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鏢局:中國最後的俠客集團,俠義精神的傳承!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一種特殊的行業,類似於現在的物流或者快遞行業。從事這個行業的人都身懷絕技的江湖人士,但是幹了這一行之後卻要處處忍讓,這個行業就是古代的鏢局。很多影視劇中都出現過鏢局,經常出現的情景就是一幫土匪搶劫鏢局押送的貨物,然後就是鏢師與劫匪激戰一番,最後武功高強的鏢師擊退了劫匪,或者是劫匪把押送的貨物搶走了。但是歷史上真正的鏢局與影視劇中演繹的大相徑庭,不會一言不合就打打殺殺。

歷史上的鏢局:中國最後的俠客集團,俠義精神的傳承!

鏢局的誕生與發展

古代交通不便,人們出遠門或者外出做生意很不安全,所以保鏢行業應運而生,鏢局隨之成立。

鏢局的誕生與人口流動和商業活動有著很大的關係,明朝中後期中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中國南北方開始大量通商,到了清朝時期商業更加繁榮,而鏢局也是在這一時期盛行起來。

歷史上的鏢局:中國最後的俠客集團,俠義精神的傳承!

在鏢局誕生之前,就已經有了類似於保鏢的這種行業,但是剛開始的時候這些保鏢是不收錢的。比如有人外出的時候自己帶著貨和錢出門做生意的時候遇見了劫匪,正好遇見了江湖上的俠義之士,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趕走了劫匪。

貨主在感謝之餘往往還會請這些江湖好漢再保著自己往前走一段,而這些江湖好漢面對貨主的請求,處於江湖義氣基本都會答應貨主的請求,保著人和貨到目的地。

但是這些江湖好漢也有自己的事要做,也得吃飯,所以時間長了,需要保鏢押送貨物的這些人也會給這些江湖好漢一些錢財作為回報,慢慢的也就有了專門幫人押送貨物的行當。

在鏢局誕生之前,這些江湖好漢一般都有自己的地盤,押送貨物的時候如果要到別人的地盤上,就需要提前跟其他地盤上的江湖好漢打好招呼。

到後來這些需要押送貨物的貨主開始給錢,慢慢的專門從事保鏢行業的這些人就形成了規模,誕生了鏢局。

歷史上的鏢局:中國最後的俠客集團,俠義精神的傳承!

鏢局的"鏢"指的就是江湖人士的暗器飛鏢,保鏢押送貨物的時候,就把自己的金鏢插到貨上面,以此告訴劫匪這些貨物有人保護,起到一個威懾作用。

後來鏢局押送貨物的時候把金鏢換成了旗子,旗上有寫"武"字的,也有寫鏢局的局主名字的,鏢局正式成型。

鏢局的人員主要有總鏢頭、掌櫃、鏢頭、趟子手、雜役等等,掌櫃的主要負責接活、談價錢這些事,總鏢頭、鏢頭負責沿途的押送,趟子手負責在前面喊鏢,雜役負責搬貨、推車、端茶倒水這些雜活。

鏢局一般採用的是合夥人制度,幾個江湖人士在一起共同組建一個鏢局,大家的股份一般是平均的。也有武術世家開設的鏢局,鏢局中的人大多都有血緣關係,也會僱傭一些人。

歷史上的鏢局:中國最後的俠客集團,俠義精神的傳承!

鏢局運營的根本

鏢局的運營有一點跟現在的公司運營很像,就是打廣告請名人代言,而且這個過程是必不可少的,叫做"亮鏢"。

亮鏢就是向人們展示一下鏢局的家底,一般是展示三個方面的實力,一是官府裡邊有硬靠山,二是江湖之中有硬關係,三是走鏢的鏢頭有硬功夫,這三個方面是鏢局實力的象徵。

歷史上的鏢局:中國最後的俠客集團,俠義精神的傳承!

硬靠山

首先來說,官府對鏢局的影響非常大,因為鏢局的力量再大,肯定也比不上官府的軍隊,尤其是到一些地廣人稀的偏僻之地走鏢,危險性非常大,有了官府的幫助能夠大大提高走鏢的安全性。

當然,官府也不是白給鏢局提供幫助,鏢局每年也要向官府上供,相當於給官府交一筆保護費。

歷史上很多位高權重的人都給官府當過靠山,這其中最大的要數慈禧太后。八國聯軍打到北京後,慈禧倉皇逃竄,從熱河跑到西安,除了一眾的隨行人員之外,慈禧還帶了九十多萬兩銀子。而這九十多萬兩銀子押送的活,由山西祁縣的同興公鏢局接了下來,並且安全送到了西安。

等到慈禧回朝的時候,對同興公鏢局非常讚賞,並且重賞了同興公鏢局,慈禧也就成了同興公鏢局最大的靠山。

歷史上的鏢局:中國最後的俠客集團,俠義精神的傳承!

