明星。

“没事,我都可以”,当代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暴露出了你的弱点

可在他自己看来,他越活越平庸了,文学曾经是李诞的理想,他一直以来最想做的不是脱口秀,而是写严肃文学,他对文学有着近乎极致的认真,为了文学和好友王建国吵起来,曾经有编辑想要出版他的作品,被他一口拒绝,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文字还不够格,自己写的都是垃圾。

可如今,他再也没有那样的执着,他开始出版自己的“垃圾”,开始在段子里打广告,开始为了钱而接综艺,这些都是他曾经最看不起的事情。

他的《宇宙超度指南》上市后,送给了蒋方舟一本,他在扉页写下了一句话:“你加油,我不了。”作为好友,他们曾彼此约定好好创作,在文学事业上更进一步。而现在,失去了那根刺的李诞放弃了。

李诞还是李诞,只是再也不“扎人”了。圆滑的李诞找到了和世界相处的新方式,但他却永远失去了曾经对文学的热爱。

世上多的是像李诞一样的人,却越来越缺少如五条人一般的“傻子”。

热爱让我们对周围的一切生出一根敏感的刺,那是我们活在世上的证明,不求做到最好,但求无愧于心。

“没事,我都可以”,当代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暴露出了你的弱点

听过很多标榜个性的青年们喜欢说做自己,他们把抬杠当个性,把剑走偏锋当标签,其实这不是做自己。

真正的做自己是重视心里的每个感觉,找到心中所爱,不随波逐流,不对平庸妥协,不对自己说“都可以”。

-END-


兜兜先生:足够勇敢的人,才能永远活得像个夏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