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錢包”的困境與地產存量時代的結構性機遇

中信證券研究指出,人行調查顯示我國住房存量規模大,自有率高,保值需求大,投機投資人群佔比極低;預計未來政策空間收窄,存量房運營維護和社區服務的成長空間十分廣闊。 

從人民銀行對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的調查看,我國住房存量規模大,自有率高,保值需求大,投機投資人群佔比極低。居民槓桿率整體健康,但剛需購房者缺乏繼續加槓桿能力。我們預計未來政策空間收窄,市場穩定程度提高,存量房運營維護和社區服務的成長空間十分廣闊。

中國人民銀行課題組對3萬餘戶城鎮居民家庭開展資產負債情況調查。居民的資產和負債情況,和房地產市場和政策研判密切相關。

我國住房存量規模大,自有率高,保值配置需求範圍廣,投資投機佔比較低

根據調查數據推算,我國城鎮存量住宅總計約4億套——這和我們此前測算我國城鎮存量住宅規模373億平米一致。同時,報告顯示我國住房自有率96%,有三套或更多的居民佔有房家庭比例10.5%,我們根據報告推算三套以上住房擁有者平均擁有住房套數為3.4套。這說明儘管處於資產保值考慮的二套房購置比較常見,但持有4套以上住房(投資屬性強烈)的居民家庭佔比很低。我們相信,房地產市場的持有格局和長期以來房住不炒,限制投資投機購房密切相關。

居民槓桿率整體健康,但結構性問題存在,剛需購房者缺乏繼續加槓桿的能力。

我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率低於美國,當前有住房貸款負擔的家庭尚不足所有城鎮家庭數量的一半,總體來看居民槓桿率不高。但調查顯示低資產規模家庭負債參與率低,資產負債率卻高,資產規模在10萬以下的有負債家庭,平均資產負債率高達111%。剛需房貸家庭資產負債率達到24%,月償債收入比達到33%,在所有人群中處於明顯偏高的位置。

預計房地產行業調控手段豐富,但政策空間趨窄,求穩態度日益明確。

住房存量龐大,剛需置業者幾乎沒有加槓桿的空間,配置和投資置業者雖有加槓桿空間,卻又不符合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方向。我們認為,房地產行業不會再次成為刺激經濟的工具,未來繼續大力刺激開發規模增長不切實際。但住房佔居民資產比例極大,剛需購房者收入償債比例很高,這都意味著保持房價穩定對避免金融風險至關重要。因此,我們認為政策求穩的態度非常明確。

核心都市圈的改善需求結構性支持開發行業,存量房運維和社區服務空間極為廣闊。

整體而言,我們相信住房市場的供不應求已經結束,但人口向核心都市圈,經濟活動向核心區域集聚並未結束,居民謀求居住條件改善並未結束,開發龍頭有長期穩定的需求根基。存量房市場正催生房屋運維和社區服務的巨大需求,政策積極鼓勵市場化力量助力社區可持續發展。

看好開發業務基本面反彈,看好物管龍頭的持續成長。

我們認為,疫情對房地產開發行業的直接衝擊已經結束,市場結構性需求仍待滿足,板塊估值較低。我們推薦房地產開發藍籌,看好保利地產,龍湖集團,招商蛇口,世茂房地產,萬科A等。物業管理行業品質公司不斷強化服務和運維能力,收入快速增長,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我們看好品質物業管理公司的成長,重點推薦招商積餘,保利物業,新大正,綠城服務和中海物業。

本文作者:中信證券陳聰 張全國,文章來源:中信證券研究,原文標題:《地產|居民負債的結構性問題,存量時代的結構性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