硬關係

其次就是江湖之中的硬關係。很多小說和影視劇中演繹的鏢局經常與過路的劫匪一言不合就開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但是歷史上真正的鏢局這麼做的話幹不了幾天就不行了。

因為鏢局的鏢師是有限的,走一趟鏢就傷亡幾個人,用不了幾趟鏢局就黃了,所以跟江湖中的綠林好漢打好關係是很重要的。

首先能開鏢局走鏢的,身上必須要有有點本事,黑白兩道都得熟悉,哪裡有土匪強盜都得知道,而且還得跟這些土匪頭子打好關係,平時還會給這些土匪頭子送禮。

而且鏢師走鏢一般都找自己比較熟悉的路走,跟路上的土匪頭子提前打好關係,儘量禮讓,能不動手絕對不動手。所以說跟這些江湖中的綠林好漢打好關係,對鏢局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

鏢局還有一套自己的行話,行走江湖的時候雙方照面能對上黑話,講究江湖道義的一般也會回上兩句,不會說動手就動手。

有時候鏢局也會遇到武林人士來踢館的情況,這時候鏢局中的鏢師也會跟對方交手,但是一般不會打敗對方,反而是故意輸給對方,然後送點銀子,給足對方面子。所以,開鏢局一定要打點好綠林關係,關係不到買賣很難幹下去。

歷史上的鏢局:中國最後的俠客集團,俠義精神的傳承!

硬功夫

最後就是鏢頭自身還要有硬功夫,當對方不講規矩真把自己逼到絕境的時候,就得露功夫了。

相傳,山西祁縣廣盛鏢局東主戴二閭開鏢局的時候就曾經碰到過不講江湖道義的劫匪,非要跟戴二閭打一架才行。戴二閭是晚清著名的武術家,也是廣盛鏢局的創始人,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習心意拳,打遍鄉里無敵手,人稱"神拳戴"。

可是功夫如此之高的戴二閭面對劫匪的挑戰,並沒有下狠手,跟對方過了幾招之後,使出了一招心意拳的絕學"牆上掛畫",結果對方立馬就看出來了,知道自己不是對手,從而知難而退。

因此,硬靠山、硬關係、硬功夫是鏢局的根本,謙和忍讓是鏢師的精神。鏢師們經常講"三分保平安"即:“帶三分笑,讓三分理,飲三分酒。”這也是一個資深鏢師的修養。

歷史上的鏢局:中國最後的俠客集團,俠義精神的傳承!

俠義精神

很多鏢師頗有江湖俠義精神,他們不僅是江湖俠客,更像是金庸先生小說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大俠。

例如北京源順鏢局的鏢師大刀王五,一生行俠仗義,曾支持維新變法,譚嗣同曾經拜過大刀王五為師,練習武術。後來大刀王五為救變法的義士而犧牲,成為人人稱頌的一代豪俠。

再往後的抗日戰爭時期,北京會友鏢局的鏢師李堯臣結合29軍將士所使用的大刀本身特點,再加上中國傳統的六合刀法,創編了一套29軍獨有的"無極刀"刀法。在喜峰口戰役中,29軍大刀隊多次衝鋒陷陣,夜襲敵營,砍殺數百名日本士兵,贏了日本人的刺刀,李堯臣和他的"無極刀"刀法隨即名震四方。

歷史上的鏢局:中國最後的俠客集團,俠義精神的傳承!

鏢局的消亡與俠義精神的傳承

鏢局作為一個歷史階段的產物,到了1876年以後,慢慢的就消失了。

鏢局的誕生是最初是由於人們長距離運送貨物的需要,而鏢局的結束也是因為運輸方式的變革。1876年2月14日,中國第一條鐵路試通車,在這之後鐵路修建的越來越多。

此後的貨物運輸主要通過鐵路,而鐵路作為政府的經濟命脈,鐵路沿線政府都派有警察、軍隊保護,所以鏢局也就慢慢的就消失了。

歷史上的鏢局:中國最後的俠客集團,俠義精神的傳承!

鏢局作為中國最後的俠客集團,秉承的以和為貴、凡事禮讓三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忠誠守信的這些理念,不僅僅是過去行走江湖的道理,對於現代人的社會人際交往也有一定的意義。

所謂俠之大者其實也沒有我們想象當中那麼高尚,每個人都是為自己了生存,要想生存就不能只考慮自己利益,還要考慮到對方的利益,所以過去武俠世界最主要的一種形式不是打打殺殺,而是江湖規矩。

所謂規矩其實就是現在我們人際交往的準則,從鏢局的歷史中我們可能會更加剔透的看穿古往今來人際交往的原則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歷史向前發展,這些人際交往的準則和規律就失去了時代